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布袋戲

霞浦布袋戲

霞浦布袋戲,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傳統戲劇,寧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霞浦布袋戲又稱大拇指戲,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戲劇,廣泛流傳於霞浦的各鄉鎮,從清朝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主要分布在霞浦城關及周邊地區,以及長春、沙江、溪南、三沙、牙城等幾個主要鄉鎮,包括少數民族地區。霞浦布袋戲全憑藝人雙手的五指操縱木偶,來塑造傳統戲曲中生、旦、淨、末、醜的藝術形象。霞浦布袋戲的演出分為前場和後場,前場是舞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後場包括了演師和音樂演奏,包括了鑼、鼓、鈔、鈸、二胡、嗩吶等樂器,後場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霞浦布袋戲的功力所在。

2010年3月,“霞浦布袋戲”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霞浦布袋戲
  • 批准時間:2010年3月
  • 非遺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戲台,操偶表演,出場詩,音樂口技,劇本,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霞浦布袋戲始創於清朝末年,在民間流傳廣泛。一根扁擔,擔起兩頭的行囊,奔走於沿海山鄉,去演繹經典故事,這就是霞浦布袋戲的獨特之處。在鼎盛時期(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以練馬生為首的布袋戲班子霞浦縣共有27家。現代,霞浦布袋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既能把古裝傳統戲中的生旦淨末醜等各個行當演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又能把現代題材劇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異、豐富多彩,使古老的布袋戲煥發出勃勃生機。

文化特徵

戲台

霞浦布袋戲戲台具有區隔前後台以及觀眾與演出者的功能,較為簡陋,僅用扁擔、木架、布簾搭起。

操偶表演

偶頭為木製,戲偶高度約30厘米。以左手操偶為例,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做操偶表演。
單人表演布袋戲時,雙手操縱木偶,用腳擊打鼓鈸,集“演員”、樂器、道具於一身,前後台演、唱、奏配合緊密,台詞由方言快板順口溜組成,曲調靈活多樣。演出百官朝拜、三軍會戰、騰雲駕霧等場景時,惟妙惟肖。武打場面的表演尤其精巧,兩軍對陣,兵刃交加,木偶或從視窗跳出,或從牆頭躍入,互相搶奪兵器,還能翻跟斗脫衣換裳。布袋戲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出場詩

霞浦布袋戲每位要角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念白”,而這“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是由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詩所組成的方言念白。如觀音菩薩角色的經典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台。”老生出場詩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維,名基。”而店家小二的龍套出場套詞則為:“茶(酒,菜)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不將可口味,難近使錢人。小人是賣茶(酒,菜)的。”

音樂口技

霞浦布袋戲表演者運用後場音樂、口技和霞浦話、平陽話、福州話、閩南話、畲話等多種方言,集生、旦、醜、文官、武將、老婦、幼童的聲腔和萬馬奔騰、戰馬嘶吼、雷鳴、炮轟、櫓聲、雞啼、鳥叫、蛙聲於一口,並使音樂與口技與木偶的眼、嘴轉動、啟合和手腳動作有機配合。

劇本

霞浦布袋戲的傳承著重在布偶操縱技巧與後場音樂搭配等方面,演出的劇本大多是口耳相傳,或是由說戲先生講述故事內容,演員上台發揮,因此傳統劇本保存少。而這些口述劇本,則以《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水滸傳》等小說為主體。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娛樂形式的多元化,戲曲一度沉寂,霞浦布袋戲曾出現二十年鮮少演出的尷尬局面。
傳承人物
周元宙,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霞浦布袋戲。

社會影響

展示表演
2017年,由霞浦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主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承辦的“醉美霞浦 璀璨非遺”《畲族小說歌》發行儀式暨霞浦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活動在九大館廣場舉辦。非遺傳承人在舞台上展示了畲族小說歌、畲族武術、十番伬、布袋戲等霞浦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9年5月23日下午,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暨2019年鄉村文化振興“戲曲進校園·進鄉村宣傳活動”走進霞浦縣溪南中心國小,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共展演劇目十餘個,包括有布袋戲《玉光鏡》等節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