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磁共振原理》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元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磁共振原理
- 作者:徐元植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01日
- 定價:99 元
- ISBN:9787302418795
《電子磁共振原理》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元植。
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由不配對電子的磁矩發源的一種磁共振技術,可用於從定性和定量方面檢測物質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對電子,並探索其周圍環境的結構特性。對自由基而言,軌道磁矩幾乎不起作用,總磁矩的絕大部分(99%以上)的貢獻來自電子自旋,所以電子順磁共振亦稱“電子自旋共振...
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套用於物理...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一九八二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它採用靜磁場和射頻磁場使人體組織成像,在成像過程中,既不用電子離輻射、也不用造影劑就可獲得高對比度的清晰圖像。它能夠從人體分子內部反映出人體器官失常和早期病變。它在很多地方優於X線CT。雖然X-CT解決了人體影像重疊問題,但由於提供...
《電子磁共振原理》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元植。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講解電子磁共振(EMR)的基本原理,包括理論基礎、g張量理論、各向同(異)性的超精細結構、精細結構、弛豫與線型線寬、定量測定、順磁性氣體和無機自由基、過渡族元素離子及其配合物等 10章。附錄中包括 EMR的延伸和拓展介紹,...
所以CT與MRI是截然不同的檢查方法。X線成像是利用人體對X線的選擇性吸收原理,當X線透過人體後在螢光屏上或膠片上形成組織和器官的圖像,CT的成像也與之相仿。CT掃描的過程是由高度準直的X線束環繞人體某一檢查部位作360度的橫斷面掃描的過程。檢查床平移時,X線從不同方向照射病人,穿過人體的X線束因有部分光子被...
基於核磁共振原理而設計的核磁共振波譜儀能夠研究物質的化學位移,以探討價電子對核的禁止作用來分析各種化學基團的存在; 能夠研究物質的自旋一自旋禍合, 以探討各種化學基團的相互作用關係、作用力和空間構型; 能夠測試物質反應的動力學、中和反應以及質子交換反應等;還可以通過對譜線的面積、寬度等的分析以燎解被測...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原子核有自旋運動,在恆定的磁場中,自旋的原子核將繞外加磁場作迴旋轉動, 叫進動(precession)。進動有一定的頻率,它與所加磁場的強度成正比。如在此基礎上再加一個固定頻率的電磁波,並調節外加磁場的強度,使進動頻率與電磁波頻率相同。這時原子核進動與電磁波產生共振,叫核磁共振。核磁...
原理 若產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順磁體中的原子(或離子)磁矩,則稱為順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則稱為核磁共振。若磁矩為鐵磁體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則稱為鐵磁共振。核磁矩比電子磁矩約小3個數量級,故核磁共振的頻率和靈敏度比順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質的磁共振靈敏度又比強磁物質低。從量子力學...
它只和有關核之間的空間距離有關(NOE與有關核間距的六次方冪成反比),而與成鍵電子無關,在原理上不同於其他雙共振技術,它是由於干擾某核時,使與其鄰近的磁核產生有效的弛豫(T₁減小),進而使鄰近磁核譜線強度增加。在NOE實驗中,干擾場H₂的強度遠小於自旋去偶法H₂的強度。樣品中若含有順磁性分子或...
順磁共振一詞有時也包括在廣義的電子自旋共振中。原理 順磁共振信號的產生 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波譜學的一項技術,與核磁共振技術類似,都是研究磁場中磁矩與電磁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不同的是,順磁共振研究的不是原子核的磁矩,而是核外未成對電子的磁矩。依照量子力學理論,電...
具有不同磁性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磁共振。與電子磁性有關的主要有抗磁共振、順磁共振和鐵磁共振。與核磁性有關的有核磁共振。各種磁共振既有共性又各有特性。其共性表現在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類似,而特性則表現在各種共振有其產生的特定條件和不同的微觀機制。與電子有關的磁共振頻率都在微波頻段,...
核磁共振成像注意事項 1. 不能檢查的人群: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體內有磁鐵類物質者,如裝有心臟起搏器、動脈瘤等血管手術後,人工瓣膜,重要器官旁有金屬異物殘留的人群。2. . 檢查前要向技術人員說明以下情況:① 有無手術史;② 有無任何金屬或磁性物質植入體內包括金屬節育環等;③ 有無假牙、電子耳、義眼...
【作者單位】[1]周口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河南周口466000[2]周口師範學院校醫院,河南周口466001 【期 刊】《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49-51,共3頁 【關 鍵 詞】磁共振成像核自旋拉莫爾進動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畫項目(No.2007310024);周口師範學院青年科研基金資助項目(No.ZKNUQN...
電子磁共振原理(英文版)《電子磁共振原理(英文版)》是202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元植、姚加。
磁共振成像原理 利用人體組織中某種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現象,將所得射頻信號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重建出人體某一層面的圖像的診斷技術。又稱核磁共振成像術。英文簡稱MRI。共振成像英文名MagnetieResonanceImaging(簡稱MRI),是繼CT之後醫學影像診斷技術的又一重大進展。它的基本原理來自於1946年美國學者Bloch和Purcell的發現...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在強磁場存在時,某些元素原子核的能量本身所具有的磁性,將其分裂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量子化的能級。電子也具類似的情況。吸收適當頻率的電磁輻射,可在所產生的磁誘導能級間發生躍遷。這種帶核磁性的原子或分子,在磁場中核吸收從低能態向高能態躍遷的兩個能級差的能量所產生的共振譜,可用以測定分子...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音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採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成像原理 CT...
70年代以來,使用強磁場超導核磁共振儀,大大提高了儀器靈敏度,在生物學領域的套用迅速擴展。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儀使得C、N等的核磁共振得到了廣泛套用。計算機解譜技術使複雜譜圖的分析成為可能。測量固體樣品的高分辨技術則是尚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原理 根據量子力學原理,與電子一樣,原子核也具有自旋角動量,其...
磁共振成像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套用,具體是將患者置於特殊的磁場中,利用無線電脈衝的方式激發患者體內的氫原子核產生共振,並且吸收能量。停止射頻脈衝後,患者體內的氫原子核會按照某種特定頻率發射出電信號,將其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電子接收器會捕捉到這些能量信號,然後通過計算機處理獲得影像資料。磁共振成像系統構成...
套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PET scans),或稱之為PET掃描技術的研究,給被試服用不同种放射活性物質(但是很安全),這些物質在腦內被活動的腦細胞吸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利用磁場和射頻波腦內產生脈衝能量,因為脈衝可調諧到不同頻段,使一些原子與磁場偶聯。當磁脈衝被關掉的瞬間,...
例如:德國西門子公司的1.5T超導磁共振掃瞄器具有神經成像組件、血管成像組件、心臟成像組件、體部成像組件、腫瘤程式組件、骨關節及兒童成像組件等。其具有高解析度、磁場均勻、掃描速度快、噪聲相對較小、多方位成像等優點。原理 磁共振(迴旋共振除外)其經典唯象描述是:原子、電子及核都具有角動量,其磁矩與相應的...
核自旋鬆弛是由不配對電子的磁矩發源的一種磁共振技術,是研究化合物或礦物中不成對電子狀態的重要工具,用與定性和定量檢測物質原子或分子中所含的不配對電子,並探索其周圍環境的結構特性。電子順姿共振亦稱電子自旋共振(EPR)。簡介 其基本原理為電子是具有一定質量和帶負電荷的一種基本粒子,它能進行兩種運動:一是...
核磁共振現象來源於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進動。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與電子一樣,也具有自旋角動量,其自旋角動量的具體數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決定,實驗結果顯示,不同類型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也不同:質子數和中子數均為偶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0 質量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半...
同氧結合後轉變為抗磁性,這兩種弱磁性的相互轉變反映了生物體內的氧化還原過程 ,其磁性研究成為生命現象的一種方法;醫學上從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發展到電子順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顯示生物體內順磁物質(如血紅蛋白和自由基等)的分布和變化,此外某些測氧儀利用了順磁性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