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線上協調最佳化研究

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線上協調最佳化研究

《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線上協調最佳化研究》是2020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淼。本書主要針對影響我國電網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的低頻振盪現象進行研究。低頻振盪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威脅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會使電力系統崩潰,發生電網事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線上協調最佳化研究
  • 作者:於淼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ISBN:97875130719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針對目前影響我國電網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的低頻振盪現象進行研究。低頻振盪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威脅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會使電力系統崩潰,發生電網事故。此外,電力系統廣域信號的傳輸存在通信時滯,時滯會影響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器的設計和協調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控制器的種類和數量在隨著電網複雜性的提高而增加,不同控制器之間存在的互動作用有可能不利於電力系統的控制性能,這樣便會使電力系統變得較為脆弱。因此,本書主要圍繞未考慮時滯的電力系統阻尼控制、考慮時滯的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以及各控制器間的線上協調控制三個科學問題進行研究,並對未來新能源接入電網後低頻振盪問題中可能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展望,為相關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研究新思路。

圖書目錄

第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意義
1. 2 國內外發展狀況
1. 2. 1 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研究現狀
1. 2. 2 考慮時滯因素的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研究現狀
1. 2. 3 多阻尼控制器參數線上協調控制研究現狀
1. 3 本章小結
第2 章 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
2. 1 系統模型與基本理論
2. 1. 1 多干擾環境電力系統模型建立
2. 1. 2 基本理論
2. 2 基於疊代辨識方法的廣域阻尼控制器設計
2. 2. 1 廣域阻尼控制器性能改善的計算方法
2. 2. 2 電力系統穩定條件
2. 2. 3 基於疊代辨識方法的廣域阻尼控制器設計步驟
2. 3 算法收斂性分析
2. 3. 1 系統模型狀態空間模型
2. 3. 2 疊代辨識算法收斂性基本思想
2. 3. 3 收斂性定理
2. 4 四機兩區域系統算例驗證
2. 4. 1 電力系統辨識參數
2. 4. 2 辨識電力系統模型與初始給定對象模型伯德圖
2. 4. 3 電力系統階躍回響
2. 4. 4 電力系統轉子角振盪曲線
2. 4. 5 Vinnicombe 距離動態關係曲線
2. 5 本章小結
第3 章 考慮時滯因素的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
3. 1 系統模型與穩定性判據
3. 1. 1 電力系統真實模型
3. 1. 2 電力系統辨識模型
3. 1. 3 閉環穩定性判據
3. 2 考慮時滯因素的疊代辨識方法與廣域阻尼控制器設計
3. 2. 1 時滯狀態反饋控制器和反饋增益矩陣的設計
3. 2. 2 時滯廣域阻尼控制器設計
3. 3 收斂性分析
3. 3. 1 相關引理
3. 3. 2 考慮時滯疊代辨識算法收斂性證明
3. 3. 3 基於 Q 因子的疊代辨識算法收斂速度分析
3. 3. 4 收斂速度仿真
3. 4 四機兩區域系統算例驗證
3. 4. 1 辨識結果
3. 4. 2 Vinnicombe 距離分析
3. 4. 3 伯德圖分析
3. 4. 4 辨識模型的開環階躍回響分析
3. 4. 5 電力系統辨識模型的閉環階躍回響分析
3. 4. 6 考慮時滯閉環回響對比分析
3. 4. 7 不同時滯下有功功率和轉子角振盪曲線
3. 4. 8 阻尼比分析
3. 5
本章小結
第4 章 多阻尼控制器參數線上協調最佳化
4. 1 線上協調控制模型建立
4. 2 球域結構人工免疫算法
4. 2. 1 算法步驟
4. 2. 2 親和度
4. 3 四機兩區域系統算例驗證
4. 3. 1 控制器參數線上協調結果
4. 3. 2 算法性能指標及親和度
4. 3. 3 線上協調控制模型的輸出回響
4. 3. 4 四機兩區域系統轉子角及功率振盪曲線
4. 4 本章小結
第5 章 RTDS 實驗
5. 1 RTDS 實驗設備及實驗流程
5. 1. 1 RTDS 實驗設備
5. 1. 2 RTDS 實驗流程
5. 2 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 RTDS 實驗
5. 2. 1 電力系統辨識參數
5. 2. 2 電力系統辨識模型與初始給定對象模型伯德圖
5. 2. 3 Vinnicombe 距離動態關係曲線
5. 3 考慮時滯的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 RTDS 實驗
5. 4 多阻尼控制器的參數線上協調最佳化 RTDS 實驗
5. 4. 1 控制器參數線上協調結果
5. 4. 2 算法性能指標及親和度
5. 4. 3 線上協調控制模型的輸出回響
5. 4. 4 雲南—廣東區域系統轉子角及功率振盪曲線
5. 5 本章小結
第6 章 結論與展望
6. 1 結論
6. 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於淼,北京建築大學機電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碩士生導師,副教授。2020年獲北京建築大學“建大英才”稱號,IEEE PES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員,北美華人電力協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工學科函審專家。主要從事城市電網的分析與控制、辨識與智慧型控制理論及套用、新能源發電與併網控制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2010年7月碩博連讀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2012年11月從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套用電子技術系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2019年3月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電氣與計算科學學院公派訪問學者,清華大學電力系統機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並曾訪問香港大學、台灣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曾作為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擔任國核心心期刊《可再生能源》雜誌編委以及國內外自動化和電氣期刊和國際會議特約審稿人。近五年來以作者身份發表SCI、EI、核心期刊科學論文30餘篇,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10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並參與了日本北海道函館、澳大利亞珀斯、馬來西亞馬六甲、義大利羅馬、美國波特蘭等多個國際學術會議及重要項目的組織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