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岩河
- 別名:汾川河、黑水、庫利川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
- 地理位置:延安市
- 流經地區:延安市寶塔區、宜川縣
- 發源地:延安市南泥灣鄉九龍泉
- 河長:112 km
- 平均流量:0.33億立方米
- 落差:811.1 m
- 面積:1781.42 km
- 河口:宜川縣高柏鄉小河口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支流水源,水利工程,灌區工程,水電開發,流域概況,
幹流概況
雲岩河,在延安市境內,稱汾川河。發源地位於延安市寶塔區嶗山東麓南泥灣鎮九龍泉,流經南泥灣鎮、松樹林、麻洞川、臨鎮等鄉鎮,到官莊鄉新窯新村出境,進入宜川縣。延安市境內長65.5公里,流域面積1331.63平方公里,河底高程860-1180米,比降4.3-8.9‰,從發源地至金盆灣基本為土河床,以下逐漸切入基岩,至官莊深達4米。臨鎮以下多跌水,高差在2.5米以上,谷寬120-540米之間。汾川河流經地段,除麻洞川、臨鎮、官莊極少量殘塬外,均為丘陵溝壑區,天然次生林覆蓋率達68%,耕墾指數僅為7.8%,河道多清流。
在宜川縣境內,一般稱雲岩河,又名汾川河、黑水、庫利川。雲岩鎮之西約6公里處的膳馬橋,出延安市,入宜川境,東經雲岩、新市河、高柏鄉,至小河口匯入黃河。在宜川境內部分位於縣城之北22.5公里(水平)處,共長47公里,流域面積453.5平方公里。境內流經雲岩、新市河、高柏、閣樓4個鄉鎮,22個自然村。
水文特徵
據新市河水文站1968-1982年水文資料統計,平均流量為1.19米↑3/秒,最大流量為1150立方米/秒,(1975年7月28日),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640萬立方米。河段高程860米至459米,平均比降8.2%。上游多為土基河床,入境後河道逐漸切入基岩,深度一般2米左右。下游深達10至20米,系黃河一級支流。該河源遠流長,上游流徑林區,含沙量少,下游穿越黃土溝壑區,植被稀少,含沙量大,樹枝狀水系,常水量大,水質良好,系常年性河流,汛期時,河水暴漲,水流湍急,易釀致洪害。冰期始於11月中旬,解於3月初,冰層厚20厘米左右。因流經雲岩鎮而得名。
支流水源
汾川河水支流長10公里,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4條,
一級支流有松樹林川和固賢川,2條流域面積和徑流量分別占汾川河境內總量的34.2%和34.4%。
松樹林川,流域面積139平方公里,長25.5公里。
固賢川,流域面積317.7平方公里,長34.3公里。
境內地下水出露雖多,但量很小,一般流量都在0.0001立方米/秒左右,大的可達0.00185立方米/秒。
南泥灣九龍泉,潛水形式出露於現代河谷中,高出河水面0-30米,泉水動態比較穩定,豐水期每秒可達0.002-0.003立方米,境內249處泉水湧水量5445立方米,年總水量可達198.7萬立方米。
水利工程
灌區工程
汾川渠是延安市第二大萬畝灌區,位於南川汾川河道。由市水利水保局負責設計,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是1958-1960年,第二期是1970-1973年。屬表然次生林區,氣候為半濕潤,年降雨量為500-600毫米,月降雨量不均,7、8、9三個月占全年降水總量的70%。平均氣溫9.4℃,最高氣溫39.7℃,最低氣溫負25℃,時而有春旱、低溫、伏旱、冰雹、霜凍自然災害,無霜期150天,作物以玉米為主,占總作物播種面積70%,其餘是糜谷、薯類等,一年一熟。
灌區有松樹林、麻洞川、臨鎮、官莊4個鄉(鎮),17個行政村,設計面積15000畝,配套2500畝,灌區工程由兩大部分組成。
渠首樞紐工程。渠首金盆灣,位於黃河一級支流汾川河,這座蓄水庫主要為汾川渠灌區萬畝地供水兼養魚,壩址在松樹林鄉老虎溝村,流域面積137.5平方公里,主溝長21公里,比降1.1%。水庫按原20年一遇洪水設計、百年一遇洪水校核,現按水電部頒(SDJ12-78)標準定為500年洪水校核、50年洪水設計,多年平均徑流量308萬立方米,輸沙量10.1萬噸。總庫容58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98萬立方米,滯洪庫容284萬立方米,已淤75萬立方米。樞紐由土壩、輸水洞、溢洪道組成,土壩為黃土均質壩,河底高程1051.4米,壩高22.6米。壩頂長240米,頂寬3.5米,壩底寬148米,壩後排水採用爬坡式反濾設備。迎水坡用乾砌石護坡,背水坡採用草皮護坡。輸水洞位於壩的左端,為臥管放水結構。由臥管涵洞組成,涵洞高程1061.7米,為鋼筋混凝土涵管,管徑0.8米,全長206米。設計泄水量1.5立方米/秒。溢洪道位於壩的右端,為河岸開閉式,進口高程1070.4米,全長115米,由寬頂堰、平流斷、陡坡斷、消力池組成,基礎為紅膠土,最大泄洪能力160立方米/秒。
灌區。為小型多渠道工程。渠道工程為多首制引水,分布於汾河南北,順川遭東西走向貫穿,主要靠金盆灣水庫調供水量,引用匯入汾河各支流水供給各渠,共3.3立方米/秒。由7條渠組成多渠道,總長51.7公里,全灌區有渡槽92座,排洪橋109座,跌水84個,涵洞14個,閘門121處,退水30處,倒虹2座,各種建築物共452座。絕大部分為傍山土渠。7條渠道情況:
汾川一渠,由金盆灣水庫直接引水,經金盆灣、趙家河、胡屯、老溝,全長4公里,引水量0.5立方米/秒,可灌1013畝。
汾川二渠,從金盆灣背灘滾水壩(壩高5米)起水,流經金盆灣、胡屯、老溝、麻洞川到梁橋設支渠,向東直下,繞石窯灣背川地,同時從倒虹穿汾河灌三合、石窯灣、西村陽川地,渠全長16.7公里,引水量為0.7立方米/秒。可灌3596畝。
汾川三渠,從西村背灘滾水壩(壩高5米)起水,流經奕村、姚家坡背灘後,以倒虹過河,伸向曲里到臨鎮付家灣,匯入五渠,全長6公里,引水0.4立方米/秒,可澆灌2474畝。
汾川四渠,從曲里背川滾水壩(壩高7米)起水,順背川直下流經付家灣、曲里、石村至黑舍退水。全長6公里,引水0.4立方米/秒,可灌1343畝。
汾川五渠,從付家灣汾河上築滾水壩(壩高1.5米)起水,順河東下,流經付家灣、石村、臨鎮、覺德等,全長32公里,引水0.3立方米/秒,可灌地2725畝。
汾川六渠,從臨鎮河道築滾水壩(壩高1米)起水,順背川流經河南坪到官莊鄉王家溝,全長6公里,引水量0.7立方米/秒,可灌地960畝。
汾川七渠,由“八一”水庫引水,全長4.5公里,流經王家崖、麻洞川,到胡家灣退水,灌地389畝。
水電開發
麻洞川鄉洞灣小水電站,是由一個古老的水打磨改裝而成。站址在洞灣村,汾川河右岸。建站時,由鄉政府領導,洞灣、胡家灣、梁橋三個村出勞力;西安電影製片廠出10千瓦發電機、裸鋁線;水利部門出技術和24馬力柴油機(冬春備用)。1958年1月動工,年底竣工,裝有鋼磨、碾米機、餎餎機。年發電8個月,發電量1000度。
發電站的建成,主要供三個村68戶的照明,鄰村農副加工。使用後,大大地解放了農村的勞、畜力,民眾十分高興。1963年一場特大暴雨,山洪暴發,水電站慘遭沖毀,以後再未修復而被擱置。
流域概況
流域主要分布在延安市和宜川縣兩個行政區範圍內。氣候屬半乾旱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冷暖乾濕差異極大,春日多風,秋多陰雨。年降水量549.9毫米,大部集中在7、8、9月。延安氣溫呈馬鞍形,1月最冷,最低氣溫-25.4℃;7月最熱,最高氣溫可達39.7℃。晝夜溫差較大,一日之間相差20℃上下。年平均氣溫為9.4℃。年日照約2445小時。月總輻射以6月最多。12月最少;季輻射以夏季最高,冬季最少。無霜期年平均為150天左右。
延安市是一座悠久的歷史名城,是人們嚮往的革命聖地,延安市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中部。屬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向東傾斜。境內山巒縱橫,唯大川道較開闊平坦。全境大部分被50米至150米厚的黃土覆蓋。海拔最高1525米,最低860米,市區海拔為957.6米。延安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夏商周時期,屬雍州之域。延安市為陝西省延安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延安曾是中國革命的燈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搖籃。當年在各個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名將和新中國成立後各條戰線的高級幹部,大多數都喝過延河水,吃過延安的小米飯,黨中央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留下了許多值得永遠懷念的革命文物和遺址,現在延安市保存的革命舊址就有140多處。
宜川縣位於陝西省中東部,延安地區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壺口瀑布之濱。地勢由西向東緩傾,形成西北高東南低的簸箕狀地形。坡度塬面為5-10°,山坡為15-30°,屬渭北旱塬之殘塬與陝北丘陵溝壑之間的過渡地帶。境內以流水浸蝕為主,形成浸蝕型的地貌類型,溝壑縱橫,川塬相間,梁峁起伏,峭壁矗立。相間有由北向南的雲岩、仕望、縣川、鹿川、白水川、猴兒川等5條主要河流,自西流向東注入黃河。馳名中外的黃河壺口瀑布就座落在本縣境內,已為國家旅遊風景區。海拔高度一般為1000米左右,最高為1710米,最低為388.8米。宜川縣歷史悠久,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劉志丹、謝子長、楊森、徐向前、朱德、彭德懷等共產黨領導人曾先後活動在宜川各地組織宣傳革命思想。喚起民眾,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長期艱苦的鬥爭。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宜川瓦子街地區進行了著名的“宜瓦戰役”,全殲胡宗南精銳部隊劉戡部3萬餘人,取得了西北的又一偉大勝利。宜川縣土地資源豐富,總土地面積29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7195萬畝,每人平均占有2.94畝,1994年全縣糧食總產46842噸,比1949年增長4.92倍。農作物中糧食作物有47種,343個品種,盛產小麥、玉米、穀子、蔬菜、菸葉、乾鮮果、藥材、木材等。白豆子為當地特產,花椒、山楂、核桃、柿子、沙棘為土產品。菸葉素有“御煙”之稱,烤菸生產從1984年以來,6次被評為全國菸葉生產先進縣。8次獲省級菸葉生產收購先進縣,1994年晉升為國家達標1級縣。森林資源也較為豐富,全縣林地總面積218300畝,約占總土地面積4.95%,多為天然自生林,主要分布在縣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