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琴斯基定理

雷布琴斯基定理是1955年波蘭學者T. M.雷布琴斯基補充赫克歇爾—俄林貿易理論而提出的觀點。即當一項生產要素增長,則密集使用該要素的產品也將增長,而也就必然伴隨另一產品的絕對萎縮。這一個定理需要的假設是商品和要素的相對價格不變。設A國整個國民經濟只有兩大部門:食品工業(勞動密集)和鋼鐵工業(資本密集)。

如果只是人口增長,資本積累並未擴大,這時A國的經濟成長及其對貿易的影響將如何?1955年雷布琴斯基在題為《要素稟賦與商品相對價格》一文中提出雷布琴斯基定理,以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假定相對地多用那增長要素的產品是一項出口品,則其貿易條件將惡化;反之,如該產品是一項進口品,則其貿易條件將獲得改善。國內邊際消費傾向雖會發生影響,但不可能使上述結論逆轉。此定理被西方學術界用來研究經濟成長問題及其對貿易的影響,但困這些研究只將一國的巨觀經濟成長單純作為技術性問題來處理,因此往往導致辯護性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