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高峰牛又名雲南瘤牛,主要產區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潞西縣、畹町鎮,臨滄地區的滄源縣、耿馬縣、鎮康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臘縣、景洪縣,思茅地區的瀾滄、西盟和孟連等縣。產區位於北緯21°9′~29°16′,東經97°39′~106°12′之間。雲南高峰牛與普通黃牛在外貌特徵、體型結構、毛色、角形及習性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高峰牛
- 別名:雲南瘤
- 主產地: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等
- 類別:牛
產地及環境,地理分布,品種特徵,形態特徵,品種性能,生產性能,繁殖性能,
產地及環境
從緯度看,其地理位置相當於我國南部雷州半島到閩、贛、湘、黔一帶。然而,在雲南北緯22°附近地區,由於北部和東部的高山屏障,其現代氣候則相似於雷州半島、海南島中、北部的熱帶氣候。在北緯24°以南,西部及東部的低海拔(1300米以下)地區,則相似於廣東、廣西大部及福建南部的南亞熱帶氣候。即使在北緯24°以北的低海拔地區和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河谷,也屬於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雲南的熱帶和南亞熱帶氣候,為高峰牛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適宜的氣候條件。
地理分布
雲南高峰牛主要分布於雲南南部、西南部和中部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
品種特徵
雲南高峰牛與普通黃牛在外貌特徵、體型結構、毛色、角形及習性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高峰牛最顯著的特徵是:公牛鬐甲前上方有一大的瘤狀突起,狀如駝峰,營養良好時,瘤的尖峰可向後或兩側傾斜,有的中間呈一凹槽。一般瘤高為12~15厘米,高者可達18~20厘米。頭短,額部寬平或微凹,眼圓大有神,耳朵比普通黃牛長大,安靜時往往平伸或下垂;角多粗短,公牛均有角,母牛多數無角,有者也僅寸余,公牛角形可分長角、短角和“倒八字”角三種,亦有角較纖細、軟角和七弦琴狀者,但不多見。頸粗短,頸部肌肉厚實,垂皮十分發達,從下頜前緣開始一直向胸部延伸,在炎熱地區,垂皮有延伸至腹部者,叫腹垂。體軀圓長,前軀發達雄壯,後軀呈圓筒形,背腰平直,尻部較平;公牛有較長的陰鞘,從陰囊下部到包皮的整個陰筒均往下垂。尾粗且長,尾帚幾乎著地。四肢較細,結實有力,蹄小而堅實。全身被毛短而細密,有光澤;毛色複雜,常見的有黑、褐、紅、黃、青和灰白色六種。
形態特徵
最顯著的特徵是,公牛鬐甲前上方有一個大的瘤狀突起,如駝峰,營養良好時,其瘤的尖峰可向後或兩側傾斜,有的中間呈一凹槽。雲南高峰牛頭短,額寬。公牛有角,分長角、短角、“倒八角”三種,母牛多無角。頸粗短,垂皮十分發達,從下頜前緣一直延伸到胸部,延伸到腹部者叫腹垂。前軀發達,背腰平直,尾粗長。全身被毛粗短,有光澤,毛色有黑、褐、紅、黃、青和灰白等色。成年公牛體高116.8厘米,體重291.0千克,母牛高107.0厘米,重213.7千克。
品種性能
生產性能
一般未經育肥的成年牛屠宰率為 52.3% ,淨肉率 39.6% 。
繁殖性能
母牛 2 歲配種,發情周期 18~25 天,持續期 1~1.5 天。妊娠期 9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