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研究》是由《影視圈》更名更名而來。
2020-11-16,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影視圈》更名為《雲岡研究》及變更主管主辦單位和出版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岡研究
- 別名:影視圈
《雲岡研究》是由《影視圈》更名更名而來。
2020-11-16,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影視圈》更名為《雲岡研究》及變更主管主辦單位和出版單位。
雲岡研究 《雲岡研究》是由《影視圈》更名更名而來。2020-11-16,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影視圈》更名為《雲岡研究》及變更主管主辦單位和出版單位。
山西大學雲岡學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10月30日,與北京大學-山西大學雲岡學研究中心同時揭牌,杭侃擔任首任院長。雲岡學研究院將依託山西省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聚焦民族融合、佛教考古等重大課題,聯合北京大學、山西大學等校內外優勢力量,採取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推動“雲岡學”研究向縱深發展,以“雙校雙導師”的培養...
《雲岡石窟研究》是2003年6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文儒。內容簡介 周密細緻的實地考察道盡時人時事,淵博豐碩的歷史文獻記下風土人情,優美生動的佛經故事闡釋不二義理,流傳甚廣的民間傳說訴說似水流年。本書作為一本學術著作,脈絡清晰地梳理了中國石雕藝術的發生、發展與嬗變,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雲岡文化 雲岡文化是指以大同市及周邊縣區為中心的歷史文化形態,包括大同特色優秀文化和雲岡石窟本體文化。中心面向大同歷史、文化、民俗、文藝、經濟、旅遊等,進行“突出雲岡文化 彰顯地方特色”的追求,形成區域研究的特色。旨在深入發掘、系統梳理、學理提升雲岡文化,努力追求科學研究產業化,服務地方經濟,充分體現...
雲岡學是以雲岡石窟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包括雲岡學理論、雲岡學套用和雲岡學發展史等內容。簡介 雲岡學是以雲岡石窟現有文物為依託,包括宗教、考古、美術、音樂、舞蹈、建築、歷史、地理、民族、民俗及維修保護等諸多學科在內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雲岡學”從上世紀初日本學者發端,到中國學者深化,基礎研究...
太原理工大學雲崗學與文物保護研究院充分發揮高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與大同市一道,共同促進我省航天航空產業的健康發展,共同推動雲岡石窟研究邁上新的台階,為助力大同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研究方向 建設“雲岡學”、提升太原市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為目標,深入開展學術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服務、...
《雲岡服飾文化研究》是201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芳。內容簡介 《雲岡服飾文化研究》以雲岡雕像服飾為研究對象,在介紹雲岡石窟開鑿背景及北魏時期服飾概況的基礎上,從世俗服飾和宗教服飾的角度梳理和研究了雲岡雕像不同時期的服飾風格特徵,即雲岡石窟營造經歷的早、中、晚三個時期的雕像服飾文化:雲岡...
《雲岡石窟的考古學研究》是一部由〔日〕岡村秀典所著書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考古學家岡村秀典研究雲岡石窟的專著。作者參照中日兩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結合近年中國的考古新發現,綜合運用樣式學、圖像學和空間分析的研究方法,對雲岡石窟主要洞窟的具體年代、信仰內容及其源流、窟內尊像...
本書是《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2016年“雲岡文化研究”專欄文章之選粹,歷時十載,精選75篇。論文集展示了雲岡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分為雲岡石窟研究、北魏歷史文化研究、大同及周邊地區古建築研究、大同地區民俗及民間文藝研究、大同地區墓銘碑刻研究五個部分,*後以大同市原市長耿彥波先生的《名城古都保護...
劉建勇,男,漢族,1967年7月生,山西五台人,大學學歷,199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人物履歷 2001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16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局長。2023年12月,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職務任免 2023年11月,擬任省直副廳級單位正職。2...
而今,雲岡研究已成為國際學界的一門顯學。將百年來關於雲岡研究的重要論著彙輯成冊,是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長久以來的心愿。2005年,適逢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我們將20世紀以來頗具影響的雲岡研究論著輯為《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以展示近一個世紀以來雲岡石窟科學保護與研究的概況,亦感念曾經為雲岡研究作出卓越...
李敏 李敏,雲岡研究院數位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人物經歷 李敏所在的雲岡研究院的“文物醫生”團隊紮根石窟,通過建立檔案、數位化技術採集、文物保護修復等多種手段對石窟進行“望聞問切”,加強對雲岡石窟的研究和保護。
趙斌 趙斌,雲岡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人員。人物經歷 雲岡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 人員。
杜強 杜強,男,雲岡研究院數位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人物履歷 雲岡研究院數位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
雲岡石窟區域地質概況 雲岡石窟防水方案構想 “十里河工程”對雲岡石窟文物保護影響的研究 石質文物風化防護的探索與實踐 雲岡石窟溫濕度變化規律及對石窟保存的影響 大氣環境污染對雲岡石窟的影響 現狀調查和檔案建設 甘肅慶陽北石窟寺病害分析及防治對策 文物圖書館的專業性及其數位化建設思路 中國古代石窟寺彩塑的種類、...
潘鵬 潘鵬,雲岡研究院數位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人物經歷 雲岡研究院數位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
大同大學黨委書記王守義、大同大學校長常乃軍、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會長安大鈞等出席論壇。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研究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來,共申報國家、省部級課題30項,發表論文70多篇,承辦全國性會議1次,並建起了中國雲岡文化資料庫和網站,成為雲岡文化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論壇上,北京大學文化遺產系主任、雲岡文化...
現任山西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研究中心北魏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北朝研究》《雲岡研究》主編。1998年評為副教授,2004年評為教授。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武則天研究會理事,中國古都學會理事,中國遼金及契丹女真研究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會員,山西省歷史學會理事,平城北朝研究會理事、秘書長。個人作品...
張焯,男,1963年10月生,河北懷安人,研究生學歷,1988年9月參加工作,198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二級文博研究館員,歷史學碩士研究生學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西省委聯繫高級專家。曾任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人物經歷 1985年,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天津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
崔曉霞 崔曉霞,女,現任大同市雲岡研究院副處級幹部。人物經歷 現任大同市雲岡研究院副處級幹部。制定標準 崔曉霞、周潔、常煒,等,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DB1402/T20-2023 所獲榮譽 2021年6月,被授予山西省“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蓮花之上》是由大同市委宣傳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山西大學為支持單位,北京大學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雲岡研究院、北京眾得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音樂劇。內容簡介 《蓮花之上》以北大考古人(宿白先生、杭侃先生為主人公原型)對雲岡文化的貢獻為故事基礎,以追溯雲岡文化的歷史為主線,歌舞並重,將...
王恆,文博研究員。1985年開始從事雲岡石窟研究,研究方向廣泛,包括石窟歷史、宗教、建築及圖像學研究。出版書籍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雲岡佛經故事》《雲岡石窟的開鑿》《雲岡石窟洞窟建築形式》《雲岡石窟辭典》等著作十餘部。並發表《從犍陀羅到雲岡》《〈魏書·釋老志〉與雲岡石窟》《雲岡學:從自發到自覺》等...
2019年10月15日下午,由青島出版集團、雲岡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主辦的《雲岡石窟全集》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大學召開。內容簡介 《全集》將雲岡洞窟全部收納,依洞窟次序展開,各卷開篇是一篇《釋論》,論述本卷所收洞窟的布局和特點,也探討分析了該石窟引發的學術問題。創作背景 雲岡石窟是佛教自兩漢之...
2021年2月,雲岡研究院院長。2023年6月,任山西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院長。擔任職務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考古學會副秘書長、山西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江蘇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源流運動”發起人與主要負責人,主要兼職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
1980年和張暢耕、員海瑞先生合作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期發表了《雲岡研究三種》一文。1986年在《山西師大學報》第4期發表了《雲岡第20窟出土比丘尼曇媚造像頌石碑試解》一文。同年,又參加了司馬光逝世900周年學術討論會並提交了《司馬光不是守舊派》論文。人物成就 1985年到1988年,所帶高考歷史課成績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