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扦插方法,苗圃的選擇,插穗的剪取,插條處理,扦插方法,苗床管理,與迎春花區別,
形態特徵
枝葉
常綠直立亞灌木,高0.5-5米,枝條下垂。小枝四棱形,具溝,光滑無毛。葉對生,三出複葉或小枝基部具單葉;葉柄長0.5-1.5厘米,具溝;葉片和小葉片近革質,兩面幾無毛,葉緣反卷,具睫毛,中脈在下面凸起,側脈不甚明顯;小葉片長卵形或長卵狀披針形,先端鈍或圓,具小尖頭,基部楔形,頂生小葉片長2.5-6.5厘米,寬0.5-2.2厘米,基部延伸成短柄,側生小葉片較小,長1.5-4厘米,寬0.6-2厘米,無柄;單葉為寬卵形或橢圓形,有時幾近圓形,長3-5厘米,寬1.5-2.5厘米。
花
花通常單生於葉腋,稀雙生或單生於小枝頂端;苞片葉狀,倒卵形或披針形,長5-10毫米,寬2-4毫米;花梗粗壯,長3-8毫米;花萼鍾狀,裂片5-8枚,小葉狀,披針形,長4-7毫米,寬1-3毫米,先端銳尖;花冠黃色,漏斗狀,徑2-4.5厘米,花冠管長1-1.5厘米,裂片6-8枚,寬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1-1.8厘米,寬0.5-1.3厘米;栽培時出現重瓣。
果橢圓形,兩心皮基部癒合,徑6-8毫米。花期3~4月,果期3月-5月。引常綠半蔓性灌木。嫩枝具四棱,枝條垂軟柔美,具四葉對生,三出複葉,小葉橢圓狀披針形,常綠。春季開金黃色花,腋生,花冠裂片6-9枚,單瓣或復瓣。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原產於我國雲南,長江流域以南各地。產於四川西南部、貴州、雲南。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花大、美麗,供觀賞。
適合花架綠籬或坡地高地懸垂栽培。小枝細長而具懸垂形,常用做綠籬,有很好的綠化效果。其枝條柔軟,常如柳條下垂,如植於假山上,其枝條和盛開知黃色花朵,別具風格。
栽培技術
扦插方法
扦插時期:在春秋兩季。春季選芽沒萌動但快要萌動時或在花後進行。秋季可在9—10月或結合整形修剪時進行。此期扦插,生根快,易管理,成活率高。
苗圃的選擇
要求土壤土質疏鬆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砂土或砂壤土。苗圃地育苗前深翻曬白,耙細整平,四周挖好排灌溝。用O.5%高錳酸鉀消毒處理後再整地作床,床面寬約1米,溝寬30厘米,以便排水和管理。扦插前要求深翻35~40厘米,土粒細碎平整,將苗床澆濕澆透。
插穗的剪取
操作方法是:插穗應選擇1—2年生枝條,健壯、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為好。將選好的枝條剪成1睢15厘米的小段,插條至少帶2—3個芽,上端離腋芽1厘米左右處剪平,下端離腋芽1厘米左右剪成45度的斜口。剪去所有側枝,中下部的葉片亦應剪除,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最上部一對葉片可以保留,以利光合作用,補充營養物質,有利於生根。在剪截和整理時,需當心插穗的倒順,以免影響成活。
插條處理
在扦插前要對插條進行藥劑處理,使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刺激素,能促使扦插早生快發,提高成活率。在生產上常用的主要有50PPM的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配製成溶液,將插條下端剪口浸3—5小時。
配製500PPM萘乙酸溶液的方法:將l克萘乙酸粉劑,先溶解在30~50毫升酒精中,然後再倒人200千克清水中稀釋即可使用。l克萘乙酸配製成的溶液,能處理5000~10000根插條。
扦插方法
扦插規格一般為行距6~8厘米、株距4—5厘米左右。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3一l陀。用手使土壤與插條結合緊密,扦插完畢,噴水要噴透。
苗床管理
播後苗床管理:初期要適當遮蔭,一個月左右要早晚見光,只在中午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遮蔭,直到生根為止;扦插初期為了保證空氣中的濕度,要避免空氣過分的流通。插條癒合組織已形成。開始髮根時,則應注意通風換氣,促使迅速髮根生長;灌溉,插後一星期內晴天和傍晚各澆水一次(地膜育苗法除外)。以後視天氣情況和土壤條件,酌情澆水或灌水,保持地表濕潤;雨天則應該注意清溝排水。高溫乾燥季節,除早晚兩次澆透水外,中午還要適當淋水。
當插條形成癒合組織後:插條形成癒合組織後則應減少插床噴水次數,並注意勿使土壤過分潮濕,因為過分潮濕和乾燥同樣會使根引起腐爛;施肥,開花前後適當施肥2—3次薄液肥;除草,扦插苗根淺且少,最好用手拔草,以免傷根。草長得過高則根深,拔時易損傷花苗根系。拔草後要立即澆水,使土壤與苗根密接,並注意培土,防止根系露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