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說

電磁說,是漢語辭彙,解釋為用電磁場作用及其變化解釋太陽系起源的假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磁說
  • 外文名:electromagnetic hypothesis
  • 詞目:電磁說
  • 學科宇宙
簡介,起源與發展,

簡介

學科:宇宙
詞目:電磁說
英文:electromagnetic hypothesis
釋文:用電磁場作用及其變化解釋太陽系起源的假說。

起源與發展

1912年伯克蘭德(Birkeland)成為最早提出太陽系起源的電磁說者之一。他構想星雲中的原子已離子化,離子運動不僅受其質量而且還受電荷影響 ,不同電荷與質量比率的元素將在一個假想的太陽電磁場作用下被分開。他得出的結果為不同行星由不同元素組成,如地球主要由磷組成,但此與事實不符。
1930年伯拉格(Berlage)擴展他的概念,認為沿太陽磁場的螺旋形軌道自太陽中射擊帶電荷的原子和分子,正如伯克蘭德計算的同心氣體環中的每一個環均由相同荷 質比的原子或分子構成。
1942年阿爾文(Alfven)提出,太陽在空間運行過程中穿過一個氣體星雲,受電磁作用氣體已離子化,帶電荷原子向內做螺旋運動,形成氣體環,隨後凝聚成小顆粒,再聚集成行星。在以後修正的理論中,阿爾文(1954)提出可能存在與太陽形成有關的物質下落作用,認為太陽早期有很強的偶極磁場及自轉,星雲物質在向太陽加速降落中發生質點碰太陽系的帶結構超日珥噴流的形成撞而電離。磁化的中心體與其周圍的電漿之間有電流(見圖),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把角動量從中心體轉移給電漿。引力、離心力與電磁力的平衡導致電漿“諧共轉”,使電漿繞太陽轉動的動能或為純引力作用下克卜勒轉動動能的三分之二。電流的箍縮效應形成“超日珥”區,物質密度比周圍大,而溫度低,凝聚出中性顆粒,顆粒做偏心率為三分之一的克卜勒運動,它們相互作用,導致最終在原距離三分之二的近圓形軌道上運動,形成“噴流”。在噴流中顆粒聚集成星子,再聚集為行星,行星形成過程中又重演上述過程便形成衛星。在引力勢能(Mc/r)、臨界速度(U)和中心體(太陽或行星)質量的關係圖中可見帶結構,說明行星和衛星分別在太陽和行星周圍的電漿雲中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