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紋副䲁

雲紋副䲁

雲紋副䲁(學名:Parablennius marmoreus)是䲁科、副䲁屬魚類。體長可達8.5厘米。有一個細長的身體和一個鈍頭。每隻眼睛上都有幾個突出的捲毛,它們是分枝狀的。嘴是很鈍。鰓的開口在峽部(肉質喉部)是連續的。前鼻孔末端是一個帶有三角形皮瓣的短管,而後鼻孔是一個小毛孔,邊緣略微隆起。尾鰭寬圓形。側線從上鰓角一直延伸到背鰭棘狀部分的末端。皮呈棕褐色至生鏽的橙色、綠色或金色,並散布或聚集著深褐色的斑點,形成橫向虛線。頭部頂部有一個青銅色區域。深色條紋從眼睛向身體兩側的尾鰭延伸,在胸鰭上方最為明顯,逐漸向身體後部消失。在某些標本中,前鰭上有一個淺至亮的藍色斑點。肛門鰭的邊緣是蒼白的;作為一種偽裝反應,可以使顏色變淺和變暗,腹面呈白色。

棲息於岩石、海藻、海底垃圾或紅樹林根系中的淺水處。雜食動物,主要以藻類為食,並捕食多毛類、甲殼類和水生動物。它使用其喙狀的下顎在底棲動物和污垢社區中撿食。白天活動的,白天有活躍的進食和其他行為。分布於西大西洋,從紐約(美國),百慕達,巴哈馬群島和墨西哥灣到巴西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Parablennius marmor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䲁亞目
  • 䲁科
  • :副䲁屬
  • :雲紋副䲁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Poey,1876
  • 保護級別:(IUCN)2007年 ver 3.1——無危(LC) 
  • 中文名:雲紋副䲁
  • 外文名:Seaweed Blenny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國家,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雲紋副䲁最初於1876年被波埃(Poey)命名為Blennius marmoreus。但是該名稱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Parablennius marmoreus(Poey 1876)。鱂科是一大群被稱為梳齒鱂的魚類,是細長的鈍頭魚類,通常有長而連續的背鰭和肉質的頭冠。種名marmoreus源自拉丁語,意為“大理石”,可能是指這種小魚的顏色。

形態特徵

體長可達8.5厘米。有一個細長的身體和一個鈍頭。每隻眼睛上都有幾個突出的捲毛,它們是分枝狀的。是很鈍;顎部有35-43個梳狀門牙。此外,後顎在兩個頜骨中都存在,而犁骨缺少牙齒。鰓的開口在峽部(肉質喉部)是連續的。前鼻孔末端是一個帶有三角形皮瓣的短管,而後鼻孔是一個小毛孔,邊緣略微隆起。尾鰭寬圓形。側線從上鰓角一直延伸到背鰭棘狀部分的末端。
皮呈棕褐色至生鏽的橙色、綠色或金色,並散布或聚集著深褐色的斑點,形成橫向虛線。頭部頂部有一個青銅色區域。深色條紋從眼睛向身體兩側的尾鰭延伸,在胸鰭上方最為明顯,逐漸向身體後部消失。在某些標本中,前鰭上有一個淺至亮的藍色斑點。肛門鰭的邊緣是蒼白的;作為一種偽裝反應,可以使顏色變淺和變暗,腹面呈白色。

近種區別

雲紋副䲁在形態上類似於黑犁齒䲁(Entomacrodus nigricans)和冠毛䲁(Scartella cristata)。黑犁齒䲁背鰭有一個深凹的槽口,棘突部分低而直,將其與雲紋副䲁區分開。黑犁齒䲁的顏色也不同於雲紋副䲁的顏色,其身體是棕色的,帶有大的深棕色不規則的條紋,還有深色和白色的斑點;嘴唇和臉頰上也有黑帶。黑犁齒䲁的最大尺寸比雲紋副䲁略長於10厘米。莫利礦工在頭鰭的中央部分,在背鰭的前面有一排梳狀毛毛蟲,這有助於識別該物種。然而,它類似於海藻的混合物,每隻眼睛上方都有分枝捲曲。莫利礦工是橄欖褐色,有較深的斑紋和一些白色的斑點,以及通常被禁止的尾鰭。

棲息環境

雲紋副䲁棲息於岩石、海藻、海底垃圾或紅樹林根系中的淺水處,水深達10米。它生活在被侵蝕的盆地和石灰岩巨礫中,上面覆蓋著各種各樣的藻墊、海扇和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有時有時會在紅樹林的根部發現它,或者隱藏於底部的罐子和瓶子等垃圾中。幼魚偶爾會藏身於漂浮的馬尾藻中。
雲紋副䲁
雲紋副䲁

生活習性

雲紋副䲁為雜食動物,主要以藻類為食,並捕食多毛類、甲殼類和水生動物。它使用其喙狀的下顎在底棲動物和污垢社區中撿食。白天活動的,白天有活躍的進食和其他行為。

分布範圍

海域

分布於西大西洋,從紐約(美國),百慕達,巴哈馬群島和墨西哥灣到巴西南部。

國家

存在:百慕達、巴西、美國、庫拉索。
存在不確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法屬蓋亞那、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荷蘭部分)、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委內瑞拉、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
雲紋副䲁
雲紋副䲁

繁殖方式

雲紋副䲁將受精卵沉積在底部的基質上,受精後,雄性守護所有雌性配偶的卵直到孵化。巢穴可能由空的雙殼類貝殼、岩石中的洞和裂縫、海綿或廢棄的海洋碎片組成。缺少有關該物種的妊娠期和胚胎的數據。據了解,幼蟲體長5.8-16.0毫米,平均有9顆牙。幼蟲以19.0-20.5毫米的長度沉降到底部基底上,在此期間它們可能有多達22顆牙齒。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7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該物種是其在水族貿易中經常見到的唯一成員。如果保持人工飼養,則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植物原料,例如微藻,以模仿野外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