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I)(第2版)

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I)(第2版)

《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I)(第2版)》是2019年6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英。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I)(第2版)
  • 作者:王英
  • ISBN:9787111519591
  • 定價:45.0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教材分為“電路基礎”、“電機與控制”二個篇章論述。第1篇電路基礎中有六個章節: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線性電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分析、三相電路分析、一階電路的時域分析、周期性非正弦電路。第2篇電機與控制中有四個章節:磁路、變壓器、電動機、電氣控制。在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講授中,由於各個學科的要求不同,各院校可根據具體的授課學時和專業要求對教材中的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和選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篇電路基礎
第1章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3
1.1電路模型和電路變數3
1.1.1電路的基本概念3
1.1.2電路模型4
1.1.3電路變數5
1.1.4參考方向7
1.2電路基本元件8
1.2.1電阻元件R9
1.2.2電容元件C10
1.2.3電感元件L11
1.2.4獨立電源12
1.2.5受控電源15
1.2.6開路與短路16
1.3基爾霍夫定律17
1.3.1支路、結點和迴路17
1.3.2基爾霍夫的電壓定律和
電流定律18
1.4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21
1.4.1電阻的串聯、並聯等效變換22
1.4.2電阻的Y聯結和△聯結的
等效變換26
1.5電源電路的等效變換30
1.5.1電壓源串聯電路的等效變換30
1.5.2電流源並聯電路的等效變換32
1.6電路中電位的計算34
1.7綜合計算與分析35
小結42
選擇題43
習題45
第2章線性電路的分析方法50
2.1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法50
2.2支路電流法53
2.3結點電壓法54
2.4網孔電流法59
2.5疊加定理61
2.6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64
2.6.1戴維南定理64
2.6.2諾頓定理71
2.7最大功率傳輸定理75
2.8綜合計算與分析76
小結88
選擇題89
習題92
第3章正弦交流電路分析98
3.1正弦函式的相量形式98
3.1.1正弦量98
3.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101
3.1.3複數102
3.2元件伏安特性和基爾霍夫定律
的相量形式105
3.2.1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105
3.2.2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09
3.3阻抗與導納109
3.3.1阻抗與導納基本概念109
3.3.2阻抗串並聯電路110
3.4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117
3.5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119
3.5.1功率120
3.5.2功率因數的提高126
3.5.3最大功率傳輸129
3.6諧振130
3.6.1串聯諧振130
3.6.2並聯諧振133
3.7綜合計算與分析136
小結145
選擇題147
習題151
第4章三相電路分析157
4.1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157
4.1.1對稱三相電源157
4.1.2對稱三相電源的相序157
4.1.3對稱三相電源的聯結158
4.1.4三相負載159
4.2對稱三相電路分析160
4.2.1對稱星形聯結160
4.2.2對稱三角形聯結162
4.2.3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163
4.3對稱三相電路的功率165
4.3.1對稱三相功率的分析165
4.3.2三相電路的功率測量169
4.4不對稱三相電路170
4.5安全用電172
4.5.1電擊與預防172
4.5.2接地與接零173
4.6綜合計算與分析175
小結179
選擇題180
習題182
第5章一階電路的時域分析186
5.1換路定則及初始值187
5.1.1換路定則187
5.1.2初始值189
5.2三要素法192
5.2.1一階電路微分方程的建立192
5.2.2一階電路微分方程的解——
三要素法194
5.3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零狀態
回響和全回響199
5.3.1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199
5.3.2一階電路的零狀態回響205
5.3.3一階電路的全回響208
5.4RC微分電路和積分電路212
5.4.1RC微分電路212
5.4.2RC積分電路213
5.5綜合計算與分析214
小結220
選擇題222
習題225
第6章周期性非正弦電路230
6.1周期函式的傅立葉級數230
6.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
和平均功率231
6.2.1有效值231
6.2.2平均值232
6.2.3平均功率232
6.3周期性非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233
6.4綜合計算與分析234
小結238
選擇題238
習題238
第2篇電動機與控制
第7章磁路243
7.1磁場的基本物理量與磁路定律243
7.1.1磁感應強度243
7.1.2磁通243
7.1.3磁場強度244
7.1.4磁導率244
7.1.5磁通的連續性原理244
7.2磁性材料244
7.2.1磁性材料的主要特性244
7.2.2磁性材料的分類246
7.3磁路的概念及磁路的基本定律247
7.3.1磁路的概念247
7.3.2磁路的基本定律247
7.4直流磁路250
7.5交流磁路與交流鐵心線圈252
7.5.1磁通與電壓的關係252
7.5.2鐵心線圈的功率損耗254
7.5.3交流鐵心線圈的等效電路254
7.6電磁鐵255
7.6.1直流電磁鐵255
7.6.2交流電磁鐵256
7.6.3電磁鐵的套用257
7.7綜合計算與分析257
小結259
思考題260
習題262
第8章變壓器264
8.1變壓器的分類、基本結構及工作
原理264
8.1.1變壓器的分類264
8.1.2變壓器的基本結構264
8.1.3變壓器的工作原理266
8.2變壓器的運行特性270
8.3變壓器的套用271
8.4變壓器使用中的問題274
8.4.1變壓器的額定值275
8.4.2變壓器繞組的極性275
8.4.3小型變壓器的設計與計算276
8.4.4選擇變壓器容量的簡便方法278
8.5綜合計算與分析279
小結282
思考題283
習題285
第9章電動機288
9.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288
9.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290
9.2.1旋轉磁場290
9.2.2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294
9.2.3轉差率295
9.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路分析295
9.3.1定子電路295
9.3.2轉子電路296
9.4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矩與機械
特性297
9.4.1電磁轉矩特性297
9.4.2機械特性298
9.5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制動
和調速301
9.5.1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301
9.5.2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304
9.5.3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305
9.6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型號和技術
數據307
9.7單相異步電動機308
9.7.1單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309
9.7.2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309
9.8電動機的選擇310
9.9控制電機311
9.9.1伺服電動機311
9.9.2測速發電機312
9.9.3步進電動機313
9.10綜合計算與分析313
小結317
思考題319
習題321
第10章電氣控制323
10.1低壓控制電器323
10.1.1刀開關324
10.1.2按鈕324
10.1.3熔斷器326
10.1.4熱繼電器326
10.1.5低壓斷路器327
10.1.6交流接觸器與中間繼電器327
10.2繼電—接觸器控制電路328
10.2.1繼電接觸控制器控制電路圖的
閱讀方法328
10.2.2繼電接觸器控制的基本
電路329
10.3可程式序控制器334
10.3.1可程式序控制器概述334
10.3.2可程式序控制器的組成與性能
指標335
10.3.3可程式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336
10.3.4可程式序控制器的編程
語言337
10.3.5可程式序控制器在電動機控制
中的套用340
小結341
思考題342
習題343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346
參考文獻3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