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虹大橋

霽虹大橋

霽虹橋史稱蘭津橋,位於雲南省永平縣岩洞鄉和保山市平坡鄉的瀾滄江上。素有“西南第一橋”的美譽,是我國最早的鐵索橋之一。南詔時渡口已建有竹索吊橋,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改建鐵索吊橋。今天的鐵索橋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造,光緒年間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霽虹大橋
  • 外文名稱:Jihong Bridge
  • 地理位置:雲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東北部
歷史沿革,歷史價值,

歷史沿革

追溯這座古橋的歷史,既能窺見雲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從一個側面了解雲南古代的交通狀況。瀾滄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東北部。經西藏進入雲南省境內,向南流經迪慶、麗江、大理、保山、臨滄、思茅和西雙版納,然後出境,國外稱為湄公河。瀾滄江從西藏進入雲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過橫斷山脈的千里縱谷,兩岸山大谷深,懸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險灘眾多,水量隨季節變化,給航運帶來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險”。幾千年來,居住在兩岸的各族人民,為征服這一天險,在江上開闢了無數的渡口,架設了許多橋樑,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蘭津古渡”了。“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東漢永平年間,漢王朝為開發永昌郡,徵發大量民工服役,人民不堪其苦,而發出的憤怒詛咒。它明確地告訴我們:博南古道上的蘭津渡,當時就已開闢。在此之前,張騫出使西域,在阿富汗,曾見過蜀布和滯竹杖,是從川滇緬印古道上運出去的,這些商人,大概過的也是這個渡口。漢武帝為打通中印道路,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益州郡,其中不韋縣在永昌境內。這裡所出的奇珍異寶,強烈地吸引著內地商人和統治者。這時的蘭津渡,來往的客商已是比較頻繁了。
霽虹大橋
至唐,這裡已建竹索橋。元代,曾換成木橋,後來,復以舟渡。明洪武二十八年,鑄兩鐵柱於兩岸崖間,用以牽引舟渡,然岸陡水急,時遭覆溺。行者視為畏途。至成化中(約公元1476年),江項寺僧瞭然募建鐵索橋(一說為弘治年間王槐建),用粗大的鐵索橫牽兩岸,繫於鐵樁上,上釘木板,長120米,寬6.7米。上無所倚,下無所憑,飄然是空,上下顛簸,左右搖晃,人行其上心驚膽寒。後又在橋上建廊,使行者安全,行人可雁序而越,雖負物牽牛而不驚,督學使吳鵬題為“滄江飛虹”。這證明,500年前,這裡已改為鐵索橋了。明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過霽虹橋,他所見到的情況是:鐵索橋東“臨流設關,鞏石為門,內倚東崖,建武侯祠及稅局;橋之西,鞏關亦如之,內倚西崖,建樓台並記創橋者”。此橋為“迤西咽喉,千百載不能改也”(《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後鐵纜常蝕,兵禍常生,屢壞屢修,清康熙皇帝為此橋親題“虹飛彼岸”,放在東岸增闢“御書樓”。直至滇緬公路修通之前,仍為滇西交通要衝,民國年間仍基本維持原狀。南北有關樓,兩端建柵門,立稅卡;西岸橋頭有碉堡,臨江扼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到霽虹橋,有東西二路。東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陽,然後沿博南山盤旋而下直至江邊;西路從保山經水寨,至橋邊。二者相比較,東路較平,且古蹟較多,“古道”風味較濃。從保山到水寨,已有簡易公路。水寨,四面是高山,谷底有一小片平地,旁有小村,即水寨。從這裡下車步行,從東南方向沿水寨河徐徐順山谷而下,約2里,到羅岷山口,瀾滄江即遙遙在望。從這裡至江邊的平坡村,是一條東西向的峽谷。兩山夾峙,一徑陡絕,崎嶇迴環,古稱“梯雲路”。下坡的第一段,稱為“倒馬坎”,據說是因山路陡險,“馬蹄高下處,一步一心驚”(黃萬春詩),跋涉艱難,故名。水寨河沿溝瀉下,水陡勢險,沿途泥沙多被沖刷,全溝巨石裸露,若獅蹲獸伏。水枯季節,河水僅從岩隙中穿縫而過;至雨季,則箐水洶洶。“澗水飛來瓊屑濺,岡腰斷處板橋通”。沿途螺徑紆徐,磴道盤空;時間一久,沿路小石遍鋪,人行其上而常滾動,稍有不慎即會摔倒。

歷史價值

由於長年累月馬幫過往,鐵蹄到處,火星飛濺,青石樓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蹄印,似一種特殊的象形文字,記錄著古道漫長悠久的歲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