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岳寺

靈岳寺

靈岳寺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北部5公里的白鐵山上。靈岳寺創建於唐貞觀年間。靈岳寺傳說先有寺後有齋堂城。遼代時重建。元年(1239年)、至正年間、清康熙22年(1683年)、雍正11年(1733年)四次重修。2003年被列為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靈岳寺的寺院處於白鐵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為南,在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和釋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門兩側為鐘鼓樓遺址。其中天王殿為懸山式建築,建築設計極為巧妙。在殿內供奉著四天王、韋陀及接引佛塑像。釋迦佛殿,為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面積達100餘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為彩繪佛像。殿內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薩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毀。寺內現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靈岳寺記》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靈岳禪林碑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岳寺
  • 外文名稱:Ling Yue Si
  • 地理位置門頭溝區齋堂鎮
  • 創建時間:唐貞觀年間
石頭的神奇傳說,一擔石,神人石,金虎石,虎窩石,奇岩石,金馬洞,村西邊菜家嶺,南方的生意人,白虎洞,大公牛,場面,老虎港溝邊,仙人洞,一奇,二奇,三奇,再講“奇因”,分析,仙行洞,唱戲洞,地理,相傳,現代科學解釋,旅遊景點,齋堂城東門,天王殿,釋迦佛殿,

石頭的神奇傳說

坐落在京西深山裡的一個小山村名叫靈岳寺。四面環山是個小盆 地,雖然村子很小但景色卻非常迷人,特別 靈岳寺
靈岳寺靈岳寺
是村邊的那幾塊獨特的大石頭,不僅給這個小山村增添了風景,更為其帶來了神秘。

一擔石

在村子北面,海拔近千米的白鐵山樑有一對平整光滑方形與本山岩石不同的巨石 。見到人都十分地好奇,不禁要問,這么重的巨石是怎么到山樑來的呢?
靈岳寺靈岳寺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東海王為增大自己的勢力,擴展水域,造成海水泛濫,禍水蔓延到我的家鄉一帶。沖毀村莊,淹沒樹林和糧田,沖走了牛羊,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靠人力根本無法解決,人們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哭喊震天,驚動了天廷。天神順風耳聽到後上報玉皇大帝,玉皇傳令千里眼快看看凡間出了什麼事,千里眼放眼一望,驚叫起來:“玉皇大事不好了,天下海水泛濫民間災難大極。” 玉皇立即召開應對會議,經過討論決定派得力大神二郎神下凡解決。二郎神下凡來指揮人們造堤築壩與洪水展開搏鬥,可是今天修明天就又被洪水沖毀,二郎神無奈只得返回天庭討新法。太上老君獻策:“我看,這么大的水只有用山來擋,玉皇您,就讓二郎拿咱那趕山鞭去移山擋水吧!”玉皇採納,叫二郎神帶神鞭再次下凡從西北趕太行等群山,向東來擋水,為了儘快解除水患不僅抓緊時間揮鞭趕山,還肩挑兩塊巨石增加擋水進度,真可謂恪盡職守。但天也有不測風雲,就在這時,出了孫悟空大鬧天庭事件,玉帝派諸神捉拿連連受挫。在情急之下傳旨二郎神火速回朝前往捉拿孫悟空。二郎神分秒不敢怠慢放下肩上的石頭收鞭上天去了。
就這樣形成了今天海陸的區域,那他肩上的巨石放在那兒了呢?就放了在村北的白鐵山樑上。為了頌揚二郎神趕山擋水造福人類的功績,人們把這對巨石,叫做“二郎擔石”。因只有一對巨石又稱為“一擔石”,村民上山走到這裡都要前去膜拜,代代相傳。這個傳說是從何時相傳的,無人知曉。在唐朝貞觀年興建了當地最早的寺廟,香火千年,人傑地靈,林草旺盛。看來這與神趕來的山和擔來的石定有淵源
靈岳寺靈岳寺

神人石

大自然的造物鬼斧神工真是讓你不得不折服,在我村“靈岳寺李村”有著這么一個奇特景觀,村前和村後各有一尊人形巨石,形成兩位大石人監守,真可謂瞻前顧後。我村人叫其“神人石”或“老石人”。這兩尊老石人是怎么來的呢?
這還得從二郎神趕山的傳說說起。傳說當年東海龍王擴大勢力拓展海域,造成當地水患,靠人力無法抗爭,人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到了難以生存的境地。後來驚動了天廷,仁厚的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帶趕山神鞭下凡從西北趕山擋水。事有湊巧,正當二郎神日夜兼程向東海行進之中,天廷突發了孫悟空大鬧天廷之事。玉帝派遣多神緝拿孫悟空,卻連連失利,無奈中玉帝急令二郎神火速返回參加緝拿。得令之時,二郎神正好到我村這塊兒,天命必從,他立即收鞭復命。可是這多日來廢寢忘食地工作實在太累了,儘管任務緊急不能休息,不能吃飯,怎么也得喝口水吧。那這水到哪兒去喝呢?抬頭三眼一看,山下有一清泉,當時傳令跟隨的兩個小神前往,到後一個山前一個山後看守,自己來到清泉喝起水來,沒想到這泉水太好喝啦,又涼又甜清醇可口,再加上連日勞累上火,二郎神喝了一口還想喝一口。就這樣超了他計畫的喝水時間,等他想起眼看返回天廷的時間是一秒也不能再耽誤了。否則就要違背天命,天命不可違!說時遲那時快,好個二郎神縱身拔起立刻身入雲端不見蹤影。
靈岳寺靈岳寺
二郎神按時返回天廷準時復命了,並且捉拿到了孫悟空。可是他派去前山和後山為他看守的兩位小神卻沒有得到命令,仍堅守在那裡,也不知是他捉拿孫悟空激戰忘記,還是怕玉帝怪罪,反正一直沒等到他返回命令,兩位神也不知等了多少年,終於石化了。
我的先祖來到這裡看到甘甜的清泉,獨特的環境就在此安下家來。經過數年的繁衍,形成了村落,兩位天神也就成了村子的“保護神”,出現了這獨特景觀

金虎石

金虎石,又稱護村虎石。金虎石在村的正西松樹坡嶺頭。此石露出地面部分 成臥式東西走向,高一丈長兩丈寬六尺,四面黑色,伸向東邊(靠村向)紅色,看上去好似張開血盆大口,正在怒吼。真可稱吼聲驚天威鎮四方。那么這塊巨石東側一面怎么變成紅色的呢?
靈岳寺靈岳寺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塊巨石里住著一隻金老虎,東側設有門口往來。不知怎么讓一個南蠻子知道了。他就在巨石東側堆起木柴生起大火,想把石頭燒裂把金虎捉住。隨著大火的燃燒,溫度不斷增高石面呈現出通紅通紅的顏色,南蠻子臉上沾沾自喜,嘴裡還不斷念咒:“金虎快出來,金虎快出來!”正在這時,金老虎也確實感到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金老虎想,我決不能讓他陰謀得逞,要奮力一搏。好個金老虎,用頭撞開巨石飛衝出來,南蠻子這時正為馬上就要得到金虎,高興走神沒有設防,當場被飛起的通紅石塊砸死。。因此這塊巨石得名“金老虎石”,石頭的東側從此成了紅色。金老虎到那兒去了,是又回到石頭內,還是另選他鄉不得而知。但,金老虎的故事流傳至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虎窩石

“虎窩石”,在我村南邊有一個山樑叫南嶺頭,在山樑的西部有一塊方圓二十平米左右平整的石面,村民叫做“虎窩石”。按地勢此嶺頭高聳在我村和清水河谷中間,真是一個瞭望南北的極佳觀景點,那怎么不叫觀景台,非叫“虎窩石”呢?
祖輩傳下來說,很久以前我村一帶松林茂盛,老虎出沒。家家都有獵槍,其中有一位獵戶,他每次打中獵物,都讓槍口先喝獵物的血。日子久了,他的這支獵槍出現神奇,使用此獵槍,只要槍聲一響,百分之百射中獵物,並且槍槍打中要害。一天本獵戶來到南嶺頭一帶打獵,忽然一陣風起,松林濤涌,一隻猛虎從林中向他撲衝來,別無它想出槍射擊,虎應聲倒下。還沒等他想什麼,林中風又起,只見兩隻比剛才打死的略小點的老虎,一前一後咆哮而來,獵戶急速裝藥彈一射再射,將二虎擊斃。好一場人虎鬥,真是驚心動魄。這三隻虎一人怎么弄回去呀。他來到山嶺頭上,一邊喊村裡的人快來幫忙,一邊觀察地況。忽然發現密林中一塊又乾淨又平整的大石面。再細看石頭的周遍草木上有好多,虎毛毛,心想不好!我這不是到虎窩裡來了嗎,手下意識地向彈藥葫蘆摸去,這一摸不要緊,汗水從頭上冒出來,原來沒槍沙了。而就在這時,嶺下林邊草動樹搖,一隻更大的老虎飛奔而來。跑!人那能跑得過老虎,不跑,沒槍沙了,一枝空槍怎能打得過虎?活命的欲望指使他抓耳撓腮渾身亂摸,忽然一硬物碰到了手,菸袋,菸袋鍋?啊!菸袋鍋有銅製的咀兒,好,太好啦!就用它。裝藥、裝菸袋咀兒,砰!一聲槍響,虎又倒下了,獵戶也癱坐在虎窩裡。
靈岳寺靈岳寺
後來村裡的人來,抬上虎,扶上獵戶回家了。數年過去了,由於林木砍伐,嶺頭成了光禿禿山嶺,獵戶的姓名也被人們忘記了。但此石“虎窩石”的名字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奇岩石

奇岩石又稱奇石岩和齊石岩。奇岩石位於我村北部白鐵山南嶺中部,說它“奇”,是因為此石如一本千頁石書側放在山嶺上(平臥式多層頁岩)。長約千米左右,這樣的一本巨卷,你說奇不奇?所以稱其為“奇岩石”或“奇石岩。”說它“齊,”是因為從山頂一直到山根千米之長的石壁,如刀切筆直整齊。所以又叫其“齊石岩”。那,為什麼在白鐵山嶺會出現這樣的獨特景象呢?
相傳很久以前,白鐵山南北的兩個村莊(王家山村和靈岳寺村)同享其山林地,先輩沒有確定下來雙方此山的分界,但隨著私有觀念的加強,領地資源占有欲不斷增長,雙方互不相讓各自都想占有更多的地域和資源,為此出現激烈的爭搶,並且越演越烈,後來演變成刀槍相見的爭鬥,原本的一脈相鄰,此時兩村村民(包括聯姻的親戚)都成了仇敵。連綿不斷的爭鬥,不僅很大程度地貽誤了農時,還連連傷害了雙方的村民,給雙方都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這真是冤冤相報無時了,相報年年把“災”遭。爭鬥也不知進行了多少年,後來被天廷得知,當又出現在山下的大規模爭鬥之時,派雷公出面,頓時烏雲翻滾,一聲巨雷,驚昏了雙方頭腦,震酥了手腳,擊碎了使用的武器 ,同時將山體自東向西劈出一條齊刷刷的石壁。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天晴了,人們才清醒過來,看到眼前的一切,明白了老天給劃清了界線。
從此兩村各自在自己的區域內開展勞作,相安無事,成為和睦村鄰。這真是:先輩一忽留禍根,後代數載打鬥拼,上天明斷線界劃,下凡依從地域遵。奇岩石書雖無文,映出道理無限深,疆土本已早年定,妄圖分裂天地恨。

金馬洞

在我村(靈岳寺)白鐵山腰自西向東的林間路旁突出一塊不起眼的石灰岩石,石頭下面有一個洞。當初人們誰也沒有發現它有什麼與眾不同。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人們意想不到的事,使我村的人知道它可是塊非同一般的石頭,有著神秘的色彩。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村西邊菜家嶺

相傳很久以前我村西邊菜家嶺,有一家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家,每天男子到井邊挑水時都遇到一個黃色的小馬駒來喝水(別人碰不到),他打上水來都先讓這個馬駒喝。馬駒也不白喝,喝飽水後往水筲吐一個小金錢後,去大東岩,男子挑水回家。這一人一馬如同知己,相處的非常友好。就這樣長久的來往著。但沒有不透風的牆,日久天長了別人就知道了這事,人們猜測這馬駒一定是一個不尋常的神馬駒。就有人給這家人出主意,讓他們用紅頭繩把馬駒拴住(傳說紅頭繩能拴住神物)。但這個男子並沒聽這些人的話,人馬繼續友善相處。

南方的生意人

後來,來了個南方的生意人,偷偷到大東岩,進行了考察,發現那裡有一個大石門,推想這馬駒,保準是去了這門裡。他四處打探從高人哪兒得知,霜打過兩次的雙馬(兩個連體)黃瓜,能打開這石門。事有湊巧,菜家嶺有一人家種的黃瓜秧上,結了一條雙馬黃瓜。這可樂壞了這生意人,生意人和瓜主人,簽了重金買瓜的契約。瓜主見來了發財機會,更是百般呵護這瓜。這瓜還特爭氣,長勢一直良好。秋天來了霜期已到,雙方沾沾自喜,而就在這節骨眼時,生意人南方生意出了個大問題,必須親自去處理。沒有辦法,生意人只好親自走一趟,臨行時再三叮囑瓜主人,要萬萬把這雙馬黃瓜看好,瓜主人也一次次向生意人保證沒問題。那時交通不便,只能騎馬和步行,往來一趟起碼月余,再加上遇到的是件大事難事,哪能很快回得來。可這下霜隨節氣說來就來了,一條水靈靈黃瓜被霜一打,馬上蔫癟起來,並且一天勝似一天,瓜主人,心急如焚吃不下睡不著整天在黃瓜邊走圈圈兒。眼看這條黃瓜就要壞掉了,到手的重金就要成為泡影。瓜主人是真急瞎了眼。經千思熟慮,又和家人商量,最後決定,採取緊急措施,把瓜摘下來保存。就這樣這條寶貴的雙馬黃瓜被摘下來了,瓜主人對其嚴加看管。
過了一段時間,生意人終於回來了,一見瓜臉色突變蠟黃,癱坐在地上。瓜主人見狀懵了,趕緊上前一邊攙扶一邊探問怎么回事,生意人有氣無力地說:“這瓜摘早了,這瓜必須要霜打兩遍才能成寶物打開那石門。”事到如此再說什麼也沒用了,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生意人拿著這霜打了一遍的雙馬黃瓜去了大東岩開石門。儘管這瓜霜打了一遍別說還真有了神力,石門真給慢慢地打開了縫隙,生意人從門縫往裡一看裡邊是金光燦爛,金馬駒成群,還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可是這雙馬黃瓜霜才打了一遍神力不足,只聽,咔刺一聲瓜斷成兩段,隨之石門嘎噔一下又關上了。生意人急怒之下,雇來許多山民在石門前堆放柴草生起大火,想用火把石門燒開或用煙把金馬駒熏出來。就這樣大火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可是任憑你怎么燒,石門也沒開,也沒熏出金馬駒。並且人們還發現一幢怪事,這么大的火卻沒什麼煙,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些天來人們光顧了加柴加草燒火,沒注意周邊的情況。今兒生意人說不燒了,人們才發現東北方向十幾里外的白鐵山巒上空濃煙瀰漫。這又是怎么回事呀!
滿腦疑惑的生意人和山民,顧不上多日來的心身勞累向白鐵山奔去。到了山頂一看,山腰上正冒著一股濃煙,等跑到跟前一看,原來這煙是從一塊巨石下的洞裡冒出來的。洞口已結了厚厚的煙垢,巨石也有些熱度,原來金馬駒的住所西有石門東有洞口。正是這樣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大火無煙,金馬駒也早從這裡出來逃生了。並且石門有這么好的通風口自然起到了良好降溫保障,所以出現外邊加溫裡邊降溫的情況,任你怎么燒也不會把它燒裂。
從此這塊石頭得名“金馬洞石”,石下的洞,得名“金馬洞”。金馬駒的故事流傳到現在。據傳哪個生意人氣死在回家的路上,金馬駒受此一劫後,是另選新家還是一看太平又回故里了呢?至今無人知曉。我想,金馬駒一定還在這裡,常言故土難離。那,金馬駒還能出來嗎?我看,那就看我們的善良和勤奮啦!

白虎洞

大公牛

在很久以前,柏峪村的大戶牛家養著一條膘肥體壯,足有一千多斤黑色的大公牛。這牛在十里八鄉,不僅力大有名,而且還非常仁義聽話,每天自己早出晚歸上山吃草,不用人去放牧。可有一段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一連幾天,這牛不僅回來的晚,還渾身是汗,口吐粗氣。引起了牛家的注意,就派人偷偷地暗中跟在牛後進山了,進山後只見那牛好像有什麼急事似的匆匆忙忙的吃草。過了一段時間,好像吃飽了樣子,抬起頭向東邊的方向跑去。一直跑了十幾里的路程來到大獨山附近一平敞的草地停了下來,低頭“哞”的一聲低吼。只見吼聲未斷,旁邊林中樹搖草動,隨著“嗷”的一聲虎嘯,一隻頭頂碩大“王”字的白色花紋體長足有三米的猛虎,從林中沖了出來。

場面

草地上立刻出現青牛白虎搏鬥的場面。只見白虎鬚毛豎立,張開血盆大口鋼齒暴露,招招對向牛脖頸,勢有一口咬住牛喉,讓其即時斃命之式。一雙利爪帶十把銀鉤,左右揮舞次次指向牛的兩肋和肚皮。勢有一招得手就讓牛開腸破肚立刻身亡之式。一條長尾如鞭來往橫掃,每每抽向牛的眼睛,勢有一鞭抽中讓其失明,任己宰割之式。只見青牛一改家畜的和順,原始的野性暴露無疑,雙目圓瞪如燭,說牛是慢性此時是絲毫也不慢,攻防進退招招敏捷快速如箭,一對尖角如劍四面飛舞,既保全身,又劍劍鋒芒刺向虎的胸膛,勢有一攻得手讓其五臟碎裂再揚劍拋向天空摔其個腿折腰斷腦漿崩裂之式。好一場獸中之王和家畜大將的生死決戰,殺得是沙石橫飛,塵土飛揚,嘯吼震天,地昏天暗。但現時雙方勢均力敵勢力相當誰也暫難取勝。派來得的人看的是目瞪口呆,嚇得是心驚肉跳,渾身酥軟,沒什麼辦法,只得趕快回家報信。
晚上牛回來了,牛家立即商談殺虎對策。經過一番商量最後決定還是用牛殺虎,辦法是在牛角尖上安上利刃,給牛添加草料加強餵養,這樣牛就得到了虎沒法得到的兩個有利條件。不久,牛角上的利刃刺穿了白虎胸膛其五臟碎裂死了,白虎死後人們把剝下來的虎皮晾在碾子上,湊巧被這頭牛碰上,它沒弄明白以為虎還活著,仇敵相見分外眼紅,就用盡全力不顧一切地頂撞了上去,結果牛頭撞在堅硬的碾砣上撞死了。
“青牛戰白虎”慘烈的故事在我的家鄉廣為流傳至今,並且在牛虎鬥的地方和白虎活動的地方形成兩個村落,牛戰、白虎頭。那白虎的虎穴在那兒?卻很少有人知曉,現在我就告訴你為你。

老虎港溝邊

聽祖輩講這隻白虎就住在我們村東南老虎港溝邊的一個天然石洞裡,石洞高六米,長十二米,寬五米左右。洞口外流淌著長年不斷的溪流,清澈的泉水自北向南嘩嘩的奔流著,一棵翠柳茁壯地長在溪邊,與石洞相望。我們村叫它“白虎洞”。
當初,白虎怎么選中這兒,為家呢?從實地分析,可見,有天然寬敞的洞穴,有長年保障的水源,這條溝南北走向與溝外一條西溝在這裡交匯形成丁字形,順溝而行北邊可達王家山、白鐵山黃草梁一帶,向南而行可達大獨山、清水河、大南山,向西而行可達我們村、東西北山一帶,可謂白虎出行尋食方便,又便巡視自己的領地。我想正是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才使白虎選中了這裡定穴安家的。

仙人洞

在我村北白鐵山西部快到山頂的石岩上有一神奇山洞。人們叫其“仙人洞”或“銀洞湖”。說此洞神奇,奇在何處呢?為何神奇?您想知道嗎?那就讓我為您一一道來。
先說“奇處”:

一奇

,洞大、洞中有洞。此洞在岩崖上生成,洞穴高五米左右的,地面面積有四十五平米左右(相當一個教室那么大)能同時坐七八十人,在京西洞穴中除去像石花洞、八奇洞等溶洞外,面積是目前最大的。另外在大洞的里端還生有一個直徑一米的小洞,小洞有多深無人探索還不得知。

二奇

,洞生在快到山頂位置卻有水。水在小洞入口不遠處的一個直徑深度不足半米的小石臼里。在這么高的位置能有水讓人不可思議。

三奇

,洞中水冰涼,取之不完。在小洞裡小石臼中的水接近零度,喝起來扎牙根涼得刺骨,渴也不能多喝。裝水的石臼雖小,但是你取多少它立時補多少使你取之不完。
四奇,洞口對面筆直的岩崖縫裡長著一棵青翠的古松,從樹種的抗旱能力來講,松樹的確是一種有著極強的抗旱能力樹種,但也不能長久無水長成直徑七八十公分十幾米高的大樹呀,可這棵古松確實如此。
五奇,洞內乾淨,山洞,一般來說,蛛網密布,樹葉雜草遍地,灰塵四處。此洞卻是另一番景象,洞內乾乾淨淨,是有人經常打掃嗎?不會。因這深山老林很少有人來,那是什麼原因呢?

再講“奇因”

相傳很久以前,爨底下村(京西明清古村)有一酷愛下棋的青年,上白鐵山砍柴,天氣很熱口渴得特別厲害,就在山裡找起水來,找啊、找啊,找到一個山洞,進洞一看坐著兩個老長髯老者,青年人忙上前問老爺爺這裡有水嗎?老者說:裡邊小洞石臼里有,青年人一看大洞的盡頭真有個小洞,渴得厲害他顧不得別的借著微弱的光爬進洞裡,在不遠處發現了水喝起來,沒想到這水太涼了,喝了幾口涼得再也喝不了了,出來一看兩位老者正下棋,就在旁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下得好就越不想走,就這樣看著。後來肚子餓了,手捂著肚子看,老者看見了對他說:“餓了吧,這兒有桃子你吃吧。”青年人餓得太厲害了,就吃了一個,等會兒餓了就再吃一個。有時抽空往外看看,只見外邊的山一閃一閃的,一會兒青色一會兒黃色,就這樣痴迷地看棋,一共吃了多少桃他也記不清了,最後把所有的桃子都吃光了。
也不知看了多長時間,忽然想起該回家了,這時再看自己的斧子和繩子,一看不要緊,繩子和斧柄都爛沒了,斧頭也只剩下個小斧頭。這是怎么回事呀?青年人十分詫異,這下回家準的挨俺爹的揍,那也沒別的法,還是回家吧。等他到村一看,村裡的房子和人全變了,人一個也不認識,他家的大門口也找不著了。咦?這又是怎么回事!怪!太怪啦!青年人趕緊問街上的小孩兒,並把他出去打柴及遇到的事講給孩子們聽,小孩都說不知道,我們沒聽說過。這時正好來了個八十多歲的老頭聽見他們的話,湊上前來,孩子們忙說您不信就問這位老爺爺吧。老頭又詢問了一遍,一邊想一邊又是搖頭又是點頭想了半天才說:“這太奇啦,太神奇啦!您說的這我聽我爺爺說他爺爺的爺爺說過,這可是少說也有幾百年啦。您真還活著,那您可是我的太太老爺啦”。青年人一聽這怎么可能,我就看了那么半天下棋,我不信,小孩子們哄我,你這八十多歲的老頭也編出話來騙我,反正我也找不著家了,你們老小合起來哄騙我,反正我不信,要讓我信,我得回山洞問問那倆老爺爺,因為我這半天就是看他們下棋,別處那兒都沒去,別的事也沒做,怎么你這老頭非說我走了至少有幾百年了。”說完青年人扭頭向山里走去,並且行走如飛。青年人走後就再沒回來。

分析

出了這么希奇的事,人們就到白鐵山去查找,果真發現了這個石洞,親眼看到這五樣奇特的景象。經人們分析才明白,這個洞是一仙人活動的洞。青年人見到的那兩位老者是兩個神仙,青年人吃的桃子是仙桃,因吃了那么多仙桃也成仙了,所以再也沒回來。洞中之水是仙人為相聚準備的水。岩崖上的松樹是“迎仙松。”松樹在近山頂的岩崖上長年不被旱死是因有仙定期澆水。對於青年人看棋的時間。相傳凡間一年仙家一天當時青年人抽空向洞外看見的一黃一綠的一閃就是一年,你想想他在洞裡“半天”時間,至少不得有幾百年嗎。這就是“仙人洞”的來歷及其為何神奇傳說。

仙行洞

“仙行洞”,又叫“穿山洞”,我村人還叫其窟窿兒。今年清明回老家上墳祭祖,弟兄相聚談起家鄉趣事,我的二哥講出此洞,讓我大為驚訝,現整理出來大家賞。
穿山洞,這是很少人得知,更是極少人見到過的一個山洞。位於我村北白鐵山西部青湖窖東側,百丈高的懸崖絕壁之上。直徑八十公分左右,長約十幾米,上下相通,呈弧形隧道式洞穴。因洞內直徑較小,所以村民按方言又把它叫“窟窿兒。”從山頂到上洞口有一很難辨別出的攀爬小徑,下洞口外南側有一條十幾米長、寬不足一尺的台階伸延到能通向溝底的極險小徑。上下兩個洞口似人側臥的雙眼,但又被洞前長出的兩株灌木擋住,很難發現。
那么這神秘的洞穴及這條險路是怎么被發現的呢?傳說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冬季的一天,白鐵山周邊村莊獵戶不約而同地發生了一次狩獵,在白鐵山樑相會之時打中一隻黃羊,黃羊中槍後跳下百丈山崖下的青湖窖(崖下地名)。到底是哪村獵戶打中是誰也說不清,那羊到底歸誰?最後商定下山搶,誰先抱起羊,羊就歸誰,眾多的獵手向山下飛跑去繞溝搶。我村有個爬山能手又善動腦筋獵戶,他看要是繞溝去最少也得有三十多里的路程,況且還是山路跑得快也得兩三小時,就想找捷徑去,他找到一個伸向青湖窖的山頭兒,對山崖仔細觀察起來,忽然眼前一亮,原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山崖上發現了新大陸,一條極隱蔽的險路出現在眼前。正應那句老話藝高人膽大,他手腳並用,腳蹬手攀的來到上洞口,又借洞口的那株灌木利用腳和槍帶的合作關係先把槍送進洞內,再用手抓住洞口外灌木,讓腳先退入洞裡,再一點一寸地全身退進洞裡,慢慢退到下洞口,靠著超人的膽量,先把槍放在一尺左右的橫向南側險徑的石階上,側身扭臀背靠石崖面向數丈懸崖兩腿下垂石階外直坐式,靠兩手臂的支撐力挪動臀部,驚心動魄地,挪到南側下崖小徑,施展手抓腳蹬技藝來到溝底,出其不意地首先找到抱起了那隻爭搶的黃羊。
自此,我村和周邊鄰村的人們才知道這以前不為人知的“穿山洞”和石崖險徑。後經人們分析和高人指點得知,此路是西邊山下的神仙,來往白鐵山頂仙人洞來往的捷徑之路。此洞是是西邊山下神仙來往白鐵山頂仙人洞的穿行之洞。所以人們稱其“仙行洞”。
“仙行洞”,雖流傳至今,因離村很遠,去過的人卻很少,就是有人能走到那裡但由於其太隱蔽非常難找到,我二哥也是靠著一股就是要找到不可的拗勁,經多次查找才找到的。如沒他的親眼目睹才有的描述,我也寫不出此文,讓我和此文讀者向這位老者致敬!

唱戲洞

地理

唱戲洞,位於我村東南底下園溝西山樑南端,離溝底三十米左右的崖壁上,一個高兩米長寬約四米左右石洞。因多年來在我村一帶的人們還流傳著石洞下雨陰天有鑼鼓伴奏唱戲的說法。所以叫它“唱戲洞”又因當地方言一般把延伸十米以下洞穴叫石堂,所以又稱其“唱戲石堂”或“唱石堂”。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相傳

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季,從山外來了個戲班到王家山村唱戲,剛唱幾場就下起雨來,班主看雨不大,但三兩天內也停不下了,這戲沒法唱。(因那時山里唱戲只能在露天唱)人吃馬餵的在這兒等不如趁機換地,就這樣戲班用雨布包蓋好東西冒雨出發了。但萬萬沒想到當走到底下園溝南端時,下起瓢潑大雨人馬再也無法行進。這山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可怎么辦!情急之下,班主發現溝邊山崖有一山洞,率領人員躲進洞裡。本想這雨下一陣就過去了,可沒想到下起來沒完,隨著暴雨的連下時間的不斷增長,山洪、土石流相接而來,溝內洪水暴長轉眼之間洪水淹沒了山洞。好端端的一個戲班全部人馬成了洞的亡魂。從此在下雨陰天時有人從這路過就聽到洞內傳出有鑼鼓伴奏唱戲的聲音。為此人們把這山洞叫“唱戲洞。”到底是否屬實,近年來還沒聽說有人探查難以回答。
可事有湊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在王家山(底下園溝北端)坐安(地名)發生兩件奇怪的事,在秋、冬的一個陰天的白天和一個陰天的晚上出現了唱戲的場面和唱戲的聲音。(譚、李兩鄉民講)這又是怎么回事?

現代科學解釋

用現代科學的知識來解釋,我想這和前些年《王府鬼影》的故事應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磁場記下的歷史事件的再現。如有異議,那就請有心志之士去探究吧!

旅遊景點

齋堂城東門

齋堂,顧名思義是吃齋的地方,就是當年到靈岳寺進香的香客吃飯、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村鎮,齋堂鎮的名稱由此而來,因此當地有“先有靈岳寺,後有齋堂城”之說。齋堂南邊的“馬欄村”,是靈岳寺養馬的地方,而齋堂東南的“火村”則是為香客們提供飯食的地方。

天王殿

為懸山式建築,建築設計極為巧妙。殿內原供奉四天王、韋陀及接引佛塑像,可惜都被毀了。

釋迦佛殿

為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面積達100餘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為彩繪佛像。殿內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薩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佛像在1954年被拆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