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張獻忠攻破太湖縣城的時候,太湖雷氏被張獻忠部燒殺達100餘人,太湖雷氏慘遭殺戮,所剩的雷氏子孫10餘人四處逃難,其中第十代的雷佑祚帶著妻子劉氏和媳婦周氏逃到了當時青石鄉(現在的湯泉鄉)的趙家河下游的南沖落戶,生太湖雷氏的第十一代雷廷柱,雷廷柱不辱使命,承先啟後,生育兒子5個,建起了這座規格高級的祖宅,其孫雷天銓康熙年間考取進士,是繼太湖雷氏第十代雷演祚之後的第二位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國史編修,誥封“國史公”。太史第因此得名。
地理位置,相關記載,
地理位置
在美麗的太湖縣花亭湖上游的湯泉鄉,古稱趙家河,大家都知道湯灣溫泉和蔡家畈古民居,但位於長嶺崗老虎洞下的趙河村南沖的雷姓的“太史第”卻寂寞數十年。本地居民熟視無睹,“太史第”的來歷鮮為人知。它建於何年?有什麼文化淵源?它的建築水平怎么樣?它與中國近代政治與文化有些什麼聯繫?直到有一天,我們懷著驚奇和崇敬的心情走近這座古宅的時候,很多封塵已久的史事才慢慢展現在筆者的面前。
這是一座清朝初期的古民居,位於現在的太湖縣花亭湖上游湯泉鄉青石河百花潭東邊的南沖的鳳形,依山傍水,古宅地形呈上山鳳形,坐西南朝東北,背靠險峻的長嶺崗老虎洞人形山,門前小橋流水,原“太史第”主體建築和附屬設施建築面積達 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1200平方米,一進三堂廳,上、中、下三堂廳均為連七的二層土木建築,每層堂廳之間的天井兩側建有廂房和閣樓,共大小房屋25間,大小天井8個。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齊檐封火,青磚小瓦馬頭牆,整體建築均為木框架結構,四水歸堂,各天井之間均建有排水通道,整個建築自成一體,頗具防火、防盜、防潮功能。各幢之間均有走廊相通,除大門外有東西兩側門,西側門外后角是水井。整體建築古樸典雅,石雕木雕磚雕和繪畫集中體現在大門、外牆和堂廳的框架結構上,所雕、畫的魚樵耕讀與飛禽走獸惟妙惟肖。屬典型的徽派風格。
可以想像這座建築當年的輝煌程度,如今,除了“太史第”的匾額懸掛於大門之上,整個門庭冷冷清清,一脈相承的雷姓後代將近300多人口都搬出了故居,在故居的周圍建起了樓房,隨著很多老人的去世,這座建築的歷史也日漸模糊起來。
費盡周折才慢慢找到雷氏家譜及佐證這座古建築淵源的資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座古建築的主人及其祖先與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末代皇帝崇禎皇帝都有淵源。
翻開雷氏家譜,得知太湖雷氏祖籍徽州,老家譜失傳,可查的元朝末年高祖順五公為避戰亂從古徽州遷居江西鄱陽湖汪謝壩,遷湖始祖雷溥公系追隨朱元璋起義,因建有戰功被朱元璋安排為太湖鎮守,始後太湖雷氏一直在太湖縣城繁衍、居住直到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攻破太湖縣城為止,從遷湖始祖雷溥公鎮守太湖開始,歷經10代,到崇禎十五年太湖雷氏人口達130餘人,整個姓氏在縣城居住幾乎跨越了整個明朝,直到1642年張獻忠攻破太湖縣城的時候,太湖雷氏被張獻忠部燒殺達100餘人,太湖雷氏慘遭殺戮,所剩的雷氏子孫10餘人四處逃難,其中第十代的雷佑祚帶著妻子劉氏和媳婦周氏逃到了當時青石鄉(現在的湯泉鄉)的趙家河下游的南沖落戶,生太湖雷氏的第十一代雷廷柱,雷廷柱不辱使命,承先啟後,生育兒子5個,建起了這座規格高級的祖宅,其孫雷天銓康熙年間考取進士,是繼太湖雷氏第十代雷演祚之後的第二位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國史編修,誥封“國史公”。太史第因此得名。
太湖雷氏文化源遠流長,太湖雷氏至今發展到26代之多,從第一代到第十九代,據家譜記載,考取庠生(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的達270餘人,七品以上的官員7人,明朝著名的直諫忠臣雷演祚就是太湖雷氏的第十代傳人。
這是一座清朝初期的古民居,位於現在的太湖縣花亭湖上游湯泉鄉青石河百花潭東邊的南沖的鳳形,依山傍水,古宅地形呈上山鳳形,坐西南朝東北,背靠險峻的長嶺崗老虎洞人形山,門前小橋流水,原“太史第”主體建築和附屬設施建築面積達 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1200平方米,一進三堂廳,上、中、下三堂廳均為連七的二層土木建築,每層堂廳之間的天井兩側建有廂房和閣樓,共大小房屋25間,大小天井8個。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齊檐封火,青磚小瓦馬頭牆,整體建築均為木框架結構,四水歸堂,各天井之間均建有排水通道,整個建築自成一體,頗具防火、防盜、防潮功能。各幢之間均有走廊相通,除大門外有東西兩側門,西側門外后角是水井。整體建築古樸典雅,石雕木雕磚雕和繪畫集中體現在大門、外牆和堂廳的框架結構上,所雕、畫的魚樵耕讀與飛禽走獸惟妙惟肖。屬典型的徽派風格。
可以想像這座建築當年的輝煌程度,如今,除了“太史第”的匾額懸掛於大門之上,整個門庭冷冷清清,一脈相承的雷姓後代將近300多人口都搬出了故居,在故居的周圍建起了樓房,隨著很多老人的去世,這座建築的歷史也日漸模糊起來。
費盡周折才慢慢找到雷氏家譜及佐證這座古建築淵源的資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座古建築的主人及其祖先與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末代皇帝崇禎皇帝都有淵源。
翻開雷氏家譜,得知太湖雷氏祖籍徽州,老家譜失傳,可查的元朝末年高祖順五公為避戰亂從古徽州遷居江西鄱陽湖汪謝壩,遷湖始祖雷溥公系追隨朱元璋起義,因建有戰功被朱元璋安排為太湖鎮守,始後太湖雷氏一直在太湖縣城繁衍、居住直到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攻破太湖縣城為止,從遷湖始祖雷溥公鎮守太湖開始,歷經10代,到崇禎十五年太湖雷氏人口達130餘人,整個姓氏在縣城居住幾乎跨越了整個明朝,直到1642年張獻忠攻破太湖縣城的時候,太湖雷氏被張獻忠部燒殺達100餘人,太湖雷氏慘遭殺戮,所剩的雷氏子孫10餘人四處逃難,其中第十代的雷佑祚帶著妻子劉氏和媳婦周氏逃到了當時青石鄉(現在的湯泉鄉)的趙家河下游的南沖落戶,生太湖雷氏的第十一代雷廷柱,雷廷柱不辱使命,承先啟後,生育兒子5個,建起了這座規格高級的祖宅,其孫雷天銓康熙年間考取進士,是繼太湖雷氏第十代雷演祚之後的第二位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國史編修,誥封“國史公”。太史第因此得名。
太湖雷氏文化源遠流長,太湖雷氏至今發展到26代之多,從第一代到第十九代,據家譜記載,考取庠生(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的達270餘人,七品以上的官員7人,明朝著名的直諫忠臣雷演祚就是太湖雷氏的第十代傳人。
相關記載
一本民國年間出版的《雷忠介公文集(遺集)》說明了雷氏家族的關係脈絡。這本書是民國庚申年由雷氏第十九代傳人雷元(現任牛鎮鎮副鎮長雷曾宜的祖父)刻印出版,由太湖縣知縣高壽恆作序,被雷氏家族所收藏的《雷忠介公遺集》在文革期間全部遺失,但本鄉金鷹村蔡家畈殷雪堂於民國年間所收藏的版本至今保存完好,被其孫殷文闖所保管。這本書是雷氏第十三世祖雷天銓(雷氏家譜和太湖縣誌均稱謂雷天鐸)康熙年間考取進士後在翰林院任職期間,得知京城有位處士藏有其堂曾祖父雷演祚文集寫藏本,上門苦苦哀求終於求得,把家藏文稿一起合編了這本《雷忠介公文集》。在太湖的一些史料中還記載著雷天銓所寫的《過李杜店》的詩篇:“茫茫古路樹棲鴉,此地曾停李杜車。一道寒泉詩思渺,三間茅店酒旗斜。當年風雨稱同調,今日文章重兩家。獨有留題無處覓,夕陽空鎖嶺頭霞。”這首詩寫作將近300年,唱響了太湖李杜店的地名,足見雷天銓當年的文才和影響力,也能反映雷天銓這位清朝康熙年間年間的太史公名不虛傳。據太湖縣誌記載:雷演祚,號介公,安徽省太湖縣城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600),崇禎三年舉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庚辰特用),歷任刑部主事、山東武德兵備僉事。在作家余世磊所撰寫的《鐵膽銅肝赤日心 ——晚明忠臣雷縯祚其人其事》文章里是這樣介紹雷演祚的:雖為小臣,但以忠貞、直言、剛強聞於京師。時有“不怕天上有陰霾,只怕部里一聲雷”的諺語。張廷玉所編的《明史》也詳細記載了雷演祚:“雷縯祚,太湖人。崇禎三年舉於鄉。十三年夏,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選止及進士,特命舉人貢生就試教職者,悉用為部寺司屬推官知縣,凡二百六十三人,號為庚辰特用。而縯祚得刑部主事。”弘光帝時,被奸臣馬士英、阮大鋮誣陷致死,為南明著名冤案。其事跡見於《明史列傳》、《江南通志·宦跡傳》、《安慶府志·鄉賢傳》等。
據雷氏家譜記載,遷湖二世祖雷省中,明洪武中由薦舉授太湖儒學訓導,民號“學博公”。四世祖雷復,貢生,任山東德平知縣,湖廣麻陽知縣。八世祖雷忭,貢生,敕授文林郎,任浙江景寧縣知縣。九世祖雷士迪,任廣東電白縣知縣。十世祖除雷演祚中進士之外還有其兄弟雷永祚中舉人,曾任江南徐州學政,後任高唐州知州,杭州府推官,誥封奉直大夫。十二世祖雷康生例贈翰林院庶吉士。十三世祖雷天銓,康熙年間進士。十七世祖雷承煥,奉憲諭辦理軍務,欽賞五品頂戴。雷承聯,恩賜修職郎,欽賜“七葉衍祥”匾。十八世祖雷光奎光緒乙亥制薦辟中書科中書,誥封奉直大夫,晉贈中憲大夫,鄉謚孝剛,邑志稱“徵士公”,民國黎元洪總統為其題匾“三族歸仁”。現任江西鷹潭市委農工部部長、市政府農辦主任、新農村建設辦主任雷逢約是太史第的太湖雷氏第二十一代傳人。
太史第在民國年間,藏有書籍13書櫃,由第十九世祖雷元掌管,這些珍貴的書籍在解放前夕外贈給外姓一部分,剩下的13擔書在文革期間被當時生產隊領導強行以每斤二分錢的價格當做廢紙賣給了供銷社。雷氏藏書除家譜之外全部失傳。太史第建起來之後又歷經十五代的發展,現有人口300餘人,大部分居住在太史第附近,少數遷居江西、本縣城西鄉,湖北等地。
“太史第”歷經300餘年的風風雨雨,承載著太湖雷氏在明朝、清朝發展過程中的風光和災難,蘊含著270多位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的艱辛與榮耀,其興與衰,乃時代的縮影。富含數百年雷氏家族的文化積澱,保守而不呆板,低調而不張揚,嚴謹中藏活力,乃至養在深閨人未識。(作者:趙國勤 劉輝)
據雷氏家譜記載,遷湖二世祖雷省中,明洪武中由薦舉授太湖儒學訓導,民號“學博公”。四世祖雷復,貢生,任山東德平知縣,湖廣麻陽知縣。八世祖雷忭,貢生,敕授文林郎,任浙江景寧縣知縣。九世祖雷士迪,任廣東電白縣知縣。十世祖除雷演祚中進士之外還有其兄弟雷永祚中舉人,曾任江南徐州學政,後任高唐州知州,杭州府推官,誥封奉直大夫。十二世祖雷康生例贈翰林院庶吉士。十三世祖雷天銓,康熙年間進士。十七世祖雷承煥,奉憲諭辦理軍務,欽賞五品頂戴。雷承聯,恩賜修職郎,欽賜“七葉衍祥”匾。十八世祖雷光奎光緒乙亥制薦辟中書科中書,誥封奉直大夫,晉贈中憲大夫,鄉謚孝剛,邑志稱“徵士公”,民國黎元洪總統為其題匾“三族歸仁”。現任江西鷹潭市委農工部部長、市政府農辦主任、新農村建設辦主任雷逢約是太史第的太湖雷氏第二十一代傳人。
太史第在民國年間,藏有書籍13書櫃,由第十九世祖雷元掌管,這些珍貴的書籍在解放前夕外贈給外姓一部分,剩下的13擔書在文革期間被當時生產隊領導強行以每斤二分錢的價格當做廢紙賣給了供銷社。雷氏藏書除家譜之外全部失傳。太史第建起來之後又歷經十五代的發展,現有人口300餘人,大部分居住在太史第附近,少數遷居江西、本縣城西鄉,湖北等地。
“太史第”歷經300餘年的風風雨雨,承載著太湖雷氏在明朝、清朝發展過程中的風光和災難,蘊含著270多位秀才,貢生,舉人、進士的艱辛與榮耀,其興與衰,乃時代的縮影。富含數百年雷氏家族的文化積澱,保守而不呆板,低調而不張揚,嚴謹中藏活力,乃至養在深閨人未識。(作者:趙國勤 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