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應塔位於山西介休綿山正果寺內,又稱空王靈應塔、靈驗塔,始為唐太宗李世民禮佛謝雨時敕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應塔
- 詞性:名詞
- 又稱:空王靈應塔、靈驗塔
- 位置:山西介休綿山正果寺內
綿山靈應塔,概述,地宮層和空王說法層,塔內雕塑,瞻塔歷史,沁縣靈應塔,
綿山靈應塔
概述
貞觀十五年(641年)春,唐太宗為謝綿山活佛志超賜雨長安,御駕親往綿山禮佛謝雨,行至抱腹岩下,志超之徒銀空迎駕奏道:師父已圓寂西歸矣!時天空忽現“空王古佛"四個金字,太宗遂敕封志超為“空王佛”,並敕命建塔一座,以便奉安御賜鎏金“空王寶塔"。時志超弟子銀空等請賜塔名,魏徵略思奏道;“綿山空王佛有禱必應,庇佑蒼生。擬命靈應塔,意為空王佛永佑大唐。”太宗欣喜應允,始有“靈應塔”名,沿用至今。
此塔年代久遠,屢毀屢修。抗戰期間,侵華日軍炮轟毀壞。2003年在原址上修舊如舊,形成現狀。此塔為磚砌明七暗九樓閣式八角佛塔,總高69米,為我國高山寺院之最,為綿山標誌性建築之一。
地宮層和空王說法層
展出的是唐代以來歷代帝王和名人賜贈的寶物。
綿山靈驗塔自唐代建成以後,先後有許多帝王將相和歷史名人前往禮瞻朝拜,其中有不少朝拜者賜贈佛塔貴重禮品,成為鎮塔寶物。現僅就歷史記載的唐代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及名相令狐楚所贈的鎏金寶塔熏爐、錫杖、閼伽瓶、銀爐等,十分珍貴。
據《介休名勝考》記載,綿山靈應塔是唐太宗敕建,為七層四角式磚塔。宋代文彥博重修,按照當時規則,此塔外形由四角方塔變為八角樓閣式寶塔,塔層由七層變為明七暗九層,每層都增加了挑角飛檐,周圍有腰檐、走欄、欄桿等附屬構件。整個建築高大雄偉,而又不失輕巧靈動之感。元明清一直沿襲此制。這次開發時復修,修舊如舊,仍然保持了宋代基本風格。
塔內雕塑
這座寶塔採取古代佛塔的傳統結構,地宮一層為藏寶鎮塔層,中間奉安著唐太宗所賜的“空王靈應塔”,是鎮山之寶。還有古代流傳的《空王佛經卷》和《空王寶卷》,正門兩側為護法金剛,四周是空王佛成道前普渡眾生使用過的鐘、缽、鈴、棋、磨、勺、錫杖、硯等八件寶物的浮雕,神秘華貴,充滿靈氣。
地宮一層的內容是佛地說法。綿山自古就是空王佛的道場,正中圓雕是空王古佛邀請威音王佛、日月燈明佛、妙光佛、燃燈佛在綿山說法台上說法講經。周圍牆壁上的浮雕是眾佛、眾菩薩、眾羅漢、神兔神鹿、孔雀等在祥雲繚繞的花草樹木中虔誠聽法的場面。
正一層內容是空王古佛應化轉世:中間的圓雕是空王佛托化人間後轉世到榆次源渦田員外家,俗名田善生,正在燈下苦讀經文的情形。周圍牆壁浮雕是田員外綿山求子,竇氏夫人感夢懷孕,分娩時梵音和香花在空中飄響的異征,取名善生等故事。
第二層內容是志超禮佛:中間圓雕是善生皈依佛門後(取法號誌超),正向太原蒙山開華寺慧瓚法師討教法理。周圍牆壁的浮雕是志超苦讀經文、迎親逃婚、為民請命、縣令誣打、三虎霸產、辭母出奔等故事。
第三層內容是志超脫凡成道:中間圓雕為觀音指路,周圍的浮雕是田志超來到介休後先做善友、羅漢賜缽、南寺學道、脫凡出俗等傳奇經歷。
第四層內容是活佛顯靈:中間的圓雕是志超作法請二十八宿同時幫助介休城內二十八家農戶幹活,周圍牆壁上的浮雕是志超在義棠虹霽寺命神鹿神兔深夜抬水、班頭窺視、鹿兔受驚、大鐘滾坡等場面。
第五層內容是志超擇地綿山:中間的圓雕是志超與龍母在抱腹岩下棋盤洞前對奕的情形,周圍浮雕是龍母讓山後的五龍摧岩、志超托頂、感化五龍、皈依佛門、五龍聽法等神奇故事。
第六層內容是志超在綿山創聚禪林:中間的圓雕是志超聚徒弘法的場景,周圍的浮雕是隨同空王古佛下凡的張摩斯、李銀空受觀音點化到綿山尋師,以及志超用泔水降雨,太谷縣百姓感恩等生動場面。
第七層內容是太宗敕封:中間的圓雕是空王佛金身像,周圍的圓雕是貞觀十四年(640)長安大旱太宗祈雨,志超命摩斯向西南撥灑淘米泔水後長安降雨。次年春太宗綿山禮佛謝雨,志超圓寂,太宗敕封“空王佛”,並敕建空王佛殿,弟子銀空、摩斯“包容金身”等故事。
瞻塔歷史
一千多年來,綿山靈驗塔以其歷史悠久和位置奇險被稱為“佛教高山第一塔”吸引了許多登山名人來此攬勝拜佛,留下了許多文物遺蹟。下面是唐高宗、唐玄宗禮佛瞻塔故事。
唐高宗禮佛瞻塔。唐貞觀末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子們爭鬥日顯,太子承乾和四子李泰尤為激烈。九子晉王李治深感憂慮,貞觀十八年(644)三月十七日,他想到父皇多次提到綿山神佛護佑大唐之故事,便在府邸設案向綿山神佛祈禱李唐王朝長治久安。五年後李治即位。永徽二年(651)春,李治親上綿山禮拜謝恩。禮成,在主持玄真的引導下來到上方院瞻仰靈應寶塔。忽見寶塔金光四射,五條金龍盤繞護塔,不一會兒,向西飄去。高宗見狀大喜,隨駕老臣褚遂良便即興賦詩一首云:隨君介山禮空王,窣堵波中顯瑞光。五龍盤旋金作相,九蓮地涌寶為妝。何緣靈蛻留塵世,似由神燈現法堂。我今有幸瞻寶塔,摩尼會睹白毫祥。
唐玄宗瞻塔。“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草依陽穀變,花待北岩春。聞有鴛鴦客,清詞雅調新。求音思欲報,心跡競難陳”。這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巡幸山西返回途中,雀鼠谷憑弔古戰場,上綿山禮佛拜祖時御製。詩中表達了他憑弔太宗遺蹟,感謝綿山佛恩的心情,發出了思報之情難以陳述的感嘆。
唐玄宗在抱腹寺禮佛既畢,便隨住持思本攀登到上方院禮瞻空王寶塔,只見松柏之中寶塔聳天,祥雲繚繞,風吹鈴振,梵音陣陣,禮佛瞻塔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玄宗欣喜不禁贊曰:“真乃靈塔矣”。大臣張說隨聲詠唱,詩云:“躡履度雲壑,共瞻靈應光。寶輪從地涌,玉幾散天香。塔影伴年古,鐘聲四季長。隨機多變現,水月映法堂。”
外國友人來此禮佛瞻塔的有:
真臘國王瞻塔記勝。唐代時,友邦真臘(今高棉)國王闍耶跋摩篤信佛教,與唐朝十分友好。貞觀十八年(644),真臘國王闍耶跋摩造訪大唐,時值唐太宗介山封佛回朝不久,朝中對此事仍然盛傳。國王聞知漢人成佛勝事,便欲登山禮拜。是年八月,綿山花木蔥蘢,涼氣襲人,國王一行在魏徵、尉遲恭等人陪同下登五龍峰,遙望綿山風光旖旎,寶塔高聳入雲,祥雲繚繞,似有五龍盤旋翻騰,國王不禁感嘆道:“古佛有應,貴國之大幸也。”遂在塔下舉行禮佛大祀儀式,一時間山巔旌旗飄舞,梵樂振林,儀仗肅整,觀者眾多,一派國事盛典的隆重景象。據史載,此次盛典原有碑刻記載,但時間歷久,兵火戰亂,碑石無存,實為憾事。
梅朝國王子禮塔覽勝。唐代時梅朝國(越南)梅黑帝喜好佛學,久聞綿山為空王佛之道場,遂於開元十一年(723)派遣梅叔鸞王子來華至綿山禮佛。是日,梅叔鸞王子在宰相張說陪同下登臨綿山禮佛,雲峰寺住持思本率眾盛開山門隆重迎接。禮畢,思本言及靈驗塔奉安太宗御賜鎏金寶塔時,梅叔鸞王子便與張說同登五龍峰,來到靈驗塔中禮塔賞寶。面對太宗遺寶,梅叔鸞王子感慨不已,遂捐黃金一百兩,以資修繕寶塔。
瑞典古斯托夫六世觀賞寶塔。古斯托夫六世(1882—1973)生於斯德哥爾摩,瑞典國王,1902年應徵入伍,1932年升任將軍。酷愛體育,曾參加籌備191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烏普薩拉大學期間,對考古產生了興趣,又是中國美術品的收藏家。民國十五年(1926),古斯托夫在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步達生和介休縣長周毓碹的陪同下,帶領考古隊專程來到綿山考察。期間,從雲峰寺向懾神崖進發時,他遠望山巔高塔入雲,便問抱腹寺住持悟覺是何景觀?悟覺告他是唐代所建靈應塔,古斯托夫聽後十分驚奇,便在眾人陪同下,從棲賢谷繞上五龍躔,來到塔前觀賞。當他進入塔中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所賜鎏金寶塔時,不禁連聲叫好。
此外根據古代《綿山志》和歷代碑刻記載,周邊名剎古寺的高僧大德,也留下許多拜佛瞻塔的歷史佳話。其中最主要的有:
五台山住持澄觀國師禮塔記。唐五台山澄觀國師,字大休,會稽人,姓夏侯氏,代宗大曆三年奉詔入內,與大辯正三藏譯經。既而辟入五台山華嚴寺。德宗建中四年,下筆著疏,生求瑞應,因夢金龍而著疏華嚴四科,凡歷四年而成。德宗貞元二年,又夢有龍自介山來,須臾變百千數分散四方而去,醒而悟得介山空王佛有應遂往南行,入介山,先於空王佛殿禮拜空王古佛金容。禮畢,於上方院瞻拜靈應寶塔,但見瑞氣繚繞,祥光罩頂,遂頂禮膜拜。時與住持道義言及綿山空王佛故事,崇敬備至,欣然題《空王佛贊》云: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願歸無念,有住歸無住。常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有緣佛出世,未曾有生滅。處處化眾生,圓明常照寂。
廣勝寺高僧普靜瞻塔賦詩。五代普靜,洪洞茹氏之子,霍山廣勝寺住持。顯德二年,師欲游五台到綿山腳下,忽見山巔金光閃閃,梵音陣陣,師乃悟:此為空王佛道場,久欲禮拜,苦不得分身,今見此瑞應,當禮拜之。遂上山禮拜空王佛之真身。禮畢,住持志弘邀普靜上五龍躔瞻仰靈應寶塔,但見寶塔聳天,風吹鈴動,十分壯觀,遂題《靈應塔》詩云:“瀉影飛勝出眾崗,遊人搖指五峰傍。一朝雲起疑天墜,卻得浮圖撐上蒼。”
沁縣靈應塔
在沁縣松村鄉侯家莊村東800米處。創建年代不說,清代與民國年間曾多次重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記載再次重修。塔平面呈六角形,通高約6米,共三級,全部由砂石雕壘而成。每層塔身南向開鑿拱券式門洞和隔扇。門的頂端陰刻“靈慶寶塔”的字樣,門兩側陰刻對聯一副。塔剎為六角贊尖頂。從形制和功能上分析,當屬清代建造的一座守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