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震源機制解,或稱斷層面解,是用地球物理學方法判別斷層類型和地震發震機制的一種方法。一次地震發生後,通過對不同的地震台站所接受到的地震波信號進行數學...
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或震源物理過程稱為震源機制。它可以通過多個地震台的地震記錄圖來確定。淺源地震P波(縱波)初動與震源體初動方向之間的關係較明確而簡單。即P...
美國的拜爾利(P.Byerly)發展了最初的震源機制求解法,1938年第一次利用P波初動求出完整的地震斷層面解。震源斷層面的確定 P波四象限分布 地表垂直向地震儀記錄P...
震源參數包括震源斷層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震源斷層兩盤錯動的方向、幅度,震源斷層面的長度、寬度,斷層破裂的擴展速度,震源主應力狀態等。上述震源機制斷層面解就...
▪ 活動與地震 ▪ 繼承與反覆 ▪ 長度與斷距 ▪ 震源機制解 ▪ 活動速率 ▪ 隱伏性 ▪ 分段性與群集 ▪ 斷層群集 3 研究方法 活...
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總稱地震序列。...
該圖選用區域台網數據,計算了2013年11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M5.6級地震震源機制解結果為:總標量地震矩大小為2.09*10**17 Nm ,換算...
1972年國家地震局組織震源機制研究小組(王妙月、宋惠珍等人),分析研究了中國1933~1971年間發生的200餘次大地震的震源機制解,發現中國大陸現代構造應力場的一個基本...
複合斷層面解是斷層的彈性回跳理論和 P波初動的四象限分布聯繫起來。美國的拜爾利(P.Byerly)發展了最初的震源機制求解法,1938年第一次利用P波初動求出完整的...
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依據地質及地貌資料進行分析以外,一般還需要研究該區的震源機制解,地應力與地形變測量結果以及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觀測資料。以查明區域現代構造應力...
針對雲南魯甸6.5級地震,中國地質科學院迅速啟動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機制,組織地質力學所專家會商,開展地震地質背景分析。綜合區域構造、遙感解譯、餘震活動和震源機制解...
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依據地質及地貌資料進行分析以外,一般還需要研究該區的震源機制解,地應力與地形變測量結果以及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觀測資料。以查明區域現代構造應力...
選用全球檯網數據,計算了2013年09月24日巴基斯坦M7.8級地震震源機制解,初步結果為:標量地震矩為5.13*10^20 Nm ,換算成矩震級為Mw7.7, 斷層節...
因此可結合地質構造特徵或震源機制解所顯示的斷層錯動性質的構造應力場,表征區域地震活動特性。地震活動性分布圖像 編輯 大地震發生前,在震中區或較大區域內,有中小...
1983年 地震震源過程的理論研究 國家地震局科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1985年 唐山地震震源機制及震源機制解的數值方法 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第三節 震源機制解第四節 板塊構造學說第五節 全球地震活動概況第六節 不同類型的地震第六章 地震儀及地震基本參數的測定第一節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10.6.3求解震源機制的計算機實現 10.6.4根據P波初動符號分布猜測震源機制解的一個程式 10.7由體波資料反演矩張量 10.8由面波波形資料反演地震矩張量 10.9有...
宗旨是向廣大地震科學工作者更好地提供中國地震台網產出的快速和常規地震數據服務,主要包括各類地震目錄、波形數據、震相數據、震源機制解等。同時還提供通過蒐集和...
近5年來,實驗室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展,在地震震源參數測定、地震震源機制解、應力場、強震破裂過程、三維地殼介質結構(包括速度結構、衰減結構、散射結構)成像等方面開展...
內容涉及地殼一地幔結構、地震定位、地球介質品質因子、地震機制、地震震源參數、地震破裂過程等範圍廣泛的學術領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在數罕地震學研究方面的可喜...
②這些地震的震源機制解、地震破裂和等震線長軸方向是相近的;③同一地震線上的地震多半是同一地震期內發生的,經常表現出有規律的震中遷移現象;④是小震面密度...
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序列目錄的收集、整理;第二章系統分析了序列分類特徵,主要包括震源深度分類、震型分類、板內/板間分類和震源機制分類;第三章主要...
由P波初動解法得到ML 4.5級地震震源機制解為走滑為主兼正斷層錯動類型。該地震發生在監測台網密集的北京地區,距震中100km範圍內共有17個測震台,其他主要前兆...
地震活動的區域特徵和各個區域地質構造性質有關,因此可結合地質構造特徵或震源機制解所顯示的斷層錯動性質的構造應力場,表征區域地震活動特性。 地震活動的分布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