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源世界

零源世界

中國自二十世紀初那場“打倒孔家店”風波開始,信仰就漫漫流失,並導致了本土的哲學、宗教和世俗社會的分崩離析。但是那幫青年人只破不立,樂於砸爛並踩上兩腳,卻不願坐下來搞協商和解,更不願拋出橄欖枝,而是將暴力革命奉為瑰寶,使致那幫青年人的後代的後代至今目無上帝,敢作敢為。 破是主要的,不破,社會就不可能進步,但立比破更加主要,破而不立,不如不破。“孔家店”既然破了,再立回去似不可能,而馬教立國立了幾十年,國人曾經相信,但現在又不怎么信,好像也破了。怎么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零源世界
  • 創建於:2005年3月2日
  • 完稿於:2010年4月15日
  • 作者:任評
簡介,目 錄,

簡介

零源世界,是任評撰寫的一本揭示世界本質和人類社會走向的哲學著作,創建於2005年3月2日,完稿於2010年4月15日。零源就是零和源。以零源兩字的本義和引義所構成的世界便稱之為零源世界。 零首先是一個數字。在阿拉伯數字里,它的形狀是一個扁圓0。據說0是印度人首先發明的,而且0的出現比其他9個數字要來得晚一些。最初,印度人在使用十進位值記數法時,是用空格來表示空位的,後來又以小點來表示,最後才用扁圓0來表示。
不過,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的是中國人。在中國的古書中,缺字一般用方塊□來表示,後來又以圓圈○來表示零,而且逐漸成了定例。阿拉伯數字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已經使用一百年了。漢字零,原來並不表示空無所有的○,而只是用來引申作“零頭”。如105讀作一百零五,是指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後來○也就讀成零。如此可見,阿拉伯數字0與中國漢字零有異曲同工之妙。
0在數學上是一個奇妙的數字。它小於一切自然數,是介於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唯一的數;在計量時,0表示沒有;此外,0還用來表示某種基準,如攝氏溫度計上的冰點記作0℃;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的緯度是0;每天的時間從0時開始等等。因此,0在數學上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和有著廣泛用途的數字,是數學上的一個奇點和分界點,有時表示無,有時表示有,有時不表示有無,只表示一個標界。
零有如此妙用,但發明邏輯學和幾何學的古希臘人,有最古老且有發達的計數系統的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以及以建築、雕刻、藝術、道路建設,特別是曆法體系,天文預測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古瑪雅人等,都未能引入零的符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遺憾,算是題外話了。
儘管零在數學上是一個奇妙的數字,但這個數字本身代表不了宇宙世界的全部。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用零呢?這是因為零這個數字的本身還被賦予特別多意義,在中國,零被認為是一個金元數字,是珍貴的意思,因其珍貴而使零源理論顯得更加特別,更加有意義。
比如在開展籃球比賽時,雙方的起始分都是零分,一方要是沒有進球就永遠也是零分,這個零分其實就是“無”分或是“沒有”分,但是這個“無”分或是“沒有”分與“有”分並不起對立作用,因為它不是負分,不是零分以下,它只不過是起一個標桿作用,你不動它,它也不會滑落到負分的狀態中去,當然也不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有分的狀態中去,因此零在這個時候是很特別的。
但零源之零,其含義遠不止於這些,它跟古印度人的零符號的原義有點相似,但又不完全一致。古印度人在創立零符號的時候,把它看作一個具有虛無和虛空含義的較廣泛的哲學範疇的一部分。伊弗拉(Georges Ifrah,from one to zero,Viking,NY(1985))在其《從一至零》那本書中說:“印度的零代表虛空或不存在,但也代表空間、天空、天穹、空氣和以太,以及無不考慮的量、無意義的元素。”
“賓杜”(Bindu)梵語的含義是指一個點,它用來描繪最無意義的幾何體。單獨一點,即一個圓縮小到其中心而不再具有有限空間,照字義,它僅表示一“點”,但它象徵著宇宙在物化成我們所感受的外在實體世界之前的本質,代表一個尚未被創造的宇宙,從中可以創生一切事物……因為通過運動,單獨一點能形成線條,通過線條的運動能形成平面,通過平面的運動又能再形成我們周圍的整個三維空間。“賓杜”便是“無”,由此一切事物都能湧現。
因為零的這些特殊意義正好與源的本義相同,有時候又正好相反,而零的外形又與源的內質很相似,零源合起來正好能概括宇宙世界的本質,故以零源兩字的本義和引義合起來解釋宇宙世界,再恰當不過了。
歸納起來,零源之零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含義:
首先,本論所指之零是借0在數學上的妙用來解說宇宙世界。0在數學上的妙用如上所述,其意義與零源之理所闡述的宇宙世界極為相似。我們知道,宇宙世界是從無中生有,又是從有中演化成為無的。如果能在無有之間定義一個奇點或分界點,這一點用數學上的0來表示,則再巧妙不過了。因為0既直觀,形象,且內涵豐富。零源之理就是借0的妙用來解說宇宙世界,0既可看成是宇宙世界的開始,又可看成是宇宙世界的終結。
其次,本論所指之零並不等同於數字0。數字0在自然數中是個正數,是有的開始;本論所指之零比數字0還要前一點,但又未前到負數狀態。如果把整個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串自然數,並把0看作是宇宙世界的起點,那么本論所指之零還要在這一0點再往前移一點,但又未前到虛無世界之內。這一點就是平常所說的奇點或分界點,本論稱之為零點,或叫源點。
其三,本論所指之零在自然數中或在自然界中都是找不到的。在自然數中,要么是0,要么就是負數,不存在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唯一數;在自然界中,因有時間和空間的存在,零存在於某一瞬間,某一夾縫之內,無法捕捉得到。但零作為一個抽象意義的存在,它始終存在於任何事物之中,也存在於虛無世界之內。
除上所述外,零源之零還有如下三點更為豐富的內涵:
其一、零既是物質的,也是虛無的,它肇始於宇宙世界開啟之前的原始狀態,即無有之狀態。物質與虛無,並非固有的,也非永恆的,其生,則從零開始,其亡,也從零而終。之始之終,形成一個圓,這個圓便是零源之零。
其二、零既是無型的,也是有型的,無型是因為零不可觸摸,有型是因為零無處不在。零既無本性,亦有本性,無本性是因為零能夠變化多端,有本性是因為零能夠善始善終。零既可測,亦不可測,可測是因為其絢麗多姿,不可測是因為其奧妙無窮,留意時可測,不留意時不可測。
其三、零不是中庸之物,也不是非此即彼之物。中庸之物,介於彼此之間,但又相對獨立於彼此之物,零既包攬彼此及中庸三端,也兼具三端之順延。由此及彼,路經中庸,連成一體,抱成一團,於是形成了零源之零。
也許有人會說,說了那么多,零不是矛盾之物嗎?正是,零源之零就是矛和盾的結合體,但零既非矛的,亦非盾的,它是矛和盾還未結合之時態,同時也是矛和盾完全結合後之時態,它是零的。
那么,零又從處來,又向何處去呢?它是從形成零的地方來,又將向零的歸宿處去,零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在不斷形成於零的一個過程,而催促這個過程的動力就是零之源。
本書就是因宇宙和人類世界有零源現象的存在,故而欲探尋零之源,還原世界的本質,以演繹宇宙和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目 錄

緒論
第一章、零源之理
00、超越悖論的零源
01、零源命名
02、零源現象剖析
03、萬能接口——零源
04、世界本源論
05、世界由零源創造
06、地球和生命的啟源
07、零源圖解
第二章、零源宗教
08、零源與宗教
09、解讀上帝
10、解讀佛陀
11、輪迴與報應
12、無神論與有神論
13、人之靈魂
14、信仰之謬
15、世界末日
16、人類的歸宿
第三章、零源哲學
17、零源與哲學
18、有限與無限
19、內因與外因
20、運動與靜止
21、一法二界三觀萬象
22、宇宙、虛無之構成
23、世界是一個圓
24、物質是一個團
25、有與無
26、法與核
27、靈與肉
28、生與死
29、墳墓與陰戶
第四章、零源現實
30、零源與現實
31、衣食問題
32、性的問題
33、犯罪問題
34、論和諧
35、論快樂
36、真善美與假惡醜
37、人之初,性本零
38、國家與國界
39、自由與民主
40、專制的期限
第五章、零源社會
41、大同社會
42、社會的重新劃分
43、啟源社會
44、簡源社會
45、高源社會
46、超源社會
47、零源社會
48、類零源社會
第六章、零源前瞻
49、超人與極人
50、虛無進化論
51、人種與民族
52、宇宙與人
53、零源與科技
54、零源前瞻
55、零源與術數
第七章、零源遊記
56、人間遊記
57、零間遊記
58、謁見零源
59、零源居室
60、遙望虛無
61、腐爛之果
62、神聖之光
63、奇異三記
附錄:零源問答
創零源(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