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社會主義》(Film Socialisme)通過本年度嘎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Un Certain Regard)放映的戈達爾新片《電影社會主義》,我們可以領略他依然激進的風格。“一種關注”是專為不知名藝術家準備的非競賽單元
基本介紹
-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Jean Luc Godard
- 主演:Catherine Tanvier ....La mère,Christian Sinniger ....Le père
- 對白語言:法語
- 中文名:《電影社會主義》
- 外文名:Film Socialisme
- 出品時間:2010年
- 製片地區:瑞士/法國
- 類型:劇情
- 片長:97 min
- 上映時間:2010
影片信息,演員表,幕後製作,幕後花絮,精彩看點,
影片信息
◎譯 名 《電影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電影》2010年歐美最新劇情片
◎片 名 Socialism
◎年 代 2010
◎國 家 瑞士/法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法語
◎字 幕 中字
◎IMDB評分 5.6/10 (136 votes)
◎檔案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08 x 336
◎檔案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長 97 min
◎導 演 讓-呂克·戈達爾 Jean Luc Godard
◎主 演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La mère | Catherine Tanvier | ---- |
Le père | Christian Sinniger | ---- |
Otto Goldberg | Jean-Marc Stehlé | ---- |
La chanteuse | 帕蒂·史密斯 | ---- |
Personne de la vraie vie | Robert Maloubier | ---- |
Le philosophe | Alain Badiou | ---- |
Constance | Nadège Beausson-Diagne | ---- |
La journaliste FR3 Regio | 伊莉莎白·維塔利 | ---- |
La3ecameraman FR3 Regio | 伊爾·哈達拉 | ---- |
Lucien | Quentin Grosset | ---- |
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被形容為一部“三個樂章的交響樂”,片中集合了幾位有著不同國家、種族背景的角色。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艘地中海豪華郵輪上,遊輪行經六處著名的歐洲神話故事遺址,其中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希臘、敖德薩、那不勒斯、巴塞隆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說著不同語言的乘客在這裡相遇。主要角色包括一位來自莫斯科警察局的探長,一名出身背景不詳、由孫女陪同的老戰犯,一名上了年紀的法國警察,一位巴勒斯坦大使,一位前聯合國女官員,一名間諜,以及法國哲學家阿蘭·巴丟和美國“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
《電影社會主義》(Film Socialisme)通過本年度嘎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Un Certain Regard)放映的戈達爾新片《電影社會主義》,我們可以領略他依然激進的風格。“一種關注”是專為不知名藝術家準備的非競賽單元。就像藝術界最近開始熱捧一些重要藝術家的晚年作品——最明顯的例子是畢卡索,雷諾瓦其次,達利在未來也有可能加入這股潮流——電影節的圈子裡開始念叨69歲法國導演的最新作品,稱其為大師之作。
同時還風傳這將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在幾周前公布的片段預告里,開片是這樣一句話:“這個可憐的歐洲。他們沒能淨化,反而在腐敗中掙扎。他們未得升華,反而被再次獲勝的自由羞辱。”在戈達爾的電影生涯里,對革命的熱情始終未曾冷卻,從《蔑視》、《狂人皮埃羅》、《周末》的小資產階級反叛,到早期的《小兵》中更加露骨的巴勒斯坦起義,再到上一次在嘎納展映的2004年多集作品《神曲》。
看起來這一次他又要討伐他一直大為不滿的西方世界了,片中可以看到那不勒斯、敖德薩、巴塞隆納(鬥牛)、埃及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吉他手萊尼-凱伊(Lenny Kaye)在片中出現,同時還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
如果這部影片真的是戈達爾的隱退之作,在嘎納這個地方向無數次遭到他的電影突襲的當權勢力做一道別,看起來還是很合適的。1968年5 月,法國的全面暴動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他帶領一群人圍攻電影節,衝上舞台,阻止大幕拉開。《電影社會主義》呈現的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革命,在這其中,英國搖滾樂隊Radiohead*起到的領袖作用不必馬克斯差: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影片已經先於嘎納展映會,在網上公布全片供人免費觀看。
幕後花絮
·本片入圍2010年第63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影片的大部分情節都是隨著一艘地中海郵輪展開,郵輪一路航行,經過埃及、巴勒斯坦、希臘、敖德薩、那不勒斯和巴塞隆納等地,但影片中間的部分卻插入了一個有著兩個孩子的家庭的故事。《電影社會主義》要探討的主題極為寬泛,涉及到戈達爾對電影、語言、戰爭、民主、政治、人性、歷史、現代文明與未來等問題的看法。不過對於對戈達爾來說,影片的另一意義還在於技術層面上的新突破:這是他第一部用高清攝像機拍攝、並完全採用數碼形式發行的影片,也是他首次嘗試拍攝1.78:1的螢幕縱橫比畫面的電影。
《電影社會主義》從開拍起就被認為是電影下載劍指坎城金棕櫚的影片,然而最終卻沒有入選主競賽單元。戈達爾與坎城電影節的關係錯綜複雜,他首次載入坎城的史冊並非因為作品獲獎或放映(實際上,他的早期作品多在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上放映),卻是因為1968年,以他為首的幾位維爾托夫小組成員在坎城電影節期間衝上舞台、拉下大幕,迫使電影節中斷並最終取消。在《精疲力竭》獲得1960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後,直到1980年,坎城才首次接納了他的作品——《人人為己》入圍了當年的主競賽單元。而在此時,他的電影風格已經較早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詩歌、意外、抽象、音樂等成為他影片的重要因素。歷史上,戈達爾先後共6次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除了1980年那次外,還包括1982年的《激情》、1985年的《偵探》、1987年的《華麗的詠嘆》、1990年的《新浪潮》,以及2001年的《愛的禮讚》,但這位改變了電影史的大師卻從來沒拿過金棕櫚獎,甚至連最佳導演之類的獎項也沒有,而這次的《電影社會主義》被安排在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與一幫新人競爭,倒也與他前衛、勇於試驗的精神不謀而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並不是戈達爾的最後一部電影,對於自己的收山之作,戈達爾目前還只想好了片名:再見,語言。
精彩看點
《社會主義電影》原本是一部實驗電影,它結合了虛構故事、圖像資料和一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拍攝鏡頭,是一部難以形容,內容複雜的電影。它分為三部份,介紹一些人物在路上偶然相遇,互相交換一些引述的片段,或是一些隨口而出或發自內心的想法。透過他們的每把聲音,高達從他作為導演的角度與我們講述歐洲以及它今日的面貌。這位電影人以帶著失望和希望的目光,在傳統的電影模式以外製作了這部自由的影片,獻給我們一部擺脫任何強制性規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