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慈西宮

靈慈西宮

靈慈西宮,又稱賢良港靈慈西宮,俗稱“西宮”。位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鎮港里村港尾,宋古碼頭舊址西段,宮前為廣場、戲台,後為“山頂頭”小坡地,左近田厝祖宅,右近陳厝祖宅。古時請神稱謂“興化府新安里賢良境港尾社靈慈西宮”,屬宮社合一。信眾涉及1個自然村,總數約為15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慈西宮
  • 地理標誌: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鎮港里村港尾 
  • 建築面積:296平方米
  • 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
宮廟簡介,建築結構,文獻記載,主祀神像,民俗活動,

宮廟簡介

靈慈西宮,位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鎮港里宋代古碼頭西側,因宮前有一片俗稱“西宮埕”的平地而得名。它與當地靈慈東宮相對,同為供奉媽祖的姐妹宮廟,身世滄桑。
靈慈西宮
靈慈西宮創建於宋、元時期,宮原址在“頂宮”,清順治十八年令沿海截界廢。康熙二十年擇現址重建,稱“保全西社”。1981年再次重建。1991年,林春木、林自成及當年福首林春華等頭人組織拓建,使原“保全西社”90平方米,拓大至296平方米。2011年12月獲區宗教局登記。宮內主祀媽祖,主要配祀神有田公元帥、尊主明王、七星王、千里眼、順風耳等。

建築結構

靈慈西宮宮廟坐北朝南,主殿面寬為3間,主殿進深為雙進,屬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為296平方米,長度30米,寬度9.87米。占地總面積2600平方米。宮前為宏偉的戲台;另有大埕二千平方米。
存有碑刻《賢良港靈慈西宮重建碑記》和《靈慈西宮戲台碑記》;還有捐資戲台芳名和拓寬海埕芳名等碑刻。
正殿前大門柱對聯:“靈澤風檣通北國,慈雲梓里仰西宮。”大門聯曰:“當年掛席一航知從此渡,今日拋梁重建景興時新。”,三門內對聯:“雙宮潮壯賢良港,萬里溝通歐亞州。”前殿聯:“靈雲覆幬私桑梓,慈壺馨香拜冕旒。”前殿後懸掛一聯:“螺港千年留聖跡,鯑山一水濟慈航。”門頂匾額匾文:“靈慈西宮”,右款:“歲次丙子年臘月立”,左款“爐下弟子同敬題”。正殿匾文“恩澤四海”。

文獻記載

據史載,該宮原址在賢良港鰲山南面山坡,毀於清康熙遷界之難。後來,港尾林氏後裔擇現址而建,名曰“保全西社”。1998年,眾鄉親自發集資擴建,復名“靈慈西宮”。專家考證,該宮系宋代建築,而明代邑人黃仲昭在《八閩通志》中也有記載其歷史沿革。後來,在重建該宮掘地壘基時,又從其門檻下挖出一對宋瓷小瓶,內有12枚宋代銅錢,再次印證其建築年代。
靈慈西宮靈慈西宮

主祀神像

靈慈西宮後殿主祀媽祖,左神龕為社神尊主明王;右神龕為七星王,又稱“七星北斗神”,綠臉,有七點金星,據說是林家祖上漁民海上捕魚時從網中獲得。前殿則供奉田公元帥,系林氏族人清代遷界涵江時常敬拜的神像,復界後便將其迎回港尾。傳說此神專管天庭音樂,能驅除瘟疫,因而每年農曆四月初九田公元帥誕辰日,村里“鼓頭班社”及民眾們都會前來敬香膜拜。

民俗活動

每年春節元宵期間的神明巡遊、繞境祈福活動,三月二十三日慶媽祖誕辰節、九月初九日紀念媽祖升天日和四月初九紀念田公元帥誕辰日,均舉行祭拜活動。具體活動地點在本自然村至宮境內,參加人員有管委會成員和每年卜杯(輪流)選定的福首、頭人等,人數視活動規模而定,幾百人至上千人不等。正月鬧元宵,最為隆重熱烈:正月初十“起馬”,十三參神相迎,十五夜遊燈,十六吃喜酒。本宮爐下弟子誰家生下男孩,在十六這晚要辦酒席一桌設在宮埕讓人吃,全村男女老少匯聚在一起,場面壯觀、氣氛熱烈。另各文武列神誕辰時均舉行拜典、演戲祝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