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靈石王家
- 作者:張國華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摘取:晉商史料研究
明代手工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山西商賈的迅速崛起,使靜升王氏逐漸從耕讀傳家轉向商宦發家。王家從第十世起,有人開始經營棉花雜貨和典當行業,但屬初創時期,不具規模,未形成主業,家族仍以農耕為生。王家在農耕、經營的同時,十分注重教育,其家族從八世起,讀書人逐漸多起來。至十八世,共有生員129人,監生211人,且有舉人、進士。家族對修文廟、辦義學、建學館等教育公益事業十分重視,慷慨解囊,大力資助。
王氏家族從六世起分為五大支派,為金、水、木、火、土,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改為仁、義、禮、智、信。如前所述,王家從十世開始經商,到十一世,資本增多,逐漸成為巨商大賈。據明朝天啟年間碑記載:王家“士者,經史傳家,英輩迭出;農者,沃產遺後,坐享年盈;工者,徹通諸藝,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據資萬千。”油此可見,當時的王家,士農工商全面發展,且業績顯著,資產雄厚,已成靜升村大戶。
王家從十三世進入清朝。十三世孫王興旺叔侄等看到明末以來,平川地區農桑受戰亂破壞嚴重,畜力極為短缺,便瞄準這一商機,攜同子侄往返於冀、魯等地販賣牲畜。憑著義氣、信用、銀錢等,不僅溝通了它設關隘卡口,同時結義了很多燕齊豪勇義上,打通了晉、蒙、冀、魯貿易通道,買賣越做越大,資本日趨雄厚。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叛亂,清政府急需軍馬糧草。王家弟兄將24匹良馬獻給平陽府,支援平叛,受到平陽知府及步軍統領的讚賞,從而受命為清軍籌集軍馬糧草,王家兄弟從中不僅得到經濟利益。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叛軍投降,步軍統領上奏朝廷,王氏兄弟受到康熙帝的褒揚。王氏家族借清政府的勢力,生意規模更大,很快便發展成為當地有名的巨賈大商、官僚士紳和大地主,同兩渡何家、蒜峪陳家、夏門梁家並稱為靈石四大家族。
王家由農到商,耕讀傳家,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層次,為步入官場鋪平了道路。從十三世至十五世期間,開始做官為宦。十四世王謙受首先以2000兩白銀為其子王夢簡捐了個“州同加五級”官,後又誥授為“中憲大夫”。此後,王家被封典的共有52人次,有資政大夫(正二品)3人次,通議大夫(正三品)3人次,太僕專卿(從三品)三人次,中憲大夫(正四品)14人次,昭信校尉(正四品)2人次,朝議大夫(從四品)6人次,奉政大夫(正五品)5人次,奉直大夫(從五品)4人次,儒林郎(正六品)7人次,修職郎(正七品)2人次。王家最大的官為十八世孫王肯任,二品,曾任戶部廣西司郎中,候選知府加五級,誥授資政大夫。
王家由耕讀起家,因商宦富族,發跡後,便大興土木,不斷營造住宅、祠堂、牌坊、墳塋。從康熙一直修到嘉慶年間。現存的住宅約有45萬平方米,有擁翠巷(建於元代中葉)、鎖瑞巷(建於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鐘靈巷(建於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紅門堡位於乾隆初年)、拱極堡(建於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鐵門院(建於乾隆晚期)、義安院(建於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當鋪院(建築年代無考),高家崖(建於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現存的祠堂只有宗祠、孝義祠兩處尚在,其餘六座均蕩然無存。靜升村曾有16座牌坊,其中15座屬王家,現存的僅有孝義石坊一座。王家墳在鳴鳳原,占地300餘畝,“文化大革命”前,墳門、圍牆、看墳院及墓累碑碣均可見其規模。
王家和舊時許多大家族一樣,從最初的艱苦創業,漸次走向輝煌,但終究還是逃不了興衰起落的一般規律。
太原道製作 ( 200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