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競爭》是200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讓·雅克·拉豐。
基本介紹
- 書名:電信競爭
- 作者:讓·雅克·拉豐
- ISBN:9787115092847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09-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於電信改革和競爭的深思熟慮之作,書中關於電信管制、市場開放、定價、網間互聯和普遍服務等問題的分析,具有獨特、新穎而又富有啟發性的見解。該書不但對已開發國家中已進行的電信改革從競爭與管制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討論,而且從經濟學理論的角度對電信領域中改革與競爭的焦點問題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本書的內容將從經濟理論上為中國電信業在改革、發展、競爭及有效管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引言
1.1.1 激勵性改革
1.1.2 自由化
1.2 電信產業概述
1.3 規制改革
1.3.1 美國1996年的《電信法》
1.3.1.1 市話市場的進入
1.3.1.2 互聯協定
1.3.1.3 RBOC進入長途業務的名單
1.3.1.4 普遍服務
1.3.2 其他國家的改革:英國、紐西蘭和歐洲
1.3.2.1 英國
1.3.2.2 紐西蘭
1.3.2.3 歐洲
第2章 激勵性規制
2.1 經濟學原理:以業績為基礎的規制
2.1.1 以業績為基礎的規制的基本原理
2.1.1.1 一個採購實例
2.1.1.2 激勵,還是提取租金
2.1.1.3 沒有一種萬能的模式
2.1.1.4 為什麼尋租是有成本的
2.1.1.5 市場競爭和監控使高效能激勵方案得以實施
2.1.1.6 有多少業績需要衡量
2.1.2 制約激勵效能的三個因素
2.1.2.1 關心質量
2.1.2.2 規掉承諾
2.1.2.3 規制俘虜
2.2 經濟學原理:對客戶服務的定價
2.2.1 Ramsey-Boiteux定價和市場法則
2.2.1.1 Ramsey-Boiteux定價
2.2.1.2 Ramsey-Boiteux定價與激勵性規制
2.2.2 最高限價
2.2.3 進一步的解釋與修正
2.2.3.1 跨時段問題
2.2.3.2 非線性定價
2.2.3.3 外部性
2.2.4 制約Ramsey定價法使用的四個因素
2.2.4.1 重新分配所關注的問題
2.2.4.2 規制俘虜
2.2.4.3 公共事業部門的機會主義與非歧視規則
2.2.4.4 單一成本回收方法與預算劃分
2.2.5 結構性分離和對獨立擁有的基礎設施的接入定價
2.3 實踐方面的問題
2.3.1 從回報率規制到最高限價規制
2.3.1.1 回報率規制和審查程式
2.3.1.2 最高限價規制
2.3.2 最高限價實踐中的困難
2.3.3 信息不完全條件下的權值設定
第3章 基礎設施和單向接入:理論
3.1 背景
3.2 經濟學原理
3.2.1 成本補償問題
3.2.2 有效接入定價:公平的競技場
3.2.3 套用
3.2.3.1 套用實例1:零售市場中的三級價格歧視(基於彈性的接入定價)
3.2.3.2 套用實例2:價值創造與業務搶奪進入的影響(基於交叉彈性的接入定價)
3.2.3.3 套用實例3:零售市場的二級價格歧視
3.2.3.4 套用實例4:負荷高峰期的接入定價
3.2.4 接入加成還是徵收零售稅
3.2.5 與有效成分定價規則的聯繫
3.2.6 小結
3.3 理論的提煉:互聯資費缺少工具和多重目標
3.3.1 進入者的市場勢力
3.3.1.1 有利可圖的進入
3.3.1.2 無利潤的進入
3.3.2 市場繞道和網路重複建設
3.3.2.1 市場繞道
3.3.2.2 網路重複建設
3.3.3 接入資費和成本最小化激勵
3.3.3.1 最小化瓶頸成本的激勵因素
3.3.3.2 競爭領域成本最小化的激勵因素
3.4 與Ramsey接入定價法相關的兩個特殊考慮及一些常見的誤解
3.4.1 信息需求
3.4.2 有關“公平非歧視”接入價格的爭論
第4章 基礎設施和單向接入:政策
4.1 有關接入政策設計的一般性問題
4.1.1 自由化與放鬆規制帶來的資產侵吞
4.1.2 各類服務的界定
4.1.3 信息需求和規則執行的監督
4.2 追溯基於成本的接入定價
4.3 已規制部分和放鬆規制的部分:交叉補貼問題
4.3.1 理論的上爭論
4.3.2 案例
4.3.2.1 會計成本的分配
4.3.2.2 管理成本的分配
4.3.3 能夠阻止交叉補貼嗎
4.3.3.1 與非相關生產廠商所售類似設備的價格進行對比
4.3.3.2 與將同樣設備賣給外部買主的價格進行對比
4.4 基於前瞻性成本的接入定價法
4.4.1 LRIC的度量
4.4.1.1 有關設備成本的知識
4.4.1.2 網路元素使用情況的預測
4.4.1.3 對技術進步速度的預測
4.4.1.4 規制上的資產侵吞
4.4.2 共同成本、加成和放鬆規制的資產侵吞
4.5 基於成本的接入價格與排他性
4.5.1 理論上的爭辯
4.5.2 排他性行為的實例
4.5.3 排他性危害效率嗎
4.6 有效成份定價規則及其套用
4.6.1 理論上的辯論
4.6.2 一個套用實例
4.7 總體最高限價
4.8 總體最高限價和排他性行為的動機
第5章 多瓶頸與雙向接入
5.1 背景
5.2 非合作接入定價的無效性
5.3 批發協定真的促進零售合謀?與專利合營的比較
5.4 在電信業雙向接入定價中的套用
5.4.1 內生邊際成本
5.4.2 網路競爭
5.5 高接入資費不會助長合謀的四個理由
5.5.1 通過擴大市場份額逃避接入稅
5.5.2 非線性定價
5.5.3 基於終接的價格歧視
5.5.4 接聽方補貼
5.6 分項租用和基於設備的進入
5.6.1 基於分項租用的進入
5.6.2 基於設備的進入
5.6.2.1 沒有基於終接的價格歧視
5.6.2.2 基於終接的價格歧視
5.7 其他政策
5.7.1 被叫方付費
5.7.2 多條終接線路
第6章 普遍服務
6.1 新範式的必要性
6.2 普遍服務的基礎
6.2.1 稅收規制的負面效應
6.2.2 贊成間接稅的觀點
6.2.2.1 不均等來源的不完全觀察
6.2.2.2 消費外部性
6.2.2.3 其他因素
6.3 美國1996年《電信法》及普遍服務義務
6.3.1 現有方案
6.3.2 改革項目
6.3.2.1 使用代理模型確定普遍服務補貼優惠
6.3.3 一些困難
6.3.3.1 影響代理模型的常見問題
6.3.3.2 技術成本和機會成本之間的區別
6.3.3.3 定義地理區域
6.4 普遍服務的拍賣
6.4.1 現行的方案
6.4.1.1 GTE的方案
6.4.2 市場上的競爭的收益
6.4.3 一些進一步的困難
6.4.3.1 歷史原因形成的不對稱
6.4.3.2 由不基於設備的進入者提供普遍服務
6.4.3.3 缺少組合式拍賣
第7章 結論
7.1 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電話
7.1.1 寬頻接入
7.1.2 商用網際網路的互聯
7.2 規制制度
7.2.1 不確定性因素:創新、融合、運營商的多元化及全球化
7.2.2 規制制度的結構:理論性思考
7.2.2.1 一個與多個規制者
7.2.2.2 聯邦規制和州規制
7.2.3 競爭政策與規制政策的比較
7.2.3.1 走向規制消亡
術語表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