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茲蘭學習層次(Razi‘an’s learning hierarchy)亦稱“學習進化層次”,由心理學家雷茲蘭於1971年提出。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水平,有四種主要的學習方式,每種方式又包含幾種不同的學習。
(1)反應性學習;(2)聯結性學習;(3)整合性學習;(4)象徵性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茲蘭學習層次
- 外文名:Razi‘an’s learning hierarchy
- 別名:學習進化層次
- 所屬學科:心理學
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水平,有四種主要的學習方式,每種方式又包含幾種不同的學習。
(1)反應性學習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學習,包括習慣化與敏感化兩種類型。
(2)聯結性學習
包括三種:①抑制性條件作用,即學會不重複被懲罰的動作,這是聯結性學習的初級形式,可在腔腸動物中得到證實;②經典條件作用,蚯蚓等簡單動物中就可產生這類學習;③工具性或操作條件作用,可首先見於低等脊椎動物中。
(3)整合性學習
雷茲蘭認為,該水平的學習較重要,是一種把各種感覺結合為單一的知覺性刺激的過程。包括三種:①感覺前條件作用,即s—S學習;②完形作用,學習對兩種或多種感覺結合起來反應,將複合刺激中的一些特定模式分化出來,而不是對複合刺激中的個別刺激進行反應;③推斷學習,即客體永久性觀念的運用,與預期學習相似。
(4)象徵性學習
這是一種思維水平的學習,這類學習主要為人類所特有,包括符號學習、語言學習和邏輯學習三個階段,即從簡單的詞到簡單的斷言再到命題的連貫語句。雷茲蘭認為,漸趨複雜的各種類型的學習是隨著神經系統的進化而產生的,每種學習類型與其進化階段相聯繫。只有當有機體進化到較高階段時,才能進行比較複雜的學習,同時複雜的學習是由低於它的較簡單的類型進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