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2年3月4日,雷沙德·卡普欽斯基生於
波蘭第二共和國東部的平斯克(現屬白俄羅斯)的一個教師之家。平斯克的多元文化和貧窮影響了卡普欽斯基的一生。
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平斯克由蘇軍占領。不久之後,還在念國小的卡普欽斯基一家遷往華沙。
1948年,卡普欽斯基加入了波蘭青年聯盟,執政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外圍組織,並且在自己所在的小組擔任領導。
1950年,卡普欽斯基高中畢業,那時已經開始寫詩。他的詩歌最早發表在1949年的《今天與明天》雜誌上,並引起了《青年旗幟報》文化版編輯的注意,由此成為這份報紙的通訊員,得到了採訪作家的機會。
1950年10月,卡普欽斯基進入華沙大學語言文學系學習,1952年轉到了歷史系,直到1956年畢業。
1951年8月,卡普欽斯基參加了東柏林舉辦的青年節(Youth Festival),據信這是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
1952年,卡普欽斯基跟醫科學生阿麗茨婭結婚。同年,成為
統一工人黨的預備黨員。次年成為正式黨員。
1955年,為《青年旗幟報》撰寫的報導《這也是諾瓦·胡達的真實情況》,獲得波蘭政府頒發的“卓越貢獻金質獎章”。
1956年,東歐發生了
波茲南事件和匈牙利起義,卡普欽斯基獲得了出國採訪的資格,目的地印度。1957年秋天,卡普欽斯基再次得到出國採訪的機會,這次的目的地是正值“百花齊放”的中國。
1958年初,卡普欽斯基被調到波蘭通訊社工作,負責遠東事務,後成為
波蘭通訊社(PAP)駐非洲的唯一記者。十個月後,他加入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在1957年創辦的《政治》周刊,成為報導國內新聞的記者。
1975年,卡普欽斯基在安哥拉內戰時期走訪該國,並於1976年出版描寫安哥拉內戰的《生命中的另一天》。
1978年,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皇帝》(Cesarz),記錄了衣索比亞最後一個皇帝海爾·塞拉西在衣索比亞統治的衰落史以及皇帝被推翻後的生活。
1982年,出版《伊朗王中王》(Szachinszach),記錄了1979年推翻巴列維國王的伊朗伊斯蘭革命。
2007年1月23日,雷沙德·卡普欽斯基因心臟病發作在華沙一家醫院去世,終年74歲。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別 | 創作時間 |
---|
《生命中的另一天》 | 報告文學 | 1976年 |
《皇帝:一個獨裁政權的傾覆》 | 長篇報告文學 | 1978年 |
| 報告文學 | 1978年 |
《伊朗王中王》 | 報告文學 | 1982年 |
《帝國》 | 報告文學 | 1993年 |
《太陽的陰影》 | 報告文學 | 1998年 |
| 散文集 | 2004年 |
以上參考:
創作特點
主題
卡普欽斯基賴以成名的書,大多與獨裁者被推翻的過程有關,比如1978年出版的《皇帝》,關於極權統治了埃塞爾比亞40多年的海爾·塞拉西;還有1982年出版的《王中王》,關於伊朗最後的王族和1979年伊斯蘭教革命興起背後的故事,從中帶出伊朗老百姓的生活和思維。當年在卡普欽斯基的家鄉,這些書籍被視為隱射反思波蘭專制政治社會的現狀和困局,而贏得許多讀者的擁護。
卡普欽斯基的書,含有很強的政治寓言,雖然主角表面上看來是獨裁者和體制,但其精髓是民間的生活面貌。書中有景、有人、有故事、有觀察反思,交織著歷史、時事、和日常生活的平淡及衝突起伏,讓讀者在翻閱異地的同時,又思索自身所處之地的對照和關聯。能夠將這么多的元素串聯在遊記里,記者這個職業背景是重要因素之一。這個職業除了強調不懈發問、多方印證、邏輯思考、資料梳理分析等,也給了作者一個身份,去接觸當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從最高的領導者到最底層的老百姓,進而豐富了遊歷的層次和多元性。
風格
卡普欽斯基是個不做採訪筆記的記者,而是靠記憶寫作,這與小說寫作的方法並無不同。卡普欽斯基做記者時,隨身帶兩本筆記,一本平鋪直敘,按訊息寫,隨即以電訊發回國內;另一本則記所思所感,夾敘夾議,用作將來寫書的素材。卡普欽斯基的游與寫,是經過嚴謹的考察、採訪、重訪,累積而來的旅遊文學。他的文字帶著濃厚報導風格之餘,又充滿寓言、創意、色彩豐富。在他的“遊記”里,透過一次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通過與官員、老百姓、乃至邊緣人物一次次對話問答,拼湊出一幅幅鮮活的當下社會寫照。
雷沙德·卡普欽斯基涉獵多種文學體裁,如回憶錄、旅行隨筆、散文、話劇等等,他生動地把新聞和藝術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內容涉及歷史、政治、軍事、國際關係與文化等等。“必須親身經歷這一切”是他與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旅行採訪本身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他的足跡遍布60多個國家,縱橫60餘載,他生前說,作為記者,首先要具備五種特質:親臨、觀察、聆聽、參與、思考,然後才是寫作,再嚴格的作家恐怕也做不到這樣,既然做不到,當然不可能創造出雷沙德·卡普欽斯基一樣的作品;其次,記者的責任感和敏感、洞察力和表達力也恐怕是他的獨門秘笈。他用寫作的手法把新聞報導變得生動有趣,他又用新聞報導的手法把文學的語言和故事變得真實深刻。常常,他從表面跡象入手,將本質提煉出來。他總在用記者的目光,探索許多學說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背後的歷史淵源。與眾不同的描述和思考令他在同行中獨一無二,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養讓他集權威與魅力於一身。
人物評價
“人類痛苦的見證人,也是人民希望的見證人”。——
波蘭議會卡普欽斯基抵得上一千個唯唯諾諾、耽於幻想的平庸作家。由於他成功地把新聞和藝術緊緊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我們得以窺見他常說的那種難以言傳的真實戰爭畫面。—— 英國著名記者薩·魯史迪艾
當我們孩子的孩子想去了解20世紀晚期的殘酷時,他們就應該去閱讀和研究卡普欽斯基。——
《華爾街日報》他(卡普欽斯基)是一個用眼睛感覺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們腦海中的是一個詩人帶給我們的超現實的縈繞不去的景象。因為一些奇怪的、不適宜的命運糾纏,這個詩人最終成了記者。——美國《金融時報》
卡普欽斯基是一個迷人的嚮導。他集無限的耐力、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養於一身,是閃爍著寓言和新光澤的作家。——《
紐約時報》
卡普欽斯基的文筆精練適度,絲毫不見憤世嫉俗,體現了文學的力量和視野。——《波士頓環球周報》
“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一位高尚的人,是一位不知疲倦、筆耕不輟的人”。——波蘭女詩人維耶斯瓦娃·西姆波爾斯卡
人物爭議
卡普欽斯基去世,質疑者開始紛紛出動。其中,著名的英國調查記者,任路透社、BBC、《金融時報》駐非洲記者長達6 年的米赫拉·羅恩(Michela Wrong)寫道:“對於諸如種族隔離、愛滋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那樣構成非洲歷史的事情,他(卡普欽斯基)看似動動嘴皮子,其實卻保持著令人吃驚的沉默。”約翰·賴爾(JohnRyle)在《泰晤士報文學副刊》中寫道:“他的名譽式微,不少非洲讀者、非洲問題學者以及那些懷疑他對事實添油加醋的記者們都開始有所察覺。”最大的聲音來自肯亞作家賽亞凡加·瓦奈納(Binyavanga Wainaina),他直接將卡普欽斯基描述為“一個騙子及一個意義深遠而危險的種族主義分子”。而多莫斯瓦夫斯基則認為:“他不知道自己逾越了新聞與文學之間的界限,我認為他的書精彩而珍貴。可說到底,它們應被歸入小說。”
2007年5月21日出版的波蘭版《新聞周刊》刊出封面專題,列舉當年的秘密警察檔案,指認卡普欽斯基曾在1967-1972年間,為波蘭的秘密警察系統效力。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卡普欽斯基作為波蘭通訊社(PAP)駐非洲的唯一記者,在頻發的政變和革命中,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迅速成長為政治報告文學的大師,先後出版了關於衣索比亞革命的長篇報告文學《皇帝》(1978),關於巴列維的《伊朗王中王》(1981),以及描寫安哥拉內戰的《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等。他多年的朋友和同事厄內斯特·斯卡爾斯基(Ernest Skalski)說:“卡普欽斯基不得不這么做,如果他不同意,就寫不出他那些書,那也就不會有卡普欽斯基了。”
人物紀念
2010年4月21日,由波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共同主辦的“記者中的詩人”——紀念波蘭著名戰地記者、報告文學家、評論家、詩人、攝影家、作家雷沙德·卡普欽斯基生平創作圖片展在北外東院主樓三層北側走廊舉行。此次展覽以圖片展板的形式展示了他的生平以及一生的許多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