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剪刀

霍童剪刀

作為閩東傳統名剪之一,200多年光陰里,霍童“仁記”剪刀有過輝煌,有過寂寥,但依然堅守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童剪刀
  • 產地: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
  • 代表:霍童“仁記”剪刀
  • 傳承人:鄭如元、鄭國輝
剪刀來歷,剪刀特色,剪刀溯源,剪刀傳承,工藝特點,產地,

剪刀來歷

閩東,兩把剪最出名,一把是柘榮剪刀,另一把便是霍童“仁記”剪刀,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行走霍童,但凡老者對“仁記”剪刀的昔日輝煌都如數家珍。相傳,清嘉慶年間,霍童林家元封、元洪兄弟師承泉州剪刀名匠,後回鄉設爐生產。傳至其孫輩林高名時,技藝純熟,打出的剪刀供不應求,福州長樂連江等地商賈紛至沓來。此後,霍童出現多家剪刀作坊。林家老鋪便在門前懸一木匾以示區別,上書“老鋪,正仁字號,信房祖傳,名記剪刀”,並在包裝物中附一張說明卡,防止魚目混珠,“仁記”剪刀由此得名。
霍童剪刀霍童剪刀

剪刀特色

“仁記”剪刀,“柔可剪絲裂綢不粘不滯,鋼可斷銅剪鐵一氣呵成”,以其刀口鋒利、經久耐用而在閩東坊間倍受追捧。因其形像展翅的蝴蝶,在霍童,至今還沿襲著購“仁記”剪刀作為嫁女陪嫁品的風俗,寓意婚後生活和美富足。

剪刀溯源

民國中期,霍童剪刀迎來鼎盛時期,產品遠銷台灣及東南亞各地。僅清明古街上就有16家剪刀鋪,從業工匠50多人,日產約150把,年產五六萬把。其中,最受歡迎的還是“仁記”剪刀(後改號為正仁、長仁、成仁三種)。此後因戰事,海外出口受阻,銷路大減,從業者紛紛改行。至1948年生產者只剩19人,年產剪刀不過2000把。之後幾年間,霍童剪刀一度復甦,但最終因產業合併、產品受擠,原料供應渠道受阻等諸多原因,行業一落千丈,風光不再。

剪刀傳承

49歲的鄭國輝和75歲的父親鄭如元,是還在堅守祖業的霍童“仁記”剪刀傳人。父子倆分工協作,一天只做七八把剪刀。手藝雖精,可如何傳承,一直困擾著鄭家父子。
鄭如元和鄭國輝加工中鄭如元和鄭國輝加工中

工藝特點

“仁記”剪刀是全手工打制,一把剪子從鐵坯熔煉到成品上市,要經歷30多道工序、下錘700多次。其特點是在刀口處鉗以精鋼,技術要點在於淬火準確,火候得拿捏得恰到好處,以達到剛柔並濟。若久用變鈍,一經重磨,鋒利如新。一把剪刀,可用上二三十年。
一把剪刀700多次錘擊一把剪刀700多次錘擊

產地

霍童鎮
霍童鎮推進生態旅遊經濟發展的熱潮,讓他們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這座坐擁碧水的千年古鎮,素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美譽,人文底蘊深厚、生態資源優越。當地加大旅遊宣傳力度,打造3A級國家旅遊景點,著力挖掘地方歷史文化,建設非遺霍童線獅館,力求將流動的非遺產文化與靜態的古建築相融合,打造寧德市乃至福建省的休閒旅遊集散中心。隨著生態旅遊效應的逐步顯現,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受益於此,當地土特產、民俗工藝品開發日漸升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