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是由秦曾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5年3月16日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適用於高等學校非電類專業少學時(總學時約為80學時,其中講授約為60學時)電工學課程,也適用於高職高專及成人高等教育的非電類專業。

該書分為兩篇,上篇(電工技術)是電路—電機(含電機控制)的知識體系,下篇(電子技術)是器件—電路—系統的知識體系。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 作者:秦曾煌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16日
  • 頁數:48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344967
  • 字數:570千字
  • CIP核字號:2014227900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獲得榮譽,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該次修訂再版,凝聚了編者的教學經驗和編寫教材的體會。該教材(第三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礎上,根據正確處理好“繼承與更新”“教與學”“學與用”和“內容多與學時少”四個關係,作了精選、改寫、調整和補充,上篇電工技術改寫了部分章節,下篇電子技術改寫並調整了多處,增加了套用實例與設計。該版在習題中,減少了理論計算題,增加了套用類題;將可程式控制器、可程式邏輯器件、電力電子技術及仿真軟體等新器件和新技術編入該教材。該書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丁繼盛教授審閱,其提出了意見和修改建議。

出版工作

2015年3月16日,《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版式設計
插圖繪製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金春英
許海平
於文燕
余楊
黃建英
王雨
韓剛

內容簡介

該教材分為上下兩篇,共15章,上篇電工技術包括電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磁路和變壓器、電動機、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可程式控制器、工業企業供電與安全用電、電工測量,下篇電子技術包括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模擬量和數字量的轉換。

教材目錄

上篇 電工技術
第1章 電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電路的作用與組成部分
1.2 電路模型
1.3 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1.4 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
1.4.1 電源有載工作
1.4.2 電源開路
1.4.3 電源短路
1.5 基爾霍夫定律
1.5.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5.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6 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1.6.1 電阻的串聯
1.6.2 電阻的並聯
1.7 支路電流法
1.8 疊加定理
1.9 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1.9.1 電壓源模型
1.9.2 電流源模型
1.9.3 電源兩種電路模型之間的等效變換
1.10 戴維寧定理
1.11 電路中電位的計算
1.12 電路的暫態分析
1.12.1 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
1.12.2 儲能元件和換路定則
1.12.3 RC電路的暫態分析
1.12.4 RL 電路的暫態分析
習題
第2章 正弦交流電路
2.1 正弦電壓與電流
2.1.1 頻率與周期
2.1.2 幅值與有效值
2.1.3 初相位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3 單一參數的交流電路
2.3.1 電阻元件的交流電路
2.3.2 電感元件的交流電路
2.3.3 電容元件的交流電路
2.4 電阻、電感與電容元件串聯的交流電路
2.5 阻抗的串聯與並聯
2.5.1 阻抗的串聯
2.5.2 阻抗的並聯
2.6 電路中的諧振
2.6.1 串聯諧振
2.6.2 並聯諧振
2.7 功率因數的提高
2.8 三相電路
2.8.1 三相電壓
2.8.2 三相電路中負載的連線方法
2.8.3 三相功率
2.9 非正弦周期電壓和電流
習題
第3章 磁路和變壓器
3.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3.1.1 磁場的基本物理量
3.1.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3.1.3 磁路的分析方法
3.2 交流鐵心線圈電路
3.3 變壓器
3.3.1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
3.3.2 變壓器的外特性
3.3.3 變壓器的損耗與效率
3.3.4 特殊變壓器
3.3.5 變壓器繞組的極性
3.4 電磁鐵
習題
第4章 電動機
4.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
4.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4.2.1 旋轉磁場
4.2.2 電動機的轉動原理
4.2.3 轉差率
4.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路分析
4.3.1 定子電路
4.3.2 轉子電路
4.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矩與機械特性
4.4.1 轉矩公式
4.4.2 機械特性曲線
4.5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4.5.1 起動性能
4.5.2 起動方法
4.6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4.6.1 變頻調速
4.6.2 變極調速
4.6.3 變轉差率調速
*4.7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4.7.1 能耗制動
4.7.2 反接制動
4.8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
4.9 單相異步電動機
4.9.1 電容分相式異步電動機
4.9.2 罩極式異步電動機
*4.10 直流電動機
*4.11 控制電機
4.11.1 伺服電動機
4.11.2 步進電機
習題
第5章 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
5.1 常用控制電器
5.1.1 組合開關
5.1.2 按鈕
5.1.3 交流接觸器
5.1.4 中間繼電器
5.1.5 熱繼電器
5.1.6 熔斷器
5.1.7 空氣斷路器
5.2 籠型電動機直接起動的控制線路
5.3 籠型電動機正反轉的控制線路
5.4 行程控制
5.5 時間控制
*5.6 套用舉例
5.6.1 加熱爐自動上料控制線路
5.6.2 C620-1型普通車床控制線路
習題
第6章 可程式控制器
6.1 可程式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方式
6.1.1 可程式控制器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6.1.2 可程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6.1.3 可程式控制器的主要技術性能
6.1.4 可程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特點
6.2 可程式控制器的程式編制
6.2.1 可程式控制器的程式語言
6.2.2 可程式控制器的編程原則和方法
6.2.3 可程式控制器的指令系統
*6.3 可程式控制器控制系統設計方法及套用舉例
6.3.1 PLC控制系統設計方法
6.3.2 套用舉例
習題
第7章 工業企業供電與安全用電
7.1 發電、輸電和配電概述
7.2 安全用電
7.2.1 電流對人體的危害
7.2.2 觸電方式
7.2.3 接地和接零
7.3 節約用電
習題
第8章 電工測量
8.1 電工測量儀表的分類
8.2 電工測量儀表的類型
8.2.1 磁電式儀表
8.2.2 電磁式儀表
8.2.3 電動式儀表
8.3 電流的測量
8.4 電壓的測量
8.5 萬用表
8.5.1 磁電式萬用表
8.5.2 數字式萬用表
8.6 功率的測量
8.6.1 單相交流和直流功率的測量
8.6.2 三相功率的測量
8.7 兆歐表
習題
下篇 電子技術
第9章 半導體器件
9.1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9.1.1 本徵半導體
9.1.2 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
9.1.3 PN結及其單嚮導電性
9.2 二極體
9.2.1 基本結構
9.2.2 伏安特性
9.2.3 主要參數
9.3 穩壓二極體
9.4 雙極型電晶體
9.4.1 基本結構
9.4.2 電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9.4.3 特性曲線
9.4.4 主要參數
9.5 光電器件
9.5.1 發光二極體
9.5.2 光電二極體
9.5.3 光電電晶體
習題
第10章 基本放大電路
10.1 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
10.2 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分析
10.2.1 靜態分析
10.2.2 動態分析
10.3 靜態工作點的穩定
10.4 射極輸出器
10.4.1 靜態分析
10.4.2 動態分析
*10.5 差分放大電路
10.5.1 靜態分析
10.5.2 動態分析
10.6 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6.1 對功率放大電路的基本要求
10.6.2 互補對稱放大電路
10.7 場效電晶體及其放大電路
10.7.1 絕緣柵場效電晶體
*10.7.2 場效電晶體放大電路
習題
第11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
11.1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簡單介紹
11.1.1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組成
11.1.2 主要參數
11.1.3 理想運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據
11.2 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
11.2.1 反饋的基本概念
11.2.2 負反饋與正反饋的判別
11.2.3 負反饋的類型
11.2.4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工作性能的影響
*11.2.5 分立元器件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
11.3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運算方面的套用
11.3.1 比例運算
11.3.2 加法運算
11.3.3 減法運算
11.3.4 積分運算
11.3.5 微分運算
11.4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處理方面的套用
*11.4.1 有源濾波器
11.4.2 電壓比較器
11.5 運算放大器在波形產生方面的套用
11.5.1 RC正弦波振盪電路
*11.5.2 矩形波發生器
11.6 使用運算放大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1.6.1 選用元器件
11.6.2 消振
11.6.3 調零
11.6.4 保護
116.6.5 擴大輸出電流
習題
第12章 直流穩壓電源
12.1 整流電路
12.2 濾波器
12.2.1 電容濾波器(C濾波器)
12.2.2 電感電容濾波器(LC濾波器)
12.3 直流穩壓電源
12.3.1 穩壓二極體穩壓電路
12.3.2 集成穩壓電源
*12.4 晶閘管和可控整流電路
12.4.1 晶閘管
12.4.2 可控整流電路
習題
第13章 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
13.1 基本門電路及其組合
13.1.1 邏輯門電路的基本概念
13.1.2 分立元器件基本邏輯門電路
13.1.3 基本邏輯門電路的組合
13.2 TTL門電路
13.2.1 TTL與非門電路
13.2.2 TTL三態輸出與非門電路
13.3 CMOS門電路
13.3.1 CMOS非門電路
13.3.2 CMOS與非門電路
13.3.3 CMOS或非門電路
13.4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
13.4.1 邏輯代數
13.4.2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13.4.3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13.5 加法器
13.5.1 二進制
13.5.2 半加器
13.5.3 全加器
13.6 編碼器
13.6.1 二-十進制編碼器
*13.6.2 優先編碼器
13.7 解碼器和數字顯示
13.7.1 二進制解碼器
13.7.2 二-十進制顯示解碼器
*13.8 套用舉例
13.8.1 故障報警器
13.8.2 水位檢測電路
習題
第14章 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
14.1 雙穩態觸發器
14.1.1 RS觸發器
14.1.2 JK觸發器
14.1.3 D觸發器
14.2 暫存器
14.2.1 數碼暫存器
14.2.2 移位暫存器
14.3 計數器
14.3.1 二進制計數器
14.3.2 十進制計數器
14.4 由555定時器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和無穩態觸發器
14.4.1 555定時器
14.4.2 由555定時器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
14.4.3 由555定時器組成的多諧振盪器
*14.5 套用舉例
14.5.1 數字鐘
14.5.2 四人搶答電路
習題
*第15章 模擬量和數字量的轉換
15.1 數-模轉換器
15.2 模-數轉換器
習題
附錄
附錄A 半導體分立器件型號命名方法
附錄B 半導體集成器件型號命名方法
附錄C 電阻器標稱阻值系列
部分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有配套輔導書——《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
姜三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2-08
978-7-04-047006-2
《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配有數位化資源。

教材特色

該版教材,電工技術部分電路基礎理論和電機套用技術的脈絡更加清晰,電子技術部分有利於學生建立系統的概念,掌握電子技術的理論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每小節的【練習與思考】更具啟發性、概念性、思考性和實用性,每章的習題分為“選擇題”“基本題”和“拓寬題”三個層次,具有靈活性,對教師選留作業和學生自學比較有利。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及各部分內容的基礎點講解清晰透徹;敘述和分析思路清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科學系統性和邏輯性強;文字流暢,簡明易懂,詳略恰當;圖表配合得當,含義明確。

獲得榮譽

2021年9月26日,《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被國家教材委員會授予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二等獎。

作者簡介

秦曾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電工學》教材、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主要奠基人、中國電工教學界泰斗。1924年10月出生於江蘇常熟,於2012年9月18日在哈爾濱逝世。194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電機系,1953年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師資研究生班畢業。自1953年留校任教起,歷任電工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是哈工大電工學課程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