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長奇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曾用名朱建德,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已故的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譽為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國家的領袖。在抗日戰爭期間,被以中國國民黨為主的中華民國授予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上將銜   

1886年12月1日,朱德生於四川省北部山區儀隴縣鄉間一戶客家人貧苦農家。少年就讀於私塾,1905年(19歲)用“朱建德”的名字考中秀才。次年清朝即廢除了科舉制度,於是進入順慶府(今南充市)中學堂。1907年前往成都,進入四川通省師範學堂附設的體育學堂就讀,一年後畢業,回儀隴縣當國小體育教員。
1909年,朱德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蔡鍔所主辦的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中,朱德加入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後參加了辛亥革命。
1915年——在蔡鍔滇軍中參加護國戰爭。
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朱德被免去中央軍委副主席職務,降為軍委常委,從此淡出軍界。文革期間,朱德曾被造反派列為“大野心家、大軍閥”,受到衝擊,勒令交代反毛罪行。不過,朱德仍被列入中央政治局。
1976年6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等候會見澳大利亞聯邦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吹冷氣過久而感冒。1976年7月6日下午3時1分朱德在北京因感冒併發症去世,年89歲。當時中共中央發布的訃告稱其為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戰士和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後以中共領導人成立的治喪委員會決定於7月9日至7月10日舉行弔唁儀式。7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追悼大會,由當時的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致悼詞。遺體火化後,骨灰存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朱德歷任:
朱德一生先後有六個妻子。
原配夫人劉氏(劉從珍)是儀隴縣馬鞍場劉家壩人,大舅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妹,生於1884年8月14日,母趙氏,住儀隴縣新寺穆家壩,長朱德兩歲,1905年,由父母作主,把他大舅的女兒劉氏許配給他,並於這年九月完婚。第二年春,就不顧生父朱世林的強列反對,在席聘三老師的幫助下,毅然外出求學。三年後又離家遠赴昆明,再也沒有回來過。為這事,生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原諒他。夫人很清楚他心中的苦,更為他執著的追求、憂國憂民的浩然之志,深深的感動。婚後雖然她一直獨守空房,但在父母面前從不顯露,任勞任怨,精心侍奉老人,深得朱德父母喜愛。績麻紡線,掙取零用,從不寫信向朱德要錢。三十年代中期,朱家祖墳三次被發。善良的劉夫人,從此有生之年吃齋念佛,祈求朱德一生平安。朱德對劉夫人雖無妻之愛,但姐弟之情猶存。他駐軍瀘州時,就曾接家母和劉夫人到旅部長住。解放後,又叫她去北京生活。但夫人感到鄉村生活舒服自在,不願意去。1958年2月病逝,享年74歲。病逝後朱德的兒女還曾為嫡母送葬。
1912年秋天,26歲的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師範學院19歲的學生蕭菊芳結婚。1916年初,朱德隨討袁護國軍第1軍北征,開往家鄉四川。不久,蕭夫人患了類似赤痢的熱病,不幸於1919年6月去世。蕭夫人生子,小名“保柱”譜名“寶書”,就是朱德的獨子朱琦。
後朱德的摯友孫炳文把自己的外甥女陳玉珍介紹給他,是為朱德的第三位妻子,陳夫人事鐘太夫人及嗣母劉太夫人至勤,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在四川的一切家務事都託付給陳夫人辦理。朱德和康克清還於1960年到南溪登門看望。1967年陳夫人病逝。唏噓!!!
1920年,朱德在川、滇軍戰事後,率領部隊移駐雲南昭通。在鹽津縣遇到賀稚番(後名賀稚華,賀治華),後成婚,是為第四位妻子。1922 年,賀陪伴朱德出國,並生下女兒朱敏。後賀另嫁霍家新,回到上海。周恩來鄧小平命令中共特科嚴懲叛徒(參見李維漢回憶),陳賡帶領“紅隊”前去鋤奸,將霍家新擊斃,將賀治華擊成重傷,跑回四川,嫁給一個農民,建國前病死。
1928年與第五位妻子伍若蘭在井岡山結婚,伍在紅四軍從井岡山向贛南挺進途中,遭遇何鍵部隊突襲,被捕割頭示眾。
1929年與第六位妻子康克清在贛南結婚。
與朱德交情最深的外國人是史沫特萊。1937年1月,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在丁玲的陪伴下來到延安,當天晚上,便前往朱德的司令部。第一次會面給史沫特萊極大的觸動。抗戰初期,朱德和史沫特萊在山西相處了9個月之久。就在與朱德談話的時候,史沫特萊已經打定了要寫一本朱德傳記的主意。但直到她去世後,1956年這本傳記《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才得以出版。1979年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這本著作和斯諾的《西行漫記》並列,被稱為外國人描述紅軍和中共抗戰的經典著作。1950年10月,史沫特萊的骨灰及衣箱離開英國通過貨船運抵中國。她逝世前要求德國德底茲出版社將其著作權版費交給朱德。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際,她的骨灰被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朱德總司令在墓碑上親筆書寫了金色題字: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女士之墓。
建國後,朱德的業餘愛好是種植、欣賞蘭花。薄一波曾說:“朱老總經常講蘭花。他說,自古以來,政治上不得意的人都要種蘭花。 ”
朱德投身革命後,沒有回家鄉看望父母。抗戰時期得知母親去世,在延安寫下《回憶我的母親》,該文還入選中國大陸的中學《語文》課本。
朱德最小的親孫子在1983年“嚴打”期間,因為強姦婦女罪在天津直接被判死刑被槍斃,這條訊息在當時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此事存疑,因資料不多,且相互矛盾)。
198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朱德與史沫特萊》。
在扮演朱德的特型演員中,以劉懷正、王伍福最為著名。
朱德在軍中以寬厚長者著稱,與下屬經常打成一片。《朱德的扁擔》是井岡山時期的有名故事。但朱德也有嚴厲的時候,曾經嚴厲批評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和團長田守堯。
1983年,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朱德選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選集收入1931年至1962年朱德的著作共65篇。 1990年代,中國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編輯的《朱德文選》和《朱德軍事文選》。 1986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朱德年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出版了《朱德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