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燈籠紅香瓜種植技術規範》是2019年06月13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露地燈籠紅香瓜種植技術規範
- 標準編號:T/TFHT Z039—2019
- 實施日期:2019年06月13日
- 發布日期:2019年06月13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主要內容,
起草人
內蒙古巴彥綠業實業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
起草單位
內蒙古巴彥綠業實業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
主要內容
3 種植環境
應符合NY/T 391的規定。
3.1 土壤條件
土質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無鹽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輕壤土。
3.2 灌溉條件
土地平坦,灌排配套,能引黃(或機井)灌溉,可配套滴灌系統。
4 種前準備
4.1 育苗前準備
育苗設施
日光溫室、連棟溫室、塑膠大棚等設施內採用穴盤基質育苗,選擇50孔或72孔穴盤,裝盤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消毒。
基質準備
選用優質商品育苗基質,在經嚴格消毒的潔淨場所拌料,並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95%噁霉靈800倍液~1000倍液消毒,並使基質含水量達到60-70%(手握成團不滴水),堆悶8小時~10小時,即可裝盤。
4.2 種子準備
浸種催芽
溫湯浸種
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浸泡20分鐘後,當水溫降到30℃左右再浸泡3~4小時。
藥劑浸種
將種子浸泡在1%的高錳酸鉀液或500倍多菌靈溶液中15分鐘~20分鐘,之後用清水清洗3次~4次,再用室溫清水浸泡3小時~4小時。
催芽
浸種結束後,用乾淨毛巾或濕棉布包住種子,為受熱均勻使種子呈鬆散狀,置於28 ℃~30 ℃條件下進行催芽。待70%的種子胚根露出即可播種。
播種
採用育苗播種一體機或人工裝盤播種。人工裝盤時要保證基質緊實。每穴播1粒種子,播種深度1厘米左右,播後覆蓋基質,並用竹板輕輕刮平盤面。澆透水,水滲下後穴盤上覆蓋地膜保濕。
播後管理
溫度管理
白天溫度保持在28℃~32℃,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當60%幼苗出土後及時撤去地膜,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在13℃~16℃;真葉出現後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3℃~18℃;定植前5天~7天,逐漸加大通風量,將育苗溫室環境調控到和露地基本一樣,使秧苗能夠適應新的環境。
水肥管理
出苗前基質不乾旱不澆水,出苗後根據基質濕度和秧苗生長情況少量補水。
5 種植過程
5.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穫後,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8000公斤,深翻土壤30厘米~40厘米,或於定植前半個月施入商品有機肥500~1000公斤,磷酸二銨20公斤,硫酸鉀40公斤,或硫酸鉀型複合肥50~60公斤。
5.2 起壟
按壟距中至中1.2米開溝,壟背寬70~80厘米,壟溝寬40~50厘米,壟高20~25厘米,覆膜、澆足底水。
5.3 定植
定植時間
露地直播在5月初開穴點播,露地育苗移栽一般在終霜結束後約5月中旬定植,加扣小拱棚可以提前到5月初定植。
定植方法
穴定植,定植前用95%的噁霉靈800倍液~1000倍液蘸根,定植後及時澆水。
定植密度
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50~55厘米,種植密度2000株/畝~2200株/畝。
6 田間管理
6.1 水肥管理
定植後及時澆水;主蔓摘心後,子蔓長至2~3片葉時澆伸蔓水;幼瓜長到桌球大小時 澆膨瓜水,結合澆水追施硫酸鉀型複合肥10~15公斤/畝、尿素5公斤/畝,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1~2次,瓜座穩後,視土壤墒情和植株長勢進行澆水追肥,以淺澆、輕澆為原則。花期禁止澆水,採收前7天~10天不澆水。
6.2 整枝打杈
露地栽培一般採用爬地種植4.4.2或4.3.2整枝法,即主蔓4葉摘心,選留3條子蔓,子蔓3~4葉摘心,孫蔓結瓜,瓜後1~2葉摘心。
6.3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
露地燈籠紅香瓜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等。
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嚴格進行種子消毒,減少種子帶菌傳病。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採用起壟方式種植,膜下暗灌或者滴灌,清潔田園,減輕侵染性病害的發生,與非瓜類作物實行三年以上輪作,科學施肥,增施腐熟有機肥,平衡施肥。
物理防治
採用黃板誘殺蚜蟲,潛葉蠅等,藍板誘殺薊馬,每畝掛30~40塊20厘米×40厘米的黃、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