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岩

靈峰岩一稱靈峰山,舊稱馬峰岩,是一座撥地而起的石灰孤山,位於八步鎮東側臨江北岸的賀州廣場內。靈峰山方園約1200平方米,高約百餘米。峭壁險陡,挺拔峻秀,雜樹咬岩,古樸天然。山內洞怪石廳,岩洞四通八達,洞底與地下河相連,岩頂鐘乳倒懸,洞中有古生物化石、名人題詠的摩岩石刻。山腳北面的一個岩洞,高約8米,寬5米,深不可測。此洞可容數百人。古代邑人王贊斌曾手書"靈峰岩"三字於洞口石壁上,至今清晰如新。岩前有一平台,台下一片平整的開闊地,如今已綠樹成蔭。從南坡鑿壁劈有迂迴曲折的登山石級路,且有鐵枝扶手,遊人可沿石級路直達山頂。山頂有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山枯前峰建有平頂亭台,後峰建有瞭望台。夜觀靈峰山頂,可見街燈閃爍。遊人登山頂遠眺俯瞰,臨江奔流,大橋飛架,市區全景盡收眼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峰岩
  • 地理位置:八步鎮東側臨江北岸的賀州廣場內
  • 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 別稱:馬峰岩
景點,資源,景區,

景點

山上有奇石怪洞,洞道四通八達,洞頂鐘乳倒懸,洞底與地下河相連,洞內有古生物化石,還有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山腳北面又有一個岩洞,高約8米,寬約5米,深不可測,可容數百人。古代邑人王贊斌曾手書“靈峰岩”三字於洞口石壁上,至今清晰可辨。山前原建有一座觀禮台兼舞台,台額“靈峰台”三字及對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均為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先生手書。可惜此台及題字已不存在。
留趣山鐘廊,位於靈峰山西面,陳列著18口明朝以前的古銅鐘、鐵鐘。其中乾亨寺銅鐘鑄於南漢大寶四年(961年),重750公斤,高1.33米,口徑0.83米,頂背附有兩頭龍紐,銅鐘造型精美,口似喇叭。紋飾華麗。有數道凸弦紋,並飾鉦四枚,鐘身鐫字1288個,記述此鐘鑄造年代、尺寸、重量以及監造官、鑄造匠、鐫字匠和使用僧的姓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此鐘雖久經滄桑,但所鐫字跡依然清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此古銅鐘放在桂嶺鄉梅桂村乾亨寺內。民國19年(1930年)遷至賀街三乘寺。因天將曉時擊之可響徹方圓20里,乃以“三乘曉鐘”列為賀縣舊八景之一。1963年遷於今址,並專門建造鐘亭置放。
1963年,此銅鐘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具有很高的歷史、自然和人文觀賞價值價值的好景點。

資源

靈峰岩古樹名木眾多,修竹遍野。園內木本植物64科231種,落葉、常綠闊葉林1500餘畝及竹林400餘畝,尤以靈峰寺前廣達百畝的古樹群最為壯觀,樹體高大,樹形奇特,十分罕見。
峰奇岩異洞廣,澗清泉洌是靈峰岩的又一特色。峰有形神酷似的百丈峰、大雄峰、獨立峰、五蓮峰、二乳峰等。

景區

岩有“平闊百尺、登之可接雲霄”的望雲台、義磷禪師朝夕誦經的誦經台、若佛祖端然而坐的靈佛石等。(“從靈峰岩歸來”心情放鬆下)洞有金仙洞、竹仙洞、華岩洞等天然洞府,各有美妙傳說。靈峰岩左右兩邊峽谷各嵌著東清和梅花澗,飛短流急、清澈晶瑩,四季潺流不息。映月池,曠晴之夜、明月倒影清晰迷人;山頂的北天目,潭深而廣,終年不枯。此外還有歡喜泉、安養泉、影雲潭、澡月池等,水質均清洌甘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