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元代景德鎮窯產的梅瓶,瓶身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現存放於揚州雙博館內,且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 館藏地點揚州雙博館
  • 所屬年代元代
  • 出土地點:景德鎮窯
基本信息,來源,

基本信息

元代景德鎮窯產。此瓶高43.厘米、口徑5.5厘米、最大腹徑25.3厘米、底徑14厘米,小口、短頸、豐肩,肩部一下逐漸收斂,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淺底內凹。梅瓶是宋朝出現的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瓷器瓶子,開始的時候作為盛器,後來因為口沿極小,剛好為插梅枝所用,被稱作為“梅瓶”。瓶身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兩種釉色對比鮮明、強烈。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巨龍威武、雄壯、悍猛,騰空飛舞於萬里藍天之中,頗有叱吒風雲之勢。此器造型秀挺,釉色淨潤,紋飾精美且又生動活潑,氣勢磅礴,是梅瓶中的極品。

來源

在歷史上,梅瓶各大窯系都有,其造型的優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這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制度有關。
梅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宋元時期各地瓷窯均有燒制,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其高超的燒造技藝,不朽的藝術價值,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霽藍釉瓷器釉色名。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