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胎,瓷器不施釉的部分,或掛釉有的釉不到底部而露出胎骨,露出部分太多,稱為“露胎”;露出較少稱為“縮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露胎
- 類型:瓷器術語
露胎,瓷器不施釉的部分,或掛釉有的釉不到底部而露出胎骨,露出部分太多,稱為“露胎”;露出較少稱為“縮釉”。
露胎,瓷器不施釉的部分,或掛釉有的釉不到底部而露出胎骨,露出部分太多,稱為“露胎”;露出較少稱為“縮釉”。...
從出土器物分析,最早的露胎貼花是作為墊燒工具—墊餅來使用的,而後才作為一種裝飾,並且日益精巧。而本館這件露胎貼花龍泉盤就是反映這一演變的典型代表作。此盤,直徑16.6、通高2.4厘米,盤呈青綠色,敞口,折沿,淺弧腹,小...
元龍泉窯青釉露胎大盤是元代龍泉窯燒制的一件瓷器,大盤口徑43.2厘米。該器鋬沿,弧壁,淺圈足內斂,形制碩大,釉色青綠喜人,以露胎貼花技法在口沿和內底分別裝飾朵花和雲龍戲珠紋,內壁則在釉下滿刻波濤紋。 “露胎貼花”是以模...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屬一級文物,來源於南宋-元朝。文物介紹 該像端坐山石上,右手放膝,左手執一荷枝放右肩,寬衣博袖,姿態悠然,為八仙傳說中的何仙姑。釉色青,開片面部和山石不施釉,採用露胎的裝飾手法,人物形象生動...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人物塑像,高18.4,底徑9.3 厘米。文物介紹 頭戴方巾,身穿寬袖長衫,腰際系有一飄帶,雙足交叉端坐山石上,右手自然垂下,左手微舉在胸前。神態呈思索狀。面部.手.足.山石.露胎,成淺醬黃色。施釉部分釉色...
折沿,花口,淺弧腹,平底,圈足。寬沿印朵如意頭紋,內壁印纏枝牡丹,菊花紋。盤心印臥馬一匹,背上猴子身上一把鎖,鎖上一心字,周圍繞以長腳雲紋。寬沿,底部露胎呈硃砂紅色,其餘施青釉,紅綠相間,相映成趣,賞心悅目。
元龍泉窯青釉露胎坐龕觀音像高25.4厘米。該塑像由觀音與佛龕組成,觀音雙手置膝,作咖趺狀,手結禪定印,臉部豐滿,神態端莊。六頂花冠,胸佩纓絡,披帛著長裙。龕以堆塑的如意雲紋作成頂罩狀,善財、龍女侍立左右,兩側分別設淨瓶...
船形,平底,露胎,有倉棚和艄棚,倉棚船舷兩側有欄桿,倉內有人物塑像二尊,著襟衣,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談狀。倉棚左邊擱有一木槳,棚頂置有笠帽,右邊一艄公作取笠狀,艄棚略小,船身內外施青釉,釉色青亮,露火紅色底...
船形,平底,露胎,有倉棚和艄棚,倉棚船舷兩側有欄桿,倉內有人物塑像二尊,著襟衣,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談狀·倉棚左邊擱有一木槳,棚頂置有笠帽,右邊一艄公作取笠狀,艄棚略小,船身內外施青釉,釉色青亮,露火紅色底...
火石紅,俗稱“窯紅”或“枇杷紅”,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別是元、明、清景德鎮瓷器和龍泉瓷器露胎處所出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它實際是由於胎土中存在的鐵原子在高溫中流動聚集,燒窯結束時在冷卻過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現出來的色調,...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敞口細頸,鼓腹圈足,頸部及腹部剔刻折枝蓮花紋。器表滿施天藍釉,釉層勻淨瑩潤,開片疏密有致。瓶的圈足底部露胎,並沾有細小砂粒,顯系墊燒而成。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產品不重裝飾,向以釉色取勝。該瓶...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冰梅紋蓋罐,通高21.1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12.2厘米。該罐方唇,平沿,斂口,口部刮釉露胎,弧肩,鼓腹,平底,淺凹足,足底露胎。肩、腹部滿繪青花地冰梅紋。底面青花雙圈弦紋。蓋方唇,平沿,直口,口...
此展品為12世紀文物。高9.5厘米,長12.2厘米。胎色灰黃,模製中空,施化妝土,局部露胎,罩透明釉,器底有氣孔。造型是一位年輕婦女側臥抱嬰哺乳。此類露胸哺乳像在已知古代陶瓷塑像中甚為少見,它的出現突破了當時的理學道統,更多...
元景德鎮窯青花碗青花碗是一件高12厘米、口徑29厘米、足徑10厘米的元代青花瓷器,器體顯斗笠狀漸收,墎厚,足底露胎,足心見乳突,胎釉結合處火石紅濃重,且呈沙灘式,器身有細碎開片。青花為國產料,底色發青,外飾焦葉紋且不連瓣...
該瓶高16厘米、底徑4厘米。為小直口,細長頸,溜肩,橢圓形腹,平底。頸中部塑一扁圓形的凸棱,腹部一面設小圓直口流,另三面分別點褐彩花卉紋,所點褐彩均有露胎現象。通體施悅目淡雅的青釉,釉色青中顯黃,釉面開細紋片,底足...
漏釉 瓷器施釉時坯胎的一部分有遺漏,燒成後釉面有露胎現象,稱為“漏釉”。在施釉前瓷坯沾有油脂,燒成後沾油處也多無釉。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花卉博古圖蓋罐通高26.2厘米,腹徑21.8厘米,底徑12厘米。方唇,平底,斂口,口、頸部刮釉露胎;圓肩,鼓腹,平底,淺凹足、足底露胎。肩部青花回紋錦地邊飾,腹部飾四組上下相對的青花的折枝花雲肩,中間四個...
花口碗為敞口,口沿捺凹點作葵瓣式,深弧腹,圈足底較寬。胎灰白,施青釉,外底露胎,呈土黃色。現收藏於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敞口,口沿捺凹點作葵瓣式,口沿下及內腹壁以弦紋框出葵瓣式,深弧腹,外壁...
該輪完全由瓷製,為仿製實用金銀器、寶石製品。輪為扁形,上部為近於圓葉之形的圓輪,輪下承以柄托,底部為圓形基座,底座為撇口圈足喇叭式,足底露胎。圓輪正反面皆施以黃金色釉地,表面雕刻有細密的纏枝卷草紋等紋飾;圓輪內沿...
糊米底 瓷器的缺陷之一,有些瓶、盤等器物的底部露胎無釉且布滿黑褐色、黃褐色的斑點,頗似飯燒糊了的鍋底,俗稱“糊米底”。形成的原因是器物的砂底所墊砂粒含鐵較多,受火時砂粒上的鐵質游離到胎底上,經氧化而出現鐵鏽點。
口沿削平露胎。足部高0.4厘米、寬0.3厘米,露胎,呈小泥鰍背狀,足外徑7.7厘米,削出留有寬0.15厘米的帶釉一圈,形成小二層台。足底平坦,畫青花雙圈。罐口處畫一圈寬0.5厘米的連續斜行席紋圖案,罐腹微內斂,外壁飾以...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寬唇圓口,底置三矮足。器物內外有明顯冰裂紋,施青綠色釉,釉層肥厚。三足底露胎,胎白緻密。現收藏於縉雲縣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寬唇圓口,直頸,鼓腹,底置三矮足。器物內外有明顯冰裂紋,...
南宋心中有佛塑像出自中國南宋時期,其釉色醇美,顏色上偏於粉青的柔和寧靜,光澤度卻堪媲美梅子青。該塑像採用了傳統的露胎燒製法,佛像的頭、胸、手、腳及佛座無釉。南宋心中有佛塑像保存十分完整,其釉色如新,因而成為南宋末年龍泉窯...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蓋罐通高28厘米,罐口徑9.5厘米,底徑13.1厘米。該罐方唇,平沿,斂口,口、頸刮釉露胎;弧肩,鼓腹,平底,淺凹足,足底露胎。肩部內與腹下各一道青花地蓮枝半菊紋邊飾,外圈為捲雲紋花邊,腹部回紋地四開光...
說明:故宮博物院藏 高17.5厘米 口徑6厘米 底徑13厘米 瓶小口,出沿,短頸,豐肩,膽腹。通體滿釉,釉色純黑,厚潤而有光澤,底露胎,淺圈足,胎質略粗,呈灰白色,釉下隱約可見拉坯成型時留下的弦線圈紋。黑釉製品是宋代磁...
唐白釉葵瓣口杯,高6.2cm,口徑7.5cm,足徑3.4cm。杯口呈葵瓣式,口下漸收,圈足。器里外均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近底處露胎。葵瓣口樣式的瓷器來源於同時期的金銀器,因制瓷工藝的改進提高,使瓷質實用器的品種得以豐富...
五代耀州窯青釉雕花執壺高21.8厘米,口徑4.2厘米,底徑9.1厘米。壺為直口,細長頸,頸微束;口上帶蓋,蓋呈三層塔狀,下層側壁有四個穿孔。壺身廣肩,球腹,圈足外撇,足底露胎,胎質堅細,呈灰色略顯白。頸肩、肩腹間各...
此罐分成上蓋、下罐兩個部分,蓋頂較高,呈半圓水滴狀,光潤滑膩,晶瑩可愛;口頸寬敞,短小直立,溜肩,鼓腹呈橢圓形,腹部左右兩側各刻劃有月牙狀隱形雙耳,腹下部內斂,圈足露胎。器身里外均施以冬青釉,色調淡雅,淺綠柔和,釉質...
筒式瓶為清代瓷器瓶式,因形如象腿,又稱象腿瓶,因瓶體呈直筒形狀而名“一統瓶”,有“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此瓶為標準筒式瓶樣子,直口,短頸,豐肩,腹壁呈直筒式,腹下微斂,圈足露胎,底無款識。其造型古樸大氣,線條...
該罐蓋方唇,平沿,口微斂,口部刮釉露胎,直壁微弧,平頂,蓋外滿釉,內素胎。蓋頂面青花雙圈弦紋內為五彩花蝶紋,蓋壁青花雙圈弦紋內繪錢紋錦地雜寶四開光。五彩多呈黑色,局部圖案可見紅、黃色。 清康熙景德鎮窯五彩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