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朝山禪寺

雲朝山禪寺

這裡是一個矗立在筆直懸崖頂端的一個小小的廟宇,他曾是佛教臨濟正宗古遺址,在雲之頂端,天地之間,凝聚天地之精華的地方,默默承載著歷史的記憶,靜觀世間繁華。這裡就是位於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西南方的雲朝山禪寺。

雲朝山禪寺建在雲朝山主峰,海拔863.9米,起於漢唐,盛於宋元,越乎明清,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因為山周圍常常雲霧繚繞,美若仙境,呈混沌初開之狀。又稱為雲朝仙山。

雲朝山禪寺,始創於漢,再創於唐貞觀中期,“盛於宋元,越乎明清”。山寺歷史悠久,千百年來為佛教聖地,現僅存遺址。大量資料顯示記載,雲朝山禪寺為臨濟宗古道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朝山禪寺
  • 別名:雲朝山寺
  • 現任住持:上智下袛法師
  • 所屬宗派臨濟宗
  • 地址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金坪鄉
地址,歷史,現狀,風土,山生植物,名人,李自成,李玉霞,現任住持,寺院法會,

地址

位於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西南方。
雲朝山地勢之險,不遜於華山之險;山峰奇特,不亞於黃石寨之奇;風景秀麗,景點眾多:缽缽井,痒痒樹,撐腰岩,打兒岩,大風埡,老虎嶺,馬鞍嶺,三線寨,一線天,南天門,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梯兒岩、卦應山、捨身岩,藏軍洞不勝枚舉。

歷史

雲朝山禪寺一直都是佛教聖地,始創於漢,再創於唐貞觀中期,“盛於宋元,越乎明清”(清《直隸澧州志》),幾經風霜,興廢不一。廟宇古址占地50餘畝。鼎盛時期,香火盛於五雷山。清康熙年間,雍正年間、乾隆年間均有較大修復。
現存的嘉慶十年碑刻,記錄佛殿曾於清乾隆甲辰年(1784)改修。據載其廟宇9層堂81間房。《直隸澧州志》載:“上建宮闕,下修精舍,樓閣輝煌,香客不斷,有石屏,石爐,石燭之屬。中華民國十二年《慈利縣誌》載:雲朝山寺,唐貞觀中建,有田租40石。清朝常住寺僧達200多人,有田租40石,長期做雜工10多人,現存大米碾一架,岩磨、石舀及水缸完好
雲朝山寺毀於20世紀初戰爭年代,殘存金頂佛殿幾尊佛像,更毀於“文化大革命”,最後僅存斷亘殘壁。
為了挖掘佛教文化遺產,當地的民眾也自發做了許多工作。
在20世紀90年代,有眾多信士和民眾先後自發地重修了簡易金頂及幾間簡易房屋作為朝拜建築物。
1979年宗教政策落實後,全國各地恢復寺廟,唯有慈利還是一個空白,而雲朝山地處高山峻岭,交通不便
無水無電,千年道場,一片殘基。

現狀

雲朝山禪寺現在環境大有好轉。經張家界市領導以及慈利縣領導考查設計,擬按明代建築風格,恢復重建。村鄉領導出面修路接電。

風土

金頂佛殿
建於形式蠟燭也似玉璽的萬丈懸崖的獨立巔峰之上,巔峰又名“千層閣”。佛殿坐北朝南,殿頂已壞,麻條砌成的殿牆基本完好。殿內祖師台以及左右佛像台尚存,“文革”曾見其殿所蓋之瓦為刀光9年所鑄生鐵瓦,每匹約30餘斤,以防狂風。金頂四周麻條圍牆半人深,之下連線寺院與金頂為一坐石拱橋,取名”接龍橋“,橋下萬丈深淵,龍頭盤於橋頭。金頂毀於文化大革命。山寺歷史悠久,千百年來為佛教聖地,現僅存遺址。
在雲頂懸宮的金頂聖殿能定風,相傳在聖殿內有一顆定風珠,縱然殿外人歡馬叫,長風呼嘯,但是殿內燭火不動,靜靜燃燒(該奇聞付勇師兄親自體驗確實如此,非常神奇)
雲朝山禪寺
金頂佛殿
墓冢
寺廟周圍到處可見臨濟高僧的墓冢,乾隆的恩師李玉霞也在此修行,乾隆曾撥款善修寺廟,特許使用《帝道遐昌》四個字。
廟前對面山包有一古墓群,約5000多平方米,是佛教和尚圓寂之地,據當地民眾講,七十年代修雲朝山水庫時挖走80餘塊墓碑,現存10多塊,均是臨濟正宗十世、三十世、三十七世、四十世等各代宗師之墓碑。
雲朝山禪寺
墓冢
石鼓
天王殿外有一對石鼓,一般寺院山門不立戰鼓,故疑為李闖王戰鼓,兩邊有仙鶴圖和梅花鹿圖。前面二張盾人形臉,是儺文化的圖案。
相傳明朝時雲朝山的香火比五雷山旺,五雷山住持為使香火勝過雲朝山,請風水大師施法將雲朝山金殿降低三尺三,當降低三尺的時候,只見殿中一隻白鶴展翅騰飛,落在對門戰家山,壓得此山搖晃欲傾。後又飛落於五雷山,而雲朝山只留下雄鶴一隻,後來兩山香火一樣旺盛。話說雄鶴見雌鶴飛走,日夜思念,躁動不安,日夜長鳴,吵得菩薩心煩,菩薩最終向西海龍王借來定風珠一顆,一同壓在寺廟金殿下,雄鶴安靜了,從此金殿祭師拜祖,頌經禮佛,焚香點蠟,縱然殿外人歡馬叫,狂風呼嘯,但是殿內燭火不搖,風不入殿。此乃雲朝山的一大奇觀。
千層閣與蠟燭山
金頂佛殿建在“千層閣”上,其孤峰自幽谷拔地而起,與約50米遠的前面兩座高數百米的兩座獨立的石峰“蠟燭山”相呼應,只是比“蠟燭山”高出幾十米。三座山凌空三千尺,層層疊嶂,宛若刀切斧劈。千層閣”背面玲瓏蒼松與千年古藤點綴其身,又是另番景色;峰上還有兩顆古樹很有特色,一顆是槐樹,最起碼有千年歷史,人們習慣稱它為“月老”,另一顆是楸樟樹最為罕見,生長於絕壁。蠟燭山”又叫“香柱山”。山尖長有樹木,山體光潔雜草無存,真是巧奪,似專供朝拜金頂佛殿燃燭之用。傳說古時該蠟燭山四季自然發光,不僅照明金殿頌經之用,還光及常德城,使其晝夜不分。時有人認為乃妖魔擾亂乾坤。常德來一法師,施五雷擊頂法(雷劈),將石燭打斷一隻,現存一隻完整,一隻一截,也不再發光。
站在金頂遠眺,整個雲朝山景盡收眼底,綠綠群山和形態各異的岩峰相映,霎是壯觀,絕不遜色天子山風光。對面豪茂山、筆頭尖、魯家寨、剪刀寺、老祖岩、二龍捧珠、三仙賞月。四面群山如三賢寨,如來佛祖、八大金剛、戰家山等都向雲朝山俯首稱臣,萬山朝聖,而雲朝山如帝王一樣,坐北朝南。
龍頭山
寺廟對面有一龍頭山.一顆龍頭栩栩如生,龍口有一座寺廟,現廟毀基存,尚有三米多高殘牆,寺碑文載此廟毀於明末流賊李闖王。寺廟下面九寨十八營,曾駐紮過李闖王的千軍萬馬.鐵爐灣曾經打鐵造兵器。
藏軍洞
山下有一洞名藏軍洞,相傳為李自成禪隱之地,洞中可以容納上千人,抗日戰爭時期,周圍的民眾為了躲避災難,也在此居住過。又有一洞名儲糧洞,洞深不可測,洞內為大軍儲糧以備戰用,相傳李闖王禪隱後,藏寶於寺廟地宮之中,藏兵於寺廟對面山洞之中,以待東山再起。現僅存九寨殘牆和鐵爐灣造兵器遺址。
樵夫山和村姑山
龍頭山的右邊是細毛山,山上有兩座岩峰是“樵夫山”和“村姑山”,樵夫山”左邊是“捨身岩”。相傳很久以前,雲朝村的劉家阿哥苦樵非常貧窮,靠砍柴賣供養瞎子母親,與楊家阿妹桃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經常一起打柴割草,互相關愛,可是楊家阿爸不準他們來往,逼桃花嫁給田家財主傻兒子。於是桃花叫來苦樵一起上了雲朝山,兩人抱頭痛哭,最後桃花吻別苦樵從捨身岩跳下去,苦樵伸手去拉,沒拉住。你看“樵夫”的手伸的好長。桃花走了,苦樵日夜痛哭,其淚水匯成小溪。第二年小溪兩旁長滿桃樹,盛開著桃花。苦樵站在那裡形成化石,所以叫“樵夫山”,村姑山”因被淚水沖洗化為桃樹變得越來越小,當然這也就是“桃花溪”的由來。
疊嶂的群山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三個像書生的山峰叫“三賢寨”。相傳他們是孔老夫子的七十二弟子,有一次他們雲遊到此,見此仙境流連忘返,在此吟詩作畫,造福人民;對面象神僧的山峰叫“如來佛祖”,他正在盤腿打坐修行,他的正前方是他的“八大金剛”,個個面色凝重,時刻守護著“如來佛祖”。站在小山坡頂上,可以看到“金線吊葫蘆”景觀。一座小山形似一隻“葫蘆”,
“缽缽井”:
大約50×70厘米,井水清澈見底,水井之上清泉流經石板缽缽而得名。相傳很久以前,一個雲遊僧人來此,口中十分乾渴,找不到水喝,將化緣的金缽放在這裡,祈禱上蒼給口水喝。一會兒金缽不見了,倒是放金缽的地方出現一口水井。這個僧人馬上跪拜,感謝菩薩保佑,並在雲朝山做住持和尚,這口水變為神水,從此雲朝山香火興旺,朝聖人們絡繹不絕。
打兒岩
到了“打兒坳”又叫“打兒岩”,你們只要將石頭扔進石槽保準你們生個兒子,扔不進只會生女兒。這是觀世音菩薩設的一個玄機,很準的,不信,你們試一試?

山生植物

“雲霧仙品”茶葉
本寺茶葉久負盛名。據清嘉慶22年《慈利縣誌》載康雲瑚《雲朝山記》:雲朝山慈利之南九十里,高數千仞……高頂種有茶樹,青香異味,昔人評之曰“雲霧仙品”。現廟宇前石壁上尚存千年古茶樹,清代茶師汪國榮曾來此品嘗,確認貢茶,原碑文有載。
痒痒樹
山內還有一種奇樹種,本地人叫“麼姑樹”。外人用手摸樹桿樹皮,樹上枝動葉搖,晏現一種少女羞澀之狀,故名麼姑樹。又叫“良心樹”,或叫“痒痒樹”。這也可以檢驗你們是否有良心,講良心的人摸它,它才會動,不講良心的人摸它,它不會動。
棱欏樹
雲朝山古剎原有一對棱欏樹(後大煉鋼鐵時被毀),樹身約六人合抱,高約三十餘米,樹形優美,一棵樹遮蓋半邊山,樹幹聳直,冠大葉茂,初夏繁花滿樹,深秋果實纍纍,為陰陽果,是雲朝山寺鎮山之寶。有華山村村民田有訓的父親,在雲朝山寺前挖了三棵梭羅樹苗栽在自己家屋後,生長百年,現在已經長成11米多高的大樹。住持題詩一首:朱雀玄武護雲朝,廣寒宮闕栽梭欏,言證菩提無上道,贈福賜壽成正覺”。有資料說,梭欏樹是佛鬥神樹。相傳釋迦牟尼佛80歲那天,到古印度希拉尼耶底河裡洗澡,上岸後走到一片高大茂盛的梭欏樹林中,他在兩株較大的梭欏樹中間鋪了梭欏樹葉,並將僧袈鋪在樹葉上面,然後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臥在僧袈上,最後就涅槃升天了。
在中國,佛教與棱欏樹有著很深的淵源,有資料說,公元566年,印度佛教高僧移植此樹到中國潭拓寺。位於海淀區西北的千年古剎大覺寺,每年5月,梭欏樹正含苞待放,成為吸引遊客的景點。
雲朝山又是藥海之地。陳茂清從1998年開始,對雲朝山地區的中草藥調查研究達四年多時間,發現雲朝山地區有中草藥1000種左右,其中有500多種已上書,還有400多種雖未上書,但很有藥物研究價值,如草藥郎中說的夜菊花、龍骨三七、鋪地虎杖等等。

名人

李自成

李自成的部下也在此出家,臨死後在墓碑上刻有:“天池秋占鳳凰毛,一縷春風代李袍”的藏寶謎語。相傳寺廟正殿的一米五見方的石板下正是李自成藏寶地宮入口。寺廟幾經風雨,斷壁殘垣記載著曾經的輝煌。
清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兵敗,退於慈利五年,隱於湘西各大寺廟,李自成禪隱石門夾山寺,法號奉天玉和尚,李過隱於慈利高峰茅庵,法號野拂和尚。

李玉霞

清康熙年間著名訟師李玉霞(雲朝山寺山主之一)葬於此。清康熙年間,三次——丈量慈利田土,地補田數,賦斂科升,民困可矜。李玉霞與黃公烈一道深憂民瘼,上書朝廷,獲準賜丈詳豁,據實斂征,蠲免浮稅。合邑士民刻,受福無疆”之碑紀念,現碑已遷立在雲朝山。

現任住持

臨濟正宗50代傳人,釋智祇和尚住持。
上智下祇法師是上普下敬法師弟子,臨濟宗50代傳人,接法於聚龍寺。2012年找到臨濟宗古道場雲朝山禪寺。師父毅然上山。修苦行。恪守佛制。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塊磚一塊瓦把毀於千年的雲朝山禪寺一點點修復起來。

寺院法會

雲朝山禪寺
超度法會(每月農曆十四)
每月一次超度法會(每月農曆十四)
雲朝山禪寺每月一次超度法會於農曆每月十四日舉行,風雨無阻,法會有臨濟宗第50代傳人上智下祇法師親自主持。師父發願為天下所有母親懺悔,為天下所有嬰靈超度,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法會可以為嬰靈、歷代宗親冤親債主、亡者親屬超度。
雲朝山禪寺
皈依法會(每月農曆二十八)
每月一次皈依法會(農曆每月二十八)
雲朝山禪寺上智下祇師父每月農曆二十八收皈依弟子,請需要皈依師兄於農曆二十七日中午12:00之前將皈依所需資料:
(1)皈依者姓名。
(2)性別。
(3)農曆出生年月日。
(4)聯繫方式。
(5)現住址。
(6)皈依推薦人。
(7)通過什麼方式了解師父的。
(8)平時做什麼功課。
(9)修行中存在的困惑。
【註:十三歲以下孩子可以父母代替報名,十三歲以上可以代替報名但必須經過本人同意才可。皈依師父沒什麼特別要求:只要信佛,對師父有信心即可。】
雲朝山禪寺
農曆七月十四放焰口法會
農曆七月十四放焰口法會
諸位善居士,為利益十方法界如母有情,早日離苦得樂,共圓菩提。雲朝山禪寺將於農曆七月十四日,公曆8月28日在崖頂。舉行“放焰口超度法會”,法會由上智下祇(qi)法師主持,風雨無阻,如期舉行。
雲朝山禪寺
農曆八月十五祈福法會
農曆八月十五祈福法會(陽曆9月27日)
雲朝山禪寺的八月十五傳統法會,意在消災祈福,已有幾百年歷史,據中華民國十二年《慈利縣誌》載:雲朝山寺,唐貞觀中建,有田租40石。清朝常住寺僧達200多人,有田租40石,長期做雜工10多人,現存大米碾一架,岩磨、石舀及水缸完好。
今年的八月十五祈福大會,將於農曆八月十五(陽曆9月27日)舉行,到時師兄可登記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