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繫於2003年組建。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結合市場需求,陸續開辦有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水產養殖技術、漁業綜合技術、農畜特產品加工、水生動植物保護專業。生物工程系師資力量強,教學條件好。專兼職教師25人,在學歷結構上,有碩士約10人,其餘均為本科,還有數位教師在進修博士、碩士學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11人,“雙師型”教師13人。多位教師前往美國、瑞士、泰國研修、考察;並參與國家“863”課題,承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基金課題;參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
  • 組建:2003年
  • 專兼職教師:25人
  • 碩士:約10人
系科概述,系科領導,

系科概述

為實現學院辦學的可持續和均衡發展戰略,2010年9月經過學院調整新建,把原來農學與園藝系的作物生產大類五個專業併入新的生物工程系,確立了生物工程系新起點、新平台、新發展的全新定位,為生物工程系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契機。新的生物工程系貫徹黨和國家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以質量觀、文化觀、效益觀指導系建設與發展,秉持“知行合一、立德篤行”的全新的系訓,倡導了“自強不息、創新拓展”系風,形成了“嚴謹治教、修業樹人”的教風,落實“明德、善思、勤技、踐行”的學風,貫徹了 “學中做、做中學”的辦學理念,提倡“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以系文化建設為切入點,以創新和務實的精神,努力做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
生物工程系設有作物生產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中草藥栽培技術、生物製藥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水產養殖技術、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食藥用菌、植物保護九個專業,作物生產技術為省級特色專業。擁有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實訓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有作物栽培、種子檢驗、農業信息、組織培養、生物化學、植物成分提取、水產養殖、魚類標本、食藥用菌、中草藥栽培等十多個實訓室;在校內建有中草藥栽培實訓基地、水產養殖實訓基地、作物生產實訓基地、設施農業實訓基地,其中中草藥栽培實訓基地為省級校內實訓基地;與德國巴斯夫公司共建聯合人才培養基地,與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等7家世界知名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與中國種業集團雲南分公司、雲南英茂農業生物有限公司、北京作物高科有限公司等40多家省內外知名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雲南省農科院藥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五家科研機構建立了校外教學實訓基地。
生物工程系擁有一支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6人,其中在職教授5人,副教授20人,“雙師型”教師18人,有17名教師具有考評員資格證書。在校生780餘人。生物工程緊貼行業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取得豐碩的成果。承擔省、市、校級教科研課題十多項,承擔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玉米綜合試驗站、馬鈴薯綜合試驗站、油菜綜合試驗站工作,部分教師參加了“863、973”項目,積極參與開展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示範縣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工作,主要承擔雲南省科技增糧和高產創建工作,有二位教師為雲南省科技增糧和高產創建專家組成員,帶動了雲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教學與生產實際結合,課堂走入田間,成果寫在雲嶺大地。生物工程系現有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5項,院級質量工程項目4項,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教科研論文60多篇,其中核心刊物22篇。有20多篇論文獲省級以上學術團體優秀論文獎。教師主編20多本全國高職高專教材,其中趙燕教授主編的《草坪建植與養護》評為省級優秀教材。一人被評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名師,並獲“黃炎培職業教育獎”。生物工程系積極探索農業類高職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確立了“三植入、三結合”人才培培養模式,生物工程系系重視學生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各類技能大賽多次獲得了一、二、三等獎。
生物工程系根據農業高職教育的特點,設有六教研室和一個實訓與社會服務中心,重新定位了教研室的功能,把人才培育與教研室的作用緊密結合,建有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切實為學生就業提供指導。
生物工程系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結合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實施開發性辦學和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工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利用校內外實習基地實行頂崗實習、預就業,確保學生“零距離”就業,2010至2011年,學生到外資企業就業達到40人,實現了就業率高,就有效果好;生物工程系積極推進雙證書制度,即學生畢業時獲得畢業證,也獲得相應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今後,生物工程系將根據系情,堅持發展這一主題,積極推進系改革建設與發展。

系科領導

生物工程系系主任王孟宇,男,漢族,1963年10月生,雲南省石屏縣人。1985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3年雲南大學研究生進修班結業,中國農業科院研究生院在讀碩士研究生。農業部科教司農業職業教育名師。2010年10月被中華職教社授予第二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1985至1994年雲南省農業學校任教,1994年至2001年任雲南省農科教科技開發公司總經理,2001年至2003年任雲南省農業學校科技產業辦公室主任,2003年2009年任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與產業處長,2009年至2010年9月任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管理(對外交流)處處長。
長期從事農業科技、農業教育工作。2001年被評為高級農藝師,2004年轉為副教授,2009評為教授。兼任雲南省專家協會理事,雲南省種子協會理事,雲南省農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分會理事。
教學上主要承擔《遺傳學》、《作物育種學》、《田間試驗與生物統計》、《農業生態學》、《生物化學》等多門專業、專業基礎課教學工作,有紮實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總授課2160課時,學生評教92分。科技上負責或參與的農業科技項目11項,其中主持或負責5項,參與6項,涉及土壤肥料、菸草、農業軟科學,良種繁育等多個方面。其中負責農業部豐收計畫、省農業廳重大農技推廣項目一項,主持省農業廳一項,主持省菸草公司項目四項,主持省教育廳項目一項、參與四項,參與973項目一項,主持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二項,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馬鈴薯綜合試驗站站長。1996以來獲省農業廳科技成果三等獎,通過省級菸草公司成果鑑定二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