青山村(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山村,位於企石鎮東南部,距鎮政府6.5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埔田地帶,村邊有大嶺公山,海拔71米。村西有東丫湖水庫。東與高湖舊村相鄰,南與舊屋村相連,西隔東丫湖水庫與舊圍新塘老圍村相望,北鄰上洞新圍村。始建於明朝,因大嶺公山常年草木青綠,故名青山村。

明朝,屬東莞縣歸城鄉第五都。清初沿襲明制;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第二區福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第七區上洞鄉、第六區民主鄉;1959年,屬企石人民公社東山農場;1962年,屬企石人民公社清湖生產大隊;1983年9月,屬企石區清湖鄉;1987年4月,屬東莞市企石鎮清湖管理區;1999年7月,屬企石鎮清湖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潘姓,其先祖於元初從福建長汀遷至廣東東莞莞城,明朝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58人,其中男性84人,女性74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85歲(男)。外來暫住人口115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人。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黃豆、花生、甘蔗、番薯、蔬菜等。20世紀70年代末,村中有白泥粉廠1家,年產值30萬元。80年代,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和工商業發展,耕地面積大量減少,農業產值比重逐年下降。2015年,村有第一、第二工業區,經營行業涉及電子、服裝、玩具、塑膠、機械等,總產值1.5億元。村集體收入62萬元,人均收入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農業生產、商業經營等。傳統節慶食品有炸油角、煎堆、茶果、糖環、粽子、年糕。
環鎮路經過村境。1963年通電,80年代通電話,90年代末通網際網路,2005年通自來水,201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村裡有竹器編制技藝。其中竹籃編制工藝參見大園村。
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潘氏族人自髮帶蠟燭、元寶、水果、鞭炮等到潘氏宗祠旁上香、放鞭炮拜祭石狗公,然後進入宗祠為“鬥神公”等諸仙上香,繼而依輩分、年齡的順序,對祖先神位行跪拜禮。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為鬼節,每個家庭買齊祭祀用的物品,有蘋果、甜糕、米酒等,放在門口桌子上祭祀,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當天晚上,小孩不允許外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