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泉寺摩崖塔林

靈泉寺摩崖塔林

靈泉寺摩崖塔林位於安陽西25公里靈寶山南麓崖上。因山就勢,每層塔龕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共有塔龕156座,其中40座有塔銘題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泉寺摩崖塔林
簡介,塔林造型,時代特點,

簡介

塔龕名稱有灰身塔、支提塔、像塔、靈塔、散身塔、碎身塔、影塔等。時代自隋至宋,稱之“寶山塔林“。這是一處記念性名僧墓塔群,塔銘記載來自豫北一帶的寶山寺、靈泉寺、慈潤寺、光天寺、大雲寺、聖道寺、妙福寺、報應寺、圓藏寺等著名寺院。已故僧人稱號有:法師、論師、律師、禪師等,這處摩崖浮雕塔林,同著名的嵩山少林寺塔林南北呼應,各具特色。其規模之大,時代之早,當為全國之最。

塔林造型

靈泉寺摩崖塔林分為三個造型
A型:有8座。以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的寶山72號塔為代表。特點為塔檐為正反澀疊3層,其上為山花蕉葉覆缽,中央置一寶珠。
B型:有約11座。以隋仁壽三年的慈明塔(寶山74)為代表。特點為塔檐為澀疊多層(一般為5層),其上承托大型受花覆缽。
C型:有約90座,另有多座近似此造型,可看作此類型的擴展。是靈泉寺摩崖塔林中最流行的式樣,最早的是貞觀六年(632年)的靈裕塔(寶山59號)。塔身正面辟拱券門,門內雕一坐像,門楣多為尖拱式。是重檐結構,其中第一層塔檐為澀疊式,其間裝飾連珠形紋飾,有些下方雕出垂幔帳,檐下有托塔力士;其上仰蓮承托第二層檐,寬度約為第一層的一半。

時代特點

初唐摩崖塔林
靈泉寺摩崖塔林中,大部分雕鑿於初唐。這一時期的作品造型豐富(A,B,C型均有,另有多種式樣),形式多樣,細節部分的描繪比較簡潔。
寶山78號塔,檐部和剎座均為簡單澀疊式,僅有象徵性的山花蕉葉,簡潔明快,落落大方。
嵐峰山-47號塔,靈泉寺摩崖塔林中最高大者,基座下方有放置骨灰的洞,另外還有一些屋形龕,也都建於這一時期。造型基本相同,均為廡殿頂,兩端置鴟吻,有些還有脊剎;仿木構件惟妙惟肖。。
靈泉寺摩崖塔林
盛唐時期的摩崖塔林
從武周后期開始,摩崖石塔的造型趨於穩定(即統一為C式),不再有整體的差異;但細節、裝飾則更為華麗,且富於變化,多姿多彩,表現出從簡潔到精美的轉變。這一時期的摩崖石塔,主要集中在寶山的100-114號塔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