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臘梅

雷臘梅, 女 ,出生年月: 1974年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臘梅
  • 國籍:中國
  • 職業:副教授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人物簡介,學習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論文,

人物簡介

雷臘梅, 女 ,出生年月: 1974年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

學習經歷

199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同年7月進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實習員,1998考取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於2004年獲得該所環境科學的博士學位,同年進入暨南大學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工作

研究方向

現主要從事藻類生物學、水環境監測及毒理學方面的研究。

主要論文

1) 肖利娟,韓博平,林秋奇,雷臘梅。HA1絮凝劑在供水水庫水華應急處理中的套用研究。環境科學, 2007, 28(10): 2192-2197(通訊作者)
2) 雷臘梅,宋立榮,歐丹雲,韓博平。營養條件對水華藍藻銅綠微囊藻的胞外多糖產生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46(3): 84-87
3) 雷臘梅,韓博平,宋立榮。時間分辨螢光免疫一步法檢測微囊藻毒素的研究環境科學。2007,28(4):872-875
4) 雷臘梅,宋立榮,韓博平。微囊藻毒素LR誘導L-02細胞發生凋亡。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6,26(4):386-389
5) 雷臘梅,宋立榮。微囊藻毒素LR誘導細胞毒性機制研究的細胞模型建立。水生生物學報,2006,30(4):408-412
6) 雷臘梅,宋立榮,韓博平。微囊藻毒素LR誘導無DNA片斷化的細胞凋亡。熱帶醫學雜誌,2006,6(7):749-751
7) 雷臘梅,宋立榮。微囊藻毒素LR對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5,25(5):565-567
8) 雷臘梅,甘南琴,張小明,宋立榮。三種檢測微囊藻毒素的ELISA方法比較研究。高技術通訊,2004,7:89-92
9) La-Mei Lei, Ying-Song Wu, Nan-Qin Gan, Li-Rong Song. A ELISA-like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for microcystin detection,Clin. Chim. Acta, 2004, 348:177-180
10) Lei LM, Song L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for UDPGlc Dehydrogenase from the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DCS,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4, 46(11): 1373-1382
11) 雷臘梅,甘南琴,宋立榮。一種快速提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水生生物學報, 2003, 27(5): 468-471
12) 雷臘梅,宋立榮。微囊藻及其毒素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自然科學進展, 2002, 2(4):350-355
13) 雷臘梅,宋立榮等。銅銹微囊藻兩種表型的生長生理特性及毒素組成比較分析。水生生物學報,2001, 25(3):205-209
14) 何國全,雷臘梅,韓博平。南亞熱帶河流型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的季節變化:以廣東飛來峽水庫為例。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06, 14(3): 183-189
15) 趙孟緒,雷臘梅,韓博平。亞熱帶水庫浮游植物群落季節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湯溪水庫為例。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05, 13(5): 386-392
17
16) 韓志國,雷臘梅,韓博平。角毛藻光合作用對連續強光照射的動態回響。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06, 14(1): 7-13
17) 宋立榮,雷臘梅等。滇池水華藍藻銅銹微囊藻和綠色微囊藻的生長生理特性及毒素分析。水生生物學報,1999, 23(5): 402-408
18) 宋立榮,雷臘梅等。藍藻水華的發生和危害機理研究,許厚澤等主編,長江流域洪澇災害與科技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 999, 313-317
19) 宋立榮,雷臘梅等。我國有毒藍藻水華和毒素研究。 中國藻類學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243-2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