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鐘蟋,體黑色。唇基與上唇呈黃褐色。前胸背板的縱溝呈黃褐色,後部具2個較大的黃圓斑。前翅翅脈呈黃褐色。前、中足股節基部呈黃褐色,三對足的脛節除基部和端部外均呈黃褐色。尾須黃褐色。產卵瓣呈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鐘蟋
- 拉丁學名:Meloimorpha yunnanensis (Yin,1998)
- 別稱:Homoeogryllus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省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學名: | |
中文名: | 雲南鐘蟋 |
中文拼音: | YUNNANZHONGXI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無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雲南景洪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形態特徵
雄體形寬大。頭小;下口式;後頭隆起;額突狹窄;複眼發達,向外側凸出,下顎須細長,第3與第4節約等長,第5節明顯長於第4節。前胸背板前部較狹窄,近馬鞍形。前翅甚寬,長於腹端;Sc脈具17條分支;斜脈7條,前4條基部彎曲,後3條較短;具1條索脈,索脈與鏡膜間具1條傾斜的橫脈;鏡膜很大,長寬近乎相等,後緣較圓,內具2條分脈;端域較短,翅脈排列不規則。後翅較長,超過後足股節末端。二對足皆具細毛。前足脛節近基部內、外兩側各具1個橢圓形的膜質聽器。後足較細長,股節基部稍膨大,與脛節約等長,脛節背面具細刺,刺間具3對背距;外側上、中端距較短,下端距甚小,內側中端距甚長,約為上端距的2倍,下端距與外側中端距約等比後足第1跗節側扁,長於第2, 3跗節之和。下生殖板兜狀,中央稍具隆脊。尾須端部超出後翅。
雌前翅超過腹端,Sc脈具6-8條分支,翅脈排列不規則,橫脈較多,後翅較長,超出前翅端部。產卵瓣光滑,矛狀,其端部不達後翅端部。
體長(mm):雄15, 13-14;全長(包括後翅) :雄24, 雌24- 26;前翅長:雄13.5;後足股節長:雄13, 雌13一14;產卵瓣長:雌11-12。
分布範圍
雲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