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洗桐圖

雲林洗桐圖

《雲林洗桐圖》是明代畫家崔子忠創作的一幅綾本設色立軸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畫作描繪的是在雲琳中洗梧桐樹的情景。雖然畫的是雲林舊事, 其實突出的是畫家自己的體驗。不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此“體氣欲仙”的意境,而且通過展現人物生活中的某些細節, 完成了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示,同時也實現了主體內在情感的傳達與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林洗桐圖
  • 作者:崔子忠
  • 材質:綾本
  • 幅式:立軸
  • 規格:縱160厘米,橫53厘米
  • 創作年代:明代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技法,形象,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該畫作描繪了在雲琳中洗梧桐樹的情景。畫面中間有一棵梧桐,樹幹粗大高聳,枝葉茂盛。畫面左側斜伸出湖石占有畫面的左側。湖石造型奇特,玲瓏剔透。在湖石下有一位長者站立著,雙目注視著對面的洗桐者,長者背後有兩位侍女,手捧花束。梧桐樹下有一位洗桐工,正欲攀樹,手持塵拂,下面有一人正在向盆內倒水。畫面最下面為山石和坡岸。
雲林洗桐圖雲林洗桐圖
該畫作款有“長安崔子忠識。”

創作背景

明朝崇禎六年(1633年),董其昌正在北京擔任皇太子講官之職,這也是董其昌最後一次居住在北京。當時,崔子忠登門拜訪了董其昌,或許是希望得到董其昌的扶持,因為在士大夫藝術交流圈子當中,董其昌是最舉足輕重的一位人物。根據周亮工的記載,董其昌不僅推崇崔子忠的繪畫,同時也仰慕崔子忠的文采及人格,並說他這些成就“皆非近世所常見”。崔子忠則為董其昌作了一幅《雲林洗桐圖》,其典故出於元代畫家倪瓚的一則軼事,敘述倪璘因潔癖之故,連庭園中的樹木似有沾塵之狀,也要驅使僮僕一一加以洗刷。

藝術鑑賞

技法

該畫作畫面上的人物、梧桐、湖石、山坡等,筆筆刻畫工整,紋理莖脈交代清晰,層層渲染富有變化。湖石作赭綠設色。衣紋則根據衣料質地不同,或用高古遊絲描,或用鐵線描。人物形象各俱神態,通過人物的眼神、姿態、衣著等具體描繪來體現相互關係,總之,整幅筆墨精妙,設色清雅,布局經精心的藝術處理。作者尤其將全畫中最重的色塊和最亮的色塊,集中到人物身上,髮絲墨中透亮,襯托出面部。由於色階跳動大,對比強烈,留給人印象深刻,保證了人物在畫中的主導地位。樹幹、樹枝雙勾添色。湖石用折筆描,即以輪廓勾出形狀,略皴點苔,所以極富裝飾性。作者還在畫面左上部自題識,起到平衡、充實畫面的作用。

形象

該畫作既古樸又韶秀,且神秘地結合在一起。 一方面是清麗韻秀,青桐沐浴在陽光之中,枝幹挺拔,葉面盎然,女子衣衫流暢而華美,侍女頭上所戴之花也用心畫出; 另一方面,該畫作突出古雅的一面,湖石假山,蒼古高逸,即使盛水的銅盆也非比尋常,斑駁陸離,似從莽莽遠古中來,訴說著其不凡的來歷。對比中,給人很強烈的印象;不經意處, 還有一女童手捧金獸香爐,香菸繚繞, 整個畫面都氤氳在這香氣之中,使人讀此畫似能聞到一陣淡淡的香氣。

作品評價

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阮榮春:《雲林洗桐圖》似乎是畫家孤高心境的自我寫照。作為一代高士的倪雲林,向以清高標詡,曾令僕人取水洗桐樹幹,世人目之“倪迂”,此圖表現的正是這一場景。大概是為了表達倪雲林的清高,畫家選用綾作為繪畫材料,看上去潔淨如新。畫中倪雲林角巾褒衣,立於湖石之下,注目童僕洗樹,逶迤寬博,神情悠然。一姬一鬟捧古器在側,娟好靜秀。畫面布局疏朗,氣息上有幾分倪畫的感受,桐葉淡於背景,有如溫潤之玉,手法獨特。人物用線細緻而方折,轉折處方中帶圓,山石用筆略粗,與之形成對比,設色以淡雅為主,僅幾尊古器及水壺,水盆施以比較鮮明的石青。

作者簡介

崔子忠(?─1644年),初名丹,字開矛,後更名子忠,字道母,號北海,又號青蚓,晚明人,生年不詳。先世山東萊陽人,寄籍順天府(今北京)。崇禎年間為順天府學諸生,精通五經,能詩,並以文學知名於世,文翰之暇留心丹青。由於數次科舉未中,逐漸疏離政治,甘於作一名畫家。擅畫人物、仕女,兼工肖像,多取材於佛畫及傳說故事。畫法高古,得自唐宋,是一位相對獨立的畫家,而沒有具體的師承。筆墨、設色頗具古意,構圖、造型追求奇趣,超凡絕俗,風格獨具,與同時代的晚明變形主義大師陳洪綬齊名,有“南陳北崔”之稱。他言辭簡質,矜持自重,其書畫只詒知己,凡以金帛重禮求畫者,雖窮餓掉頭弗顧。畫作從不輕易示人,其作品也流傳不多。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崔子忠貧憤交集,一說走入土室困餓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