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7年4月23日成立,前身為2002年成立的靈璧縣優質棉產業化協會。由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潤禾棉業有限責任公司及棉花良種繁育基地村作為發起人,在家庭承包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優質棉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從事優質棉花和棉種產業的科研、生產、經營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璧縣潤禾優質棉專業合作社
- 成立時間:2007-4-23
- 地點:中國安徽
- 前身:靈璧縣優質棉產業化協會
靈璧縣潤禾優質棉專業合作社於2007年4月23日成立,前身為2002年成立的靈璧縣優質棉產業化協會。由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潤禾棉業有限責任公司及棉花良種繁育基地村作為發起人,在家庭承包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優質棉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從事優質棉花和棉種產業的科研、生產、經營者,依據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餘返還的原則,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按照章程依法成立。其宗旨是努力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組織社員從事優質棉花和棉種生產經營,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社員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降低風險,依法維護社員的合法權益,增加社員收入。 本社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優質棉基地農民的聯合體,具有區域性、專業性特徵,外聯市場,內聯農戶。正是通過這種聯合,建立了組織化管理、產業化制種、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基地,推動了產業的發展;正是通過這種聯合,合作社統一採購農業投入品,節約了成本,進行大規模的科研成果轉化和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提高了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業效益;正是通過這種聯合,合作社培訓了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實現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新手段,促進了用工業化的理念指導農業,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合作社主要的任務: 一是統一建設優質棉花和棉種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開發、引進、試驗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成果;二是統一制定並組織社員實施產品生產質量標準,組織開展社員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指導、諮詢、培訓和交流等活動,向社員提供生產技術和經營信息等資料;三是統一組織採購、供應社員需要的種子、生產原料和農用物資等農業投入品,開展社員需要的收購、運輸、儲藏、加工等服務;四是統一組織銷售社員的產品,對外參加農產品交易會、博覽會;五是統一“潤禾”商標、產品包裝、廣告發布和市場開拓;六是統一申報、認證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無公害農產品、著名商標及地方名牌等,提升產業和品牌;七是統一申報各種科研、示範、開發項目,組織實施國家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八是統一開展社員需要的法律、貸款等服務和文化、福利等其他事業。
一、主要做法
(一)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利用潤禾棉業公司育、繁、推一體化和產、加、銷一條龍的優勢,進一步建立了穩定、規模的優質棉生產基地。從而使優質棉生產基地形成了產業化制種、標準化生產、組織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的農業產業化模式,2007年發展棉花制種基地20000畝,其中雜交制種5000畝,常規良種繁育15000畝。
(二)堅持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供應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統一栽培模式;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訂單收購。合作社對入社社員制種親本種子實行免費供應。
(三)舉辦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培訓。邀請中棉所、安農大、山東農科院等多名專家授課,定期印發技術資料。今年上半年共舉辦培訓班2期,印發材料3萬餘份。通過培訓,大大地提高了社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使他們熟練地掌握了棉花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要點及間作套種技術,進一步增加了收入。
(四)積極推廣優質棉製種田的瓜果、蔬菜間作套種,提高複種指數,引進瓜果、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發展馬鈴薯套種、瓜套種、四季豆套種、洋蔥套種、大蒜套種、青豆套種等模式面積達18000畝以上,占棉花良種繁育面積的90%以上,並與瓜果、蔬菜公司簽訂回收契約,僅套種一項,農戶畝均無風險地增收1500元。
(五)注重科研開發,培育新品種。在棉花新品種的選育上,合作社以靈璧縣棉花研究所為技術依託,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採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的辦法,聚集了大量的種質資源,同時採用轉基因等生物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南繁與北育相結合的技術手段,創建棉花高科技展示園,聘請著名棉花育種專家中國棉花研究所徐成就研究員、山東農科院吳夫安研究員,著名棉花栽培專家、安徽省農業大學周桃華教授等成立專家組,帶領合作社技術人員從事優質雙抗雜交棉新品種的選育與研究、試驗示範與推廣。
(六)租賃返包、農場化管理模式穩固了制種基地。為解決當前農村存在的因外出務工造成的有的土地無人耕種、而種地能手無地耕種這一問題,合作社與制種基地鎮、村聯合,通過土地使用權合理流轉,合作社獲得土地使用權後,充分發揮市場、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了原材料生產訂單進村入戶,圍繞主導產業生產基地建設,導入現代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幫助和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實行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經營,構建了企業市場行銷和為農服務信息平台,在生產基地培育、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統一購銷、開拓市場、培訓農民、吸納剩餘勞動力等方面大有作為,從而實現了發展規模生產,獲取規模效益的目的,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7年度合作社在馮廟鎮流轉土地3000畝,以300元/畝的價格將農民的土地租賃過來,再以250元/畝的價格返租給農民,每畝50元的差價作為扶持資金,對流轉的土地實行農場化管理。
二、主要成效
(一)農企雙贏,共同發展。合作社充分發揮紐帶橋樑作用,大力發展優質雙抗雜交棉製種基地建設,注重抓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產前邀請專家及合作社中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科研人員組成講師團,逐村進行技術培訓,並與制種戶簽訂了雜交制種的契約,確保以10元/斤的價格收購雜交種籽棉,讓棉農吃下了“定心丸”,極大地調動了制種農戶的積極性;產中主要是做好技術服務,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從播種到苗床管理、移栽、田間管理、去雄授粉等均由合作社安排專人負責,解除了制種棉農的後顧之憂;產後採用地頭收購的方式收購種籽棉,確保種子質量,方便棉農。在今年我縣遭遇特大水災的情況下,畝產籽棉仍達到400斤左右,合作社按10元/斤的價格收購種籽棉,制種戶創產值達4000元/畝,再加上套種其他作物,畝產值5500—6000元,畝純利潤4000元左右。
(二)品種選育,成果顯著。合作社到2007年已選育並通過審定兩個品種——靈雜1號(皖棉25)和靈選2號。同時還培育出有發展前景的新品系(組合)5個,其中靈雜3號、潤禾1號、2號現正分別申報參加國家、省棉花區試,近期內可望通過品種審定。
(三)成效初顯。合作社自成立以來,現已發展社員達1080人,總資產達43萬元,2007年上半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90萬元,創利稅25萬元。
本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在政府高度關注和有關部門指導下,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也還存在不少差距,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積極引導更多的農戶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從而使潤禾優質棉專業合作社不斷做大做強,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