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幸福的影響機制及培育路徑研究》是張艷紅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5月。
該書系統闡釋了青少年幸福感的內涵、特點和規律,以及影響機制和培育途徑,並結合其學習生活實際,構建了青少年幸福的三大評價指標一總體幸福感、總體幸福指數與具體生活滿意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青少年幸福的影響機制及培育路徑研究
- 作者:張艷紅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22年5月
- 字數:329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系統闡釋了青少年幸福感的內涵、特點和規律,以及影響機制和培育途徑。結合其學習生活實際,構建了青少年幸福的三大評價指標一總體幸福感、總體幸福指數與具體生活滿意度。從個體行為及其結果的控制源角度出發,提出了青少年幸福感來自個體內部的動力、認知、行為系統,和外部環境的壓力與支持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單獨直接作用於青少年,也可以形成合力作用於青少年。並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了培育青少年幸福的五大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進展與總體設計 第三章 青少年幸福感現狀考察與特點分析 | 第四章 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機制研究 第五章 青少年幸福感的培育路徑研究 第六章 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的結論及展望 |
創作背景
青少年期作為從童年期到成年期的轉折期,是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生理、認知、情緒都在發生變化,容易出現各種心理、情緒問題。青少年內外部失調以及急劇的社會變遷,都給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帶來巨大影響。當代青少年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後盾和儲備力量,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國家健康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從病理學和積極心理學兩個視角去開展。積極心理學視角認為積極情感並不完全是消極情感的對立面,幸福並不等於沒有心理疾病,而是直接反映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幸福是基於多主體評價,其載體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或者整個社會;而幸福感的載體往往是個人,是從個人視角考察其對幸福的體驗程度與感知水平。基於此,《青少年幸福的影響機制及培育路徑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按照“一條主線、兩個目標、三大板塊、四個問題”的思路構建其基本框架,其主要內容包括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的理論基礎、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進展與總體設計、青少年幸福感現狀考察與特點分析、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機制研究、青少年幸福感的培育路徑以及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的結論及展望六個章節。
在第一章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的理論基礎部分中,筆者在闡釋青少年幸福感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不同取向和層面對幸福感的內涵及其特點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幸福”出現了以“快樂論”為哲學基礎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以“實現論”為基礎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及關心個體對社會的貢獻和融合視角的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SWB)。在整合這三種取向的基礎上,對總體幸福感(General Well-Being,GWB)進行了界定。
第二章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進展部分梳理了青少年幸福感研究現狀,沿著主觀、心理與社會幸福感三者融合的思路,從快樂與意義、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不同指標去評價與測量個體的總體幸福感。結合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實際,構建了包括總體幸福感、總體幸福指數與具體生活滿意度三個方面的青少年幸福評價指標。
第三章青少年幸福感現狀考察與特點分析部分採取整群隨機抽樣法,以全國東北、中部、西南14所學校的5249名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考察了青少年幸福感現狀與特點。結果發現:青少年的總體幸福感處於中等偏下水平,青少年的幸福指數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具體生活滿意度中,由高到低依次為家庭滿意度、學校滿意度、環境滿意度、友誼滿意度、自由滿意度,學業滿意度。總體而言,青少年幸福狀況不容樂觀:幸福感的平均水平不高,低幸福感青少年比例較大,表明青少年的幸福狀況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青少年總體幸福感在人格類型上的特點表現為:(1)嚴謹性、宜人性、外向性和開放性人格與青少年幸福感呈正相關關係,神經質人格與青少年幸福感呈負相關關係。(2)嚴謹性、宜人性、外向性和開放性可以正向預測青少年的幸福感,神經質可以負向預測青少年的幸福感,即人格類型為嚴謹性、宜人性、外向性或開放性的青少年幸福感更高,而人格類型為神經質的青少年幸福感更低。
第四章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機制研究部分採取問卷調查與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與中介效應檢驗方式,提出了青少年幸福感影響機制綜合作用模型,它從個體行為及其結果的控制源角度出發,包括內外兩個系統,青少年幸福感正是在內外系統綜合作用下的結果。模型指出,外部的壓力與支持兩大系統既可以直接對幸福感產生影響,又會對青少年個體內部系統產生作用。內部系統的動力、認知、行為、控制系統既直接作用於青少年幸福感,又可以成為其影響幸福感的中介機制。內外情境、認知、行為等要素在動力、控制與支持系統的應對調節與緩衝下共同作用於青少年幸福感。青少年個體的各子系統之間既可以直接作用於青少年幸福感,又可以合力對其產生影響。
第五章青少年幸福感的培育路徑研究部分針對當前青少年幸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現狀以及青少年幸福感影響機制的研究結果,提出了青少年幸福培育路徑的雙螺旋模型。該模型從內外兩層面囊括了青少年幸福培育的控制系統與支持系統兩大系統(分別對應內部與外部)的五大路徑,五大路徑分別為:(1)積累優勢,培養積極的人格模式;(2)應對變化,升級樂觀的調節方式;(3)注重溫情,建構良好的家庭網路;(4)珍視益友,締結良性的同伴關係;(5)潤物育人,打造優質的學校環境。控制系統包括前兩條路徑,支持系統包括後三條路徑。控制系統與支持系統既可以獨立提升幸福感,也會互動共同作用於幸福感,從而促進青少年的幸福感呈螺旋上升態勢。
第六章的內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幸福感的研究結論、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作品影響
該書是張艷紅博士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青少年幸福的影響機制及培育路徑研究”的結題成果。2019年9月,該項目成果經過專家匿名評審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審批,獲批結項並鑑定為“良好”等級。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青少年幸福的影響機制及培育路徑研究》 | 2022年5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9962-3 |
作者簡介
張艷紅,心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長江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幸福、社會心理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