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箍俚龍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青原箍俚龍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元代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保護措施,

簡介

箍俚龍是流傳在青原區新圩鎮栗溪村的民間燈彩,始於元代,至今600餘年。因其燈體是由1000多隻篾箍連綴而成的,故而得名。
箍俚龍為九節,無彩珠。其表演一般是“雙龍並進”,即兩條龍同時表演。各為九人,一人持龍頭,一人持龍尾,其餘持龍身。出龍時,前面有牌燈、花燈、鯉魚燈等各種彩燈開路,伴有民間吹打樂。整個表演過程分巡場、咬尾、單穿花、雙穿花、擺字、繞柱、盤王七個花節。表演行進、穿花、繞柱時形似巨蟒,威武雄壯。表演盤王花節時,龍頭居中,龍身至龍尾盤結成一個大螺旋體,尤如蛇之歇息,只見龍身顫動,而不見表演者,每每到此,觀眾拍手叫絕,氣氛達到高潮。

歷史淵源

箍俚龍是一種僅在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栗溪村胡氏族人中世代相傳的民間燈彩傳統舞蹈。其始於元朝,至今約六百餘年,歷史十分悠久。箍俚龍的突出特點是龍身由千餘個篾箍連綴而成。而篾箍在當地方言中稱“箍俚”,因此得名:“箍俚龍”。
據查栗溪村《胡氏族譜》,栗溪村始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8),已傳二十九世。村前有一座祖山,稱“龍形”,盛產毛竹。山上有一口活泉,叫“珠源”(現已建成珠源水庫)。胡氏先祖定居栗溪後人丁興旺,到元朝中期便繁衍發展成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其後又迅速壯大成為當地一大望族。栗溪村人自古以來一直認為,“龍形”、“珠源”是難得的風水龍脈,正是靠了這龍脈的庇佑,栗溪胡氏才得以興旺發達、世代繁衍的。所以村民們把“龍形”山“珠源”水奉為神明,頂禮膜拜。起初人口不多時,僅有祭祀內容。初一、十五或有欲求福貴、子嗣、祛病消災時各家各戶自行上山燒香許願,春節、元宵等重大節日全族人隆重祭祀。人口稍增,達到制燈舞龍能力時,便開始出燈,並成為每年春祭的重要表演內容。為與其他村莊普通龍燈相區別,更為與栗溪“龍形”之氣勢相匹配,胡氏族人創造了身軀飽滿、無比壯碩、威武雄壯、表演風格獨特的箍俚龍。
起初,可能只有一條龍出燈,隨著栗溪胡氏人口的不斷增加,一條龍表演覺得意尤未盡,於是改為兩條龍同時出燈表演,名曰“雙龍並進”。雙龍並進式表演以後,箍俚龍的擺字表演得到更好的發揮。一條龍擺第一個字時,另一條龍已作好了下一個字的準備,使得各個字之間的銜接更為緊湊,從而更具表現力。
數百年來,栗溪村胡氏族人舞龍熱情一直很高,每年堅持出燈舞龍,以祈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箍俚龍曾一度更名為“東方巨龍”。是因為1958年吉安縣首次對其挖掘整理復排時,在傳統“天下太平”等擺字花節基礎上,嘗試擺出“東方巨龍”四字花節。因其符合箍俚龍身軀壯碩、氣勢非凡之特點,受到普遍認可,遂將其更名為“東方巨龍”,有龍之巨大為東方之最的含意。1984年,開展民舞普查、編撰《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時,吉安縣文化館出於對傳統的尊重和該龍燈本身獨特的結構特點,依然採用其“箍俚龍”之原名。

基本內容

箍俚龍表演內容主要有:巡場、咬尾、單穿花、雙穿花、擺字、龍擺尾、繞柱、盤王等八個花節。
巡場:雙龍上場,沿場地巡遊跑動,期間兩條龍可各作圓形、雙半圓形、“S”形,或兩條龍同時作雙龍出水、大迴環等隊形調度。
咬尾:整條龍跑動成圓圈後,龍頭高舉,左腳向前一步,龍頭由上而下,並向左向後做圓弧運動,左腳撤回,身體稍後仰,將龍頭後送,與稍向前迎的龍尾一碰,龍頭繼續向上向前作圓弧運動,回至初始位置。該動作既是模擬龍舔尾,又是轉換花節之信號,表演中多次出現。
單穿花:分為左穿花、右穿花兩種。做法為:龍頭回身,倒把(將龍頭向一側低垂成側平舉),向左(或向右)跑小圓圈,從第一龍身和第二龍身之間穿過,回到原位。龍頭穿過後,第一節龍身要隨著龍頭做一個倒把、轉身動作,使龍體順過來。
雙穿花:也可分左、右兩種。做法為:整條龍散開成一字隊形,龍頭做單穿花動作,龍尾為首,龍身依次相隨,與龍頭並排從第一、三節龍身中穿過,第一、三節龍身當龍頭、最後一節龍身過去後,各做一個倒把、轉身動作,將龍體理順。
擺字:利用整條龍的軀體,擺成字形。從前多擺“天下太平”之類的吉祥語句;上世紀五十年代,增加了擺“東方巨龍”等字的擺字表演。進行擺字表演時,每次擺一個字,每個字由一條龍完成,擺成一個字後保留片刻,散開隊形接著擺出另一個字,直到一組字依次擺完。
龍擺尾:與“滾龍”動作類似,只是滾動速度輕緩,而各節龍頭、龍身、龍尾等,依次做左、右倒把動作,並且快速跑動,造成巨龍左右扭動,飛速前行的樣子。
繞柱:一般於有大柱子的室內表演,如祠堂等。由龍頭帶領,繞柱子呈“8”字形繞行。是盤王花節的變形。
盤王:即“盤龍柱”,為最後一個花節。龍頭高舉,居中而立。其餘繞龍頭盤旋,依次下降高度,將整條龍盤結成立體螺旋狀尤如蛇之歇息。其時,只見龍身顫動,而不見表演者,每每表演到此,觀眾拍手叫絕,爆竹便會從四面八方拋來,氣氛達到高潮。

基本特徵

一、製作技藝獨具匠心
箍俚龍造型雄渾博大,總長達24米以上,龍頭至龍尾不分節,連成一體。龍頭裝點得豪華精緻,角豎而堅,眼珠如拳,舌大似扇,髯口兩側分貼著“國泰民安”等吉祥語。龍體背背飾有龍筋。龍身至龍尾疊疊貼上紅、黃相間的鱗片,數以萬計。製作一條箍俚龍需直徑55厘米伯篾箍1000多個,彩紙近200張。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做工卻絲毫不馬虎。
二、表演風格輕緩細密
因箍俚龍燈體重而大,且緊密相連,表演者需腳踩小碎步,手微顫動,身體彎曲,在龍頭的調度下,配合默契,方能顯出靈活輕柔;又因龍體是由一個個篾箍連綴而成,給龍燈的穿、行、繞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所以無論表演哪個花節都能連貫自如,環環緊扣。
三、表演過程注重造型美
箍俚龍的表演過程大體分巡場、唆尾、單穿花、雙穿花、擺字、繞柱、盤王七個花節。表演行進、穿花、繞柱時形似巨蟒,威武雄壯;擺字“東方巨龍”在你不經意間由隊形變換而成,蔚為壯觀;表演盤王花節時,龍頭居中,龍身至龍尾盤結成一個大螺旋體,尤如蛇之歇息,只見龍身顫動,而不見表演者,每每表演到此,觀眾拍手叫絕,爆竹便會從四面八方拋來,氣氛達到高潮。
四、伴奏音樂極具地方特色
箍俚龍的音樂伴奏,以民間打擊樂和嗩吶為主,主要採用吉安民間常用曲牌,如《四孟子》、《千秋柱》、新老法入松等,親切悠揚而熱烈,一個花節一種曲牌。音樂上巧妙運用“纏”和“清”的表現手法,一會兒如歌如訴,一會兒高昂熱烈,別具一番風味。

主要價值

一、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箍俚龍製作工藝獨特,色彩鮮艷明快,氣勢雄渾博大;表演過程惟妙惟肖,美侖美奐;所採用的伴奏音樂或纏綿流暢,或高昂熱烈,較好地陪襯和烘託了舞龍的氣氛,使濃郁的地方藝術特色展現得淋漓近致。
二、利於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箍俚龍繁衍生息地與吉州古窯址、青原山淨居寺、千年渼陂古村、富田文天祥墓等旅遊景點在同一條交通幹線上。搶救、保護和傳承新圩箍俚龍不僅可以豐富當地民眾文化生活,提高民間燈彩藝術,還可以為進一步促進經貿旅遊活動,推動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三、具有很強的民族感召力。箍俚龍的表演,隆重熱烈,健康振奮,表現了一種強悍不屈、奮發向上的精神,展示了中華之龍民族之魂氣派。每次演出,不僅能激起本土人民民眾的愛家愛國之心,還能打動旅居在外的遊子和海內外來客的心靈,對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意義。

保護措施

改革開放後,各級政府加大了對民間藝術的重視力度,1984年,吉安地區開展民間舞蹈普查,在原吉安縣文化館的協助下,重新排演了這個節目,並依據該龍燈的特殊製法,恢復了《箍俚龍》的名稱。1986年箍俚龍以其鮮明的特色和獨特的風格被編入,《江西省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並且被推薦到《中國民間舞蹈集成》。1991年1月9日,為慶祝文天祥紀念館開館,箍俚龍在民間燈彩晚會上再次精彩表演,受到數萬觀眾的交口稱讚。2004年,青原區舉行的經貿洽談會又一次為展示箍俚龍的風采提供了平台,箍俚龍的表演給中外來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9月,參加了吉安市“金土地杯”農村文藝會演獲三等獎。以上這些活動使箍俚龍不斷得到壯大和發展。願這條“東方巨龍”乘著保護、弘揚民族民間文化的東風,永遠騰飛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