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概念、技術與架構

雲計算:概念、技術與架構

《雲計算:概念、技術與架構》是2017年6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Thomas ERL。

基本介紹

  • 書名:雲計算:概念、技術與框架
  • 作者:Thomas ERL
  • 原作品:Thomas ERL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29日
  • 定價:69.0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1461340
  • 字數:300千字
  • 叢書名:計算機科學叢書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涉及雲計算領域的各個方面,涵蓋了很多基本概念,共包含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主要涵蓋了雲計算基礎、雲計算機制、雲計算架構以及雲計算使用等內容,以雲計算起源為出發點,介紹了雲計算領域的基本概念。第五部分即附錄給出了案例研究結論,介紹了工業標準組織、雲計算機制與特性之間的對應關係、數據中心設施、雲計算新興技術,並給出了雲提供契約和雲商業案例模板。

目錄

Cloud Computing: Concepts, Technology & Architecture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推薦語
致謝
關於作者
關於序貢獻者
關於貢獻者
第1章 緒論 1
1.1 本書目標 1
1.2 本書未涵蓋的內容 2
1.3 本書適用讀者 2
1.4 本書組織結構 2
1.5 書寫慣例 5
1.6 附加信息 5
第2章 案例研究背景 7
2.1 案例研究1:ATN 7
2.2 案例研究2:DTGOV 8
2.3 案例研究3:Innovartus 10
第一部分 雲計算基礎
第3章 理解雲計算 14
3.1 起源與影響 14
3.1.1 簡要歷史 14
3.1.2 定義 14
3.1.3 商業驅動力 15
3.1.4 技術創新 16
3.2 基本概念與術語 18
3.2.1 雲 18
3.2.2 IT資源 18
3.2.3 企業內部的 19
3.2.4 雲用戶與雲提供者 20
3.2.5 可擴展性 20
3.2.6 雲服務 21
3.2.7 雲服務用戶 22
3.3 目標與收益 22
3.3.1 降低的投資與成比例的開銷 22
3.3.2 提高的可擴展性 23
3.3.3 提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24
3.4 風險與挑戰 24
3.4.1 增加的安全漏洞 24
3.4.2 降低的運營管理控制 25
3.4.3 雲提供者之間有限的可移植性 26
3.4.4 多地區法規遵循和法律問題 27
第4章 基本概念與模型 28
4.1 角色與邊界 28
4.1.1 雲提供者 28
4.1.2 雲用戶 28
4.1.3 雲服務擁有者 29
4.1.4 雲資源管理者 30
4.1.5 其他角色 31
4.1.6 組織邊界 31
4.1.7 信任邊界 31
4.2 雲特性 32
4.2.1 按需使用 33
4.2.2 泛在接入 33
4.2.3 多租戶(和資源池) 33
4.2.4 彈性 34
4.2.5 可測量的使用 34
4.2.6 可恢復性 34
4.3 雲交付模型 35
4.3.1 基礎設施作為服務(IaaS) 35
4.3.2 平台作為服務(PaaS) 36
4.3.3 軟體作為服務(SaaS) 36
4.3.4 雲交付模型比較 38
4.3.5 雲交付模型組合 38
4.4 雲部署模型 40
4.4.1 公有雲 41
4.4.2 社區雲 41
4.4.3 私有雲 42
4.4.4 混合雲 42
4.4.5 其他雲部署模型 44
第5章 雲使能技術 45
5.1 寬頻網路和Internet架構 45
5.1.1 Internet服務提供者(ISP) 45
5.1.2 無連線分組交換(數據報網路) 47
5.1.3 基於路由器的互聯 47
5.1.4 技術和商業考量 48
5.2 數據中心技術 51
5.2.1 虛擬化 51
5.2.2 標準化與模組化 51
5.2.3 自動化 52
5.2.4 遠程操作與管理 52
5.2.5 高可用性 52
5.2.6 安全感知的設計、操作和管理 52
5.2.7 配套設施 52
5.2.8 計算硬體 52
5.2.9 存儲硬體 53
5.2.10 網路硬體 53
5.2.11 其他考量 54
5.3 虛擬化技術 55
5.3.1 硬體無關性 55
5.3.2 伺服器整合 55
5.3.3 資源複製 56
5.3.4 基於作業系統的虛擬化 56
5.3.5 基於硬體的虛擬化 57
5.3.6 虛擬化管理 57
5.3.7 其他考量 57
5.4 Web技術 58
5.4.1 基本Web技術 58
5.4.2 Web套用 59
5.6 服務技術 61
5.6.1 Web服務 62
5.6.2 REST服務 63
5.6.3 服務代理 63
5.6.4 服務中間件 64
第6章 基本雲安全 67
6.1 基本術語和概念 67
6.1.1 保密性 67
6.1.2 完整性 67
6.1.3 真實性 68
6.1.4 可用性 68
6.1.5 威脅 68
6.1.6 漏洞 68
6.1.7 風險 68
6.1.8 安全控制 68
6.1.9 安全機制 68
6.1.10 安全策略 68
6.2 威脅作用者 69
6.2.1 匿名攻擊者 69
6.2.2 惡意服務作用者 69
6.2.3 授信的攻擊者 70
6.2.4 惡意的內部人員 70
6.3 雲安全威脅 71
6.3.1 流量竊聽 71
6.3.2 惡意媒介 71
6.3.3 拒絕服務 72
6.3.4 授權不足 72
6.3.5 虛擬化攻擊 72
6.3.6 信任邊界重疊 74
6.4 其他考量 75
6.4.1 有缺陷的實現 75
6.4.2 安全策略不一致 75
6.4.3 契約 76
6.4.4 風險管理 76
第二部分 雲計算機制
第7章 雲基礎設施機制 80
7.1 邏輯網路邊界 80
7.3 雲存儲設備 85
7.3.1 雲存儲等級 86
7.3.2 網路存儲接口 86
7.3.3 對象存儲接口 87
7.3.4 資料庫存儲接口 87
7.4 雲使用監控 89
7.4.1 監控代理 90
7.4.2 資源代理 90
7.4.3 輪詢代理 90
7.5 資源複製 93
7.6 已就緒環境 97
第8章 特殊雲機制 99
8.1 自動伸縮監聽器 99
8.2 負載均衡器 102
8.3 SLA監控器 103
8.4 按使用付費監控器 108
8.5 審計監控器 110
8.6 故障轉移系統 112
8.6.1 主動-主動 112
8.6.2 主動-被動 112
8.7 虛擬機監控器 117
8.8 資源集群 119
8.9 多設備代理 122
8.10 狀態管理資料庫 123
第9章 雲管理機制 126
9.1 遠程管理系統 126
9.2 資源管理系統 129
9.3 SLA管理系統 130
9.4 計費管理系統 132
第10章 雲安全機制 134
10.1 加密 134
10.1.1 對稱加密 134
10.1.2 非對稱加密 135
10.2 哈希 136
10.3 數字簽名 137
10.5 身份與訪問管理 141
10.6 單一登錄 142
10.7 基於雲的安全組 144
10.8 強化的虛擬伺服器映像 146
第三部分 雲計算架構
第11章 基本雲架構 150
11.1 負載分布架構 150
11.2 資源池架構 151
11.3 動態可擴展架構 154
11.4 彈性資源容量架構 156
11.5 服務負載均衡架構 157
11.6 雲爆發架構 159
11.7 彈性磁碟供給架構 159
11.8 冗餘存儲架構 161
第12章 高級雲架構 165
12.1 虛擬機監控器集群架構 165
12.2 負載均衡的虛擬伺服器實例架構 170
12.3 不中斷服務重定位架構 173
12.4 零宕機架構 175
12.5 雲負載均衡架構 177
12.6 資源預留架構 178
12.7 動態故障檢測與恢復架構 181
12.8 裸機供給架構 183
12.9 快速供給架構 185
12.10 存儲負載管理架構 186
第13章 特殊雲架構 191
13.1 直接I/O訪問架構 191
13.2 直接LUN訪問架構 192
13.3 動態數據規範化架構 193
13.4 彈性網路容量架構 194
13.5 跨存儲設備垂直分層架構 195
13.6 存儲設備內部垂直數據分層架構 198
13.7 負載均衡的虛擬交換機架構 199
13.8 多路徑資源訪問架構 201
13.9 持久虛擬網路配置架構 202
13.10 虛擬伺服器的冗餘物理連線架構 204
13.11 存儲維護視窗架構 206
第四部分 使用雲
第14章 雲交付模型考量 212
14.1 雲交付模型:從雲提供者的角度看 212
14.1.1 構建IaaS環境 212
14.1.2 裝備PaaS環境 215
14.1.3 最佳化SaaS環境 217
14.2 雲交付模型:從雲用戶的角度看 219
14.2.1 使用IaaS環境 219
14.2.2 使用PaaS環境 220
14.2.3 使用SaaS服務 221
第15章 成本指標與定價模型 223
15.1 商業成本指標 223
15.1.1 前期成本與持續成本 223
15.1.2 附加成本 223
15.2 雲使用成本指標 227
15.2.1 網路使用 227
15.2.2 伺服器使用 228
15.2.3 雲存儲設備使用 228
15.2.4 雲服務使用 229
15.3 成本管理考量 229
15.3.1 定價模型 230
15.3.2 其他考量 231
第16章 服務質量指標與SLA 236
16.1 服務質量指標 236
16.1.1 服務可用性指標 237
16.1.2 服務可靠性指標 237
16.1.3 服務性能指標 238
16.1.4 服務可擴展性指標 239
16.1.5 服務彈性指標 240
16.2 SLA指導準則 241
第五部分 附錄
附錄A 案例研究結論 246
附錄B 工業標準組織 248
附錄C 機制與特性的對應關係 252
附錄D 數據中心設施(TIA-942) 253
附錄E 適應雲的風險管理框架 256
附錄F 雲供給契約 260
附錄G 雲商業案例模板 266
索引 2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