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向月球南極進軍》:月球南極是一片令人嚮往的神秘區域,這裡既有永久陰影區,也有光照時間很長的永晝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本書全面介紹了月球南極的主要特徵和資源分布,人類探索月球南極的歷程,未來探測南極的科學目標和所面臨的技術挑戰,以及有代表性的月球探測器。
《火星取樣返回》:火星取樣返回探測是火星探測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書綜合國際上對火星取樣探測研究的成果,從科學角度圍繞火星取樣返回的四個科學目標,介紹了如何選擇樣品,樣品的採集與處理,如何選擇著陸點;從工程角度介紹了火星取樣返回的整體架構等,帶領讀者開啟“火星尋寶”之旅。
《載人登入火星》: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不久,就開始醞釀載人登入火星本書結合火星探測的最新進展,全面介紹了載人探測火星的有關問題,包括載人探測的必要性、人類探測火星的前期計畫、載人探測火星的六大關鍵元素、軌道設計、創新技術、火星表面系統、如何選擇著陸點、火星基地等內容,帶領讀者開啟“火星安家”之旅。
《探秘天宮課堂》:本書聚焦中國空間站科普品牌“天宮課堂”,為讀者講述天宮課堂實驗中涉及微重力、力學、密度、分子張力、光學等知識的原理。講述中,注重挖掘中國古代相關科技領域的優秀成果,穿插講述中國航天人的奮進故事,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跟著羲和號去逐日》:本書聚焦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講述了人類探測太陽的歷史,各種太陽活動的特徵及表現形式,災害性空間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及預防措施,太陽的起源、成長和歸宿,同時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介紹了太陽和極光觀測、星空攝影等相關內容。
《恆星世界》:本書從恆星的觀測說起,講述中西方對星座的不同認識,並從恆星的分類、形成、演化等角度,帶領讀者走進豐富多彩的恆星世界,通過介紹雙星、聚星、變星、耀星、超新星、疏散星團、球狀星團等概念,以及河外星系、宇宙暗能量等知識,一步步帶領讀者領略宇宙的神奇與奧妙。
《東有啟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本書講述了張衡、祖沖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朱載堉、徐光啟等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奮發有為的勵志故事,對中國古代曆法授時、天文儀器製造、天象觀測與記錄、二十四節氣、天文大地測量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展現了中國古人利用天文觀測指導農業生產的智慧。
《群星族譜——星表的歷史》: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天文星表的科普讀物,圍繞古今中外的天體星表展開,回顧了數千年的天文學科和觀測技術發展史。本書可供廣大天文愛好者、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大中小學生閱讀。
《宇宙明珠——星系團》:本書是國內第一本關於星系團的科普圖書,系統介紹了星系團各波段研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展望,為讀者呈現出宇宙中這類最大天體的完整圖像。本書可供廣大天文愛好者、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大中小學生閱讀。
《跟著郭守敬望遠鏡探索宇宙》:本書聚焦人類如何認識宇宙這一話題,從東西方的神話傳說講起,講到西方關於地心說和日心說的激烈爭辯,牛頓、愛因斯坦、哈勃對宇宙的不同認識。怎樣描述膨脹的宇宙,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暗物質、暗能量是怎么回事,書中為讀者展現了一個令人驚奇且仍未結束的認識過程。
圖書目錄
01《向月球南極進軍》ISBN: 978-7-5130-9034-6
02《火星取樣返回》ISBN :978-7-5130-9031-5
03《載人登入火星》ISBN :978-7-5130-9030-8
04《探秘天宮課堂》ISBN :978-7-5130-9011-7
05《跟著羲和號去逐日》ISBN: 978-7-5130-9010-0
06《恆星世界》ISBN: 978-7-5130-9009-4
07《東有啟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ISBN :978-7-5130-9008-7
08《群星族譜——星表的歷史》ISBN: 978-7-5130-9007-0
09《宇宙明珠——星系團》ISBN: 978-7-5130-9006-3
10《跟著郭守敬望遠鏡探索宇宙》ISBN :978-7-5130-9029-2
11《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3輯)》ISBN: 978-7-5130-9004-9(此為叢書的書號)
12《航天夢·中國夢》ISBN :978-7-5130-9005-6(此為專為叢書設計的思維導圖的單獨書號)
出版背景
《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3輯)》榮獲202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3輯)》中的《東有啟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榮獲韜奮基金會評選的第二屆“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優秀圖書;
《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3輯)》入圍中國科協的科普中國創作出版扶持計畫(選題類);
《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3輯)》入圍百道網童書榜·知識百科榜單書目。
本叢書為國內原創、面向青少年的太空探索科普圖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撰寫總序,並作推薦。
(一)叢書聚焦中國重大航天工程。其中《向月球南極進軍》介紹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火星取樣返回》《載人登入火星》介紹中國未來的火星探測;《探秘天宮課堂》聚焦中國空間站科普品牌“天宮課堂”;《跟著羲和號去逐日》《恆星世界》關注中國的“羲和”號太陽探測衛星;《東有啟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講述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偉大成就和他們奮發有為的成長故事;《群星族譜——星表的歷史》《宇宙明珠——星系團》《跟著郭守敬望遠鏡探索宇宙》講解宇宙的奧秘,對中國“天眼”、郭守敬望遠鏡、“巡天”空間望遠鏡、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等作了細緻講解。
(二)叢書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營造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社會氛圍。叢書講述了錢學森、郭永懷、楊利偉、黃偉芬等科學家、航天員的偉大故事,重點關注科學家的愛國情懷、求實精神、團隊精神、奉獻精神。
(三)叢書著力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中國在天文領域的成就。叢書從敦煌壁畫、甲骨文、中國神話、詩詞、古代天文官的職責、中國古代科技等方面深入挖掘,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中國人的宇宙觀,講好中國人的飛天夢、航天夢、強國夢。
(四)叢書內容豐富,編排新穎。叢書繪製了200餘張原創插圖,採用超1000張高清插圖,設計了《中國探月的前世今生》《走進二十四節氣》《天上宮闕建成記》《滿船清夢壓星河》等精美長頁,設計了《中國夢·航天夢》思維導圖,在封面上設計了通過摩斯密碼與讀者互動的環節。
作者簡介
01《向月球南極進軍》焦維新 著,寧曉宏 繪
02《火星取樣返回》焦維新 著
03《載人登入火星》焦維新 著
焦維新,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1965年考入北京大學,1970年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的主要領域為空間探測技術、行星科學、空間天氣學。經常應邀到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及央視網等新聞媒體作關於太空問題的專家訪談節目;每年到中國小作近百場科普講座。
所著《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1輯)》(全十冊)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列入201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其中的《月球文化與月球探測》獲評科技部“2014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揭開金星神秘的面紗》獲評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銀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承辦的“書影中的70年——新中國圖書版本展”。
所著《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叢書(第2輯)》(全十冊)列入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04《探秘天宮課堂》鮑建中、張婷玉、鄭欣 著,乾達文化 繪
鮑建中,北京市物理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十佳科技輔導員,教育部十四五“國培計畫”專家,教育部義務教育學科裝備標準的研製組核心成員。
常年致力於物理實驗教學與研究,主持多個全國性科研課題研究,創立了“知法行創教學合一”教學範式,主編、參編了《國中物理快樂探究》等多部著作及教學用書,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三十餘篇。榮獲國家級、市級教學成果及國家專利等獎項10餘項,自製創新實驗器材400餘件套,建成近千平米的科學探索體驗館。參與“天宮課堂”第二課授課實驗的設計工作。
張婷玉,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物理教師,首都師範大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2015屆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朝陽區骨幹教師,朝陽區優秀青年班主任,課堂教學中善於運用實驗引導學生習**理知識,提升思辨學生能力,並進行理論創新,在教育教學等期刊雜誌發表文章20餘篇。參與《國中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生命課堂》等圖書的編著。
鄭欣,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物理教師。曾獲“朝陽區優秀青年教師”“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師”“師德標兵”等稱號。致力於創新實驗在實踐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在《班主任》《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物理通報》《理科愛好者》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05《跟著羲和號去逐日》鄭建川、曾躍鵬 著
鄭建川,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太陽活動。現就職於深圳市天文台,從事太陽活動觀測和研究、空間天氣監測、日地關係研究和天文科普等工作。出版譯著《星際旅行終極指南》《月球之書》《光之史話》,在專業期刊和科普雜誌上發表多篇文章。
曾躍鵬,畢業於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現就職於深圳市天文台,從事天文觀測和科普工作。在太陽觀測和星空攝影方面經驗豐富,作品曾多次刊登在《中國國家天文》《天文愛好者》雜誌。
06《恆星世界》李良 著
李良,生於1953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空間物理專業。退休前任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誌社副編審(副高職稱)。中國天文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科普與教育委員會委員。現任北京市委老幹部局老黨員先鋒總隊科技科普服務團團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演講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
在《人民日報》《現代物理知識雜誌》《天文愛好者雜誌》等報刊發表科普文章300餘篇,創作出版科普著作二十餘種。多次應邀在各地大中國小、電台、電視台等進行科普講座。
07《東有啟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王洪鵬、韋中燊 著,寧曉宏繪
王洪鵬,中國科技館副研究員,兼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出版與編輯專委會委員,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科技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在《科技導報》《科普研究》《中國博物館》《物理》等發表文章多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或摘編。撰寫的文章獲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銀獎等獎項。參著的《造物的智慧——中國傳統器具原理與設計》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出版《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新:格物致知》《讓科技文物活起來》等科普圖書。
韋中燊,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骨幹教師,大興區物理兼職教研員,大興區物理名師工作室指導教師。出版《大眾物理學史》《走進物理世界——電子技術與光本質探索》等著作十餘部,發表論文近三十篇。
08《群星族譜——星表的歷史》余恆 著
09《宇宙明珠——星系團》余恆 著
余恆,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副主任。曾先後在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的里雅斯特天文台、都靈大學訪學。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譯著《DK宇宙大百科》榮獲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入選科技部2016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譯著《宇宙圖志》入選科技部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原創圖書有《我們頭頂的星空》和《畫中有星空:中國古畫中的天文世界》。
10《跟著郭守敬望遠鏡探索宇宙》孫正凡 著
孫正凡,天體物理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曾任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編輯。2019年獲得“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稱號。為中國小和社區等提供科普講座百餘場。翻譯作品有《星際信使》《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太空之眼》《創世餘輝》等三十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