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長必讀叢書:在人間

青少年成長必讀叢書:在人間

《青少年成長必讀叢書: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高爾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為《童年》、《我的大學》。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餬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乾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基本介紹

  • 書名:青少年成長必讀叢書:在人間
  • 譯者:郭家申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9081818
  •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329頁
  • 開本:16
  • 品牌:山東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青少年成長必讀叢書:在人間》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譯者:郭家申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文學的奠基人,也是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傑出代表。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裡。後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國小,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於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表於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郭家申,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1960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文學語言系。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編審,編審。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當代蘇聯文學》(合作)、《阿菲諾乾諾夫戲劇探索》、《蘇聯文學史》(合作),主編《外國文學作品提要》、《二十世紀歐美文論》叢書、《世界中篇小說經典》(均合編),譯著《外國當代戲劇選》、《藝術創造的本性》、《法國文學簡史》,小說《一個沉思默想的女人》、《迷惘的微笑》、《誰之罪》等。話劇劇本《華沙曲》((蘇聯)列·佐林著)獲遼寧省翻譯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序言

高爾基(1868—1936)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可以說是俄國文學史上一部難能可貴的紀實性系列小說,它真實詳盡地記述了作者二十歲以前的坎坷經歷,點點滴滴,連綴成篇,讀來平實無華,感人至深。但就三部曲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和廣闊藝術視野而言,它又不是一般傳統意義上的自傳體作品所涵蓋得了的。作者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的同時,鮮明地描繪出了俄國人民生活中整個一個時代和這個時代人的生活特點。
這種體裁的作品在俄國文學中並不鮮見,C.T.阿克薩科夫、托爾斯泰等先輩作家都曾經寫過。但一般地說,他們的作品社會視野都比較狹窄,敘事往往只圍繞主人公一個人展開,而且描寫的對象也大都限於貴族。
高爾基的著眼點則不同,他幾乎包攬了舊俄國的各個階層,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底層”人民,首先是寫他自己,寫他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外公家的生活,寫他離家出走,在外面流浪、打工,與人們的種種磕碰與切身感受。
阿列克謝的童年生活是短暫的,外婆死後,破了產的外公將他逐出家門。他投身社會,來到所謂“人間”。作家詳細而生動地向我們勾勒出還是個孩子的阿列克謝的生活歷程:先是在鞋店裡打雜,後來又在親戚家的製圖作坊里當學徒,在輪船上幫廚;再後來又開始“攻讀”自己的所謂“大學”:參加喀山地下革命小組活動,閱讀地下讀物,和所謂“生活導師們”進行交往,甚至還認識了俄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費多謝耶夫。“人間”的生活讓阿列克謝從一個稚氣未消的孩子慢慢成熟起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
界定和分析一部自傳體作品,恐怕首先應該著眼於兩個方面:一是要看作品的基本生活素材來源;二是要看作者本人寫作的主觀思想出發點和作品所達到的客觀效應。
阿克薩科夫生長在俄國農奴制下的貴族世家,他筆下的童年生活脫不開他自己的歷史環境,他的記述充滿著對貴族生活的留戀與痴迷,他對自己童年時僕人們如何侍候他、呵護他,講起來是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字裡行間無不透出對一去不復返的往昔的懷念。
列夫·托爾斯泰寫自己的自傳三部曲的時候,正是19世紀50年代,當時他已經是20多歲的人了,思想已經成熟,他對自己因出身貴族在社會中所享有的特權地位已經相當不滿,而且在其自傳三部曲中對一切妨礙個性發展和精神自由的貴族舊禮教已多有批判。但他也只是批判批判而已。畢竟他和阿克薩科夫都出身貴族,其立場雖有明顯的不同,但這種不同也只是相對而言。他們回想起“幸福的童年”時心裡仍不免樂滋滋的。雖然托爾斯泰後來對貴族階級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十九世紀末他甚至說:“我現在感到極大的痛苦,因為我想起了我過去過的卑鄙的生活,這些回憶使我於心不安,使我很難再這樣生活下去。”毋庸諱言,托爾斯泰也說過自己的童年是“美好的”,那只不過是他和自己後來涉足貴族生活圈子後的“放蕩生活”相比較而言,他對自己過去的貴族生活方式,應該說,還是持嚴厲批判態度的。
高爾基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在他的記憶中只是“野蠻的俄國生活中的種種劣跡”。因此,他寫三部曲時的思想起點就比較高,他把自己對過去的回憶是當作勞苦大眾在爭取自由幸福生活的鬥爭時的切身體會和教訓來寫的。他想表明,他之所以反對沙皇統治,反對地主資產階級及俄國的社會、經濟、道德制度,完全是現實生活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是歷史發展之必然。他來自社會底層,生活在他們中間,長期和人民同生活,共呼吸,這也正是勞動者一直視高爾基為自己人,一直喜愛他的根本原因所在。
高爾基生活和成長的年代,正是俄國思想活躍、群英薈萃的時代。各種思想家、理論家層出不窮,都在磨礪以須,為當時的俄國把脈,開藥方,有甚囂塵上的斯拉夫派理論和咄咄逼人的西歐派觀點,也有邊宣傳邊實踐的民粹主義和已經在迅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1861年,沙皇政府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繼續維持其反動統治,被迫宣布放棄農奴制,實行改革,名義上給農民以“自由”,實際上從他們身上搜NT巨額的“贖金”,同時搶走了他們原先耕作的大批良田,使他們的生活愈加貧困。但資本主義在俄國的迅速發展,資本家的壓榨剝削,進一步激起了勞動者的反抗;農民起義,工人罷工,社會矛盾激化;沙皇政府加強了鎮壓。民粹派希望動員農民,對抗沙皇統治,發起“到民間去”的活動。隨著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工人階級日益壯大,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傳播,70年代俄國就出現了一些“IA協會”;1883年普列漢諾夫在國外組建了俄國第一個社會民主黨組織《勞動解放社》,宣傳馬克思主義,反對民粹主義。高爾基在《我的大學》中生動描寫了1888年大夥在秘密閱讀普列漢諾夫1884年發表的《我們的意見分歧》一書的情形。
其實,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基本思路,也正在於表現作者的思想成長乃至最後走上革命道路的心靈歷程。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高爾基在三部曲中要打破一般自傳體作品的傳統概念,不把人物描寫局限在某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而是在不同程度上著眼於俄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了。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應該說,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實際上,它不僅是作者20歲前的生活傳記,也是俄羅斯人民在一定歷史發展條件下的生活紀實,其意義絕對非同尋常。
高爾基是1893年萌發寫作自傳三部曲的構思的,當時起的名字是《使我心靈蒙受創傷的事實和思緒》,但由於事情的耽誤,也許是因為考慮得還不夠成熟,寫了幾個片段便擱下了。10多年後,當高爾基重又構思這部作品的時候,物換星移,時過境遷,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1907年,高爾基去倫敦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時,又見到了列寧。兩年未見,這次相遇雙方分外高興,無奈會議日程太緊,無暇坐下來長談。列寧答應高爾基,等大會結束後,他一定去卡普里Ⅲ看望他。列寧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他們一起出海釣魚,參觀博物館,兩人海闊天空,無所不談。高爾基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親、外公、外婆,伏爾加河和自己的流浪生活……

三部曲以自傳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童年和青少年的生活和思想成長曆程。我們眼見他對小市民和小私有者的做派是多么的深惡痛絕,看到他逐步地認識到必須要推翻沙皇封建專制制度;也看到他對那些脫離民眾、只會空談的所謂“革命”知識分子的懷疑態度。高爾基是在外公家長大的,後來到了“人間”,過的也是在城鎮打工或四處流浪的生活,很少接觸農村的現實,但底層生活的經歷使他後來對自己所看到的農村的狀況最終也能夠做出冷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農村中的負面消極現象和農民們的落後意識並沒有使他完全感到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堅定了他的鬥爭決心,因為他相信勞動人民,而且只寄希望於他們。現實的困難和挫折不表明民眾中沒有改天換地的革命積極性,它恰恰說明需要革命者腳踏實地地到民眾中去把這種蘊藏的革命積極性給挖掘出來。只要追求革命真理的決心不動搖,終究會成為一個革命者,高爾基做到了這一點。實際上,高爾基在自傳三部曲中真實地表現了俄國革命者整整一代人怎樣從最底層一步一步踏上革命道路的艱辛歷程。這也是三部曲的巨大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之所在,不僅如此,高爾基在描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同時,也在履行他認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一項革命職責,即批判俄國和歐美文學中無視人類的真正思想與感情,踐踏自由、民主理想的頹廢、反動的文藝思潮,因為就在高爾基著手創作三部曲的那幾年,革命的文藝工作者們正在有針對性地為現實主義的文藝在進行鬥爭,批判形形色色頹廢的文藝思想和創作傾向,高爾基當時就旗幟鮮明地站在這一鬥爭的前列。他不只是簡單地在維護已有的現實主義,而是希望在原來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前進一步,增加一些新的社會主義新人的因素,即後來稱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原則的東西。他在後來文學創作中有意識地深化這些因素和原則,努力發掘和揭示正在覺醒的勞動者和他們所身處的資本主義險惡環境之間的關係,即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後蘇維埃文學所面臨的如何塑造新人形象的迫切問題,因為他們雖然從資本主義制度下擺脫了出來,也具有一定的階級覺悟,但他們身上不同程度的還背著舊世界遺產的沉重包袱。如何用發展的眼光,歷史地、實事求是地寫出這些人的發展與變化,高爾基,特別是他的自傳三部曲,為年輕的蘇維埃文學做出了光輝的榜樣。
《我的大學》的基本意涵在於回應時代,弘揚革命思想。當時,諸如《毀滅》、《恰巴耶夫》、《鐵流》等塑造新人的蘇聯早期革命文學作品還未出現,毫無疑問,高爾基的豐富創作經驗為它們的誕生做了及時的文學鋪墊,在描寫新思想的產生,特別是在對舊思想的批判和揚棄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鑑,比如在《我的大學》中對形形色色小資產階級思想——知識分子的消極悲觀、極端個人主義思想,乃至農民小私有者心理這些與社會主義革命原則格格不入的思想都有鞭辟人里、耐人尋味的批判。這也是高爾基三部曲的深刻認識意義、教育作用和重大影響之所在,這也完全符合作家本人所說的話:一個革命作家應該正確而深刻地認識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現實。高爾基的創作實踐就印證了他的這番話,他的三部曲不僅描寫了苦難的過去和現在,而且點出了希望在即的光明未來。高爾基深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因為他的這一信念是建立在對現實的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之上的。
郭家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