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子雙共振(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電子雙共振
- 外文名: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
- 所屬學科:生物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電子–電子雙共振(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電子–電子雙共振(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用於確定電子自旋之間距離的實驗技術。在共振腔內提供頻率不同的兩種微波:“觀察”微波和“泵浦”微波,前者在不飽和功率下用於觀察電子自旋共振譜線強度的變化,後者在飽和功率下使與精細結構有關的電子自旋共振譜線達到飽和,...
雙共振,指同一體系中的兩個不同的共振核都被激發起來的現象。雙共振的研究,可在普通共振基礎上更深入地了解體系能級間的相互作用;簡化共振觀察程式,提高分析能力,並增強檢測弱共振信號的靈敏度等。簡介 一般所說的雙共振技術包括電子一核雙共振(ENDOR)和電子一電子雙共振(ELDOR),這裡僅介紹電子一核雙共振實驗...
電子雙共振譜[學]電子雙共振譜[學](electron double resonance spectroscopy,ELDORS)是1993年公布的電子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電子學名詞》
電子核子雙共振譜[學]電子核子雙共振譜[學](electron nuclear double resonance spectroscopy)是1993年發布的電子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電子學名詞》第一版。
稱為磁雙共振。解釋 如可利用同一物質中的一種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來影響和探測另一種核的核磁共振,稱為核–核磁雙共振;可利用同一物質中的核磁共振來影響和探測電子自旋共振,稱為電子–核磁雙共振;也可利用光泵技術來探測其他磁共振(如核磁共振或順磁共振),稱為光磁雙共振或光測磁共振。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現象。其意義上較廣,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或稱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此外,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原理與套用》是一本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吉虎,杜江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的研究生基礎課系列教材中的交叉學科分冊,也是基於電子自旋的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等學科交叉的一本專著。全書共8章,第1~5章分別是電子順磁共振波譜的基本原理、譜儀原理、...
利用磁共振分析固態物質結構及其動態過程的方法。磁共振是指固體在一定磁場作用下其原子或原子核所產生的共振吸收現象。磁共振 磁共振指固體在恆定磁場和高頻磁場同時作用下,當恆定磁場與高頻磁場的頻率滿足一定條件時,該固體對高頻電磁場的共振吸收現象。具有不同磁性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磁共振。與電...
第10章 過渡族元素離子及其配合物的電子磁共振波譜 第11章 譜儀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 第12章 雙共振波譜 第13章 脈衝激發的電子磁共振波譜 第14章 電子磁共振成像 第15章 固體催化劑及其催化體系中的電子磁共振波譜 第16章 電子磁共振在醫學和生物學中的套用 第17章 電子磁共振在相關領域中的套用簡介 ...
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是研究自由基化學和過渡金屬絡合物化學的重要工具,近三十年來已在物理、化學、生物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廣泛的套用.本書主要介紹電子自旋共振波譜的基本理論.全書共分八章和一個附錄,內容包括溶液自由基、固體自由基、三重態、過渡金屬離子的ESR弛豫理論、電子-核雙共振技術及氣相電子共振波譜等.本書...
《核磁共振導論(第2版)》主要內容有:電子自旋共振;超精細結構;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方法;波譜特性:譜線寬度與各向異性;動態過程;三重態;過渡金屬複合物;雙共振技術;自旋-自旋耦合;核磁共振實驗方法;動態核磁共振波譜;其它原子核頻譜:13C,19F以及31P等內容。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電磁...
電子-核雙共振 電子-核雙共振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將電子自旋共振與核磁共振結合的共振波譜法。適用於測定生物分子結構中特殊類型的核是否與自由基相互作用。出處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電子-核雙共振譜 電子-核雙共振譜(electron-nuclear double resonance spectrum)是2011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材料科學技術名詞,出自《材料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定義 在恆定(直流)磁場下,探測物質中電子與原子核對高頻(微波)磁場能量共振吸收隨頻率變化關係的技術。出處 《材料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 ...
動態核極化(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 簡稱DNP)是一種電子一核的雙共振技術, 利用固體內微量順磁中心, 在強磁場下用微波激發自由電子躍遷,通過自由電子與核的相互作用, 使相關核的自旋能級分布發生極化,使核自旋能級粒子數之差Δn大大增加。因此使NMR信號強度也大大增加。 這裡所謂的動態極化,就是指微波輻照...
20世紀60年代發展的脈衝輻解技術,能直接觀察激發態分子、離子、自由基和陷落電子等活性粒子,測定絕對反應速率常數,是輻射化學初級過程動力學等基礎研究的主要手段。電子自旋共振譜是測定自由基結構濃度等信息的最常用的手段,而電子-核雙共振技術可提供超精細分裂的信息,把螢光譜和電子自旋共振譜技術結合起來,已成功地...
6·2電子的自旋和磁矩 6·3斯特恩-格拉赫實驗 6·4精細結構 *6·5蘭姆位移 *附錄Ⅵ 用非相對論物理求自旋-軌道耦合能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磁場中的原子 7·1電子自旋共振 7·2塞曼效應 *7·3雙共振與光抽運(光泵)7·4光學躍遷的一般規律 7·5譜線寬度與形狀 *7·6超精細結構 *附錄Ⅶ 核自旋與磁矩...
五、共振增強多光子電離光譜 5.4 高分辨雷射光譜學方法和技術 一、飽和吸收光譜 二、偏振光譜 三、多光子吸收光譜 四、超聲射流分子束光譜 五、雷射泵浦雙共振 六、時間分辨雷射光譜 5.5 同步輻射技術 一、同步輻射光源 二、同步輻射特點 三、原子分子物理實驗站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電子能譜學和電子動量譜學 6....
.採用課題組獨立設計的液芯光纖內共振拉曼、紅外-可見雙共振拉曼和fs,原子力顯微鏡等技術。研究類胡蘿蔔素分子結構有序性對其性能的影響,包括對吸收,散射,電子態,振動態,能級,壽命,光能轉移,導電電阻等影響;研究環境對π電子離域的影響;研究獲得高有序性類胡蘿蔔素分子的方法。結題摘要 該項研究出色完成...
可調諧染料雷射器出現之後,又能用光激發的方法研究電子激發分子的一系列振動和轉動能級。還有一種間接的光激發叫光解激發。它是用適當波長的光照射分子使其中某一鍵斷裂,使過程中的能量再分配,斷裂後的產物可能獲得激發。光激發具有很好的選擇性,而且過程容易控制,主要用於螢光光譜實驗(見固體發光)、雙共振實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