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耿馬總佛寺

雲南耿馬總佛寺

來到雲南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你不能不去一個地方,那就是耿馬總佛寺。當你走進耿馬老街坡口,迎面便見到一棵蒼勁挺拔、四季蔥翠的大榕樹大榕樹高20米,樹圍10米,冠幅400平方米。樹根裸露交錯,枝幹彎曲盤旋,如傘的枝葉好似孔雀盛開的美麗彩屏,故此坡名叫孔雀坡,如今已成了傣家人迎客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耿馬總佛寺
  • 地點:雲南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占地面積:5543.3平方米
  • 修建時間:清乾隆年間(1771年)
名稱由來,建築設計,

名稱由來

沿耿馬老街沿甘東路一直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座醒目的廟宇。這座樹蔭掩映下的古老廟宇便是耿馬土司轄區小乘佛教擺潤派佛寺的總管,故稱耿馬總佛寺。耿馬佛教於明朝成化年間傳入,據史料記載,明成化32年(公元1473年、傣歷835年),耿馬四世土酋罕邊法執政時期,芒雨寨、波岩望等四人,遊逛至緬甸木邦等地與土人聚賭,錢財輸盡後輾轉到達緬泰邊境的景棟地區。初次來到的莊嚴堂皇佛寺前,聽到身披袈裟的僧侶朗聲頌經,他們十分驚奇。往訪住持長老,長老問:“你們是何處人?貴方可有佛寺?”,聽說他們來自耿馬,從未有過佛寺,長老即向他們宣揚佛法的好處,並派遣兩名僧人,護送石佛像一尊,沿佛海、孟連、勐勐古道到耿馬傳播小乘佛教。土司罕邊法大喜,重賞波岩望等人,建寺於東門,佛教便在傣族地區發展壯大。為便於管理佛教事務,統一戒律,乾隆年間(公元1771年),耿馬土司府宣撫司主持功德修建了這座官方總管緬寺——耿馬總佛寺,傣語稱“窪專勐”,即地方上總管佛寺。

建築設計

佛寺座西向東,占地5543.3平方米,由大佛殿、戒堂、僧舍、藏經閣、白塔、門亭等組成,雕樑畫棟,門亭恢弘,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的“耿馬總佛寺”橫匾掛於正門。寺內1角8亭的藏經閣為全市僅有,庭院裡花紅柳綠,菩提樹青翠挺拔,殿堂中飛檐斗拱,雕龍彩鳳,殿宇雄偉,氣勢壯觀。大殿供奉釋迦牟尼金身像一尊,前後供奉8座小佛。大柱上雙龍擁抱,護衛佛祖。大殿左側掛映有15個佛祖像的條幅,右側掛著長條彩色連環畫,講述了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成佛,從普渡眾生到圓寂的一生,是迄今保存較為完整和完美的佛教傳奇故事之一。那直指上蒼的緬寺和佛塔,莊嚴而神聖,使你不禁想跨入佛門、去領悟佛學的真諦。
這座位於城中保存完好的總佛寺,是兩百年來耿馬傣族佛教活動的中心,也是境內外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每逢宗教節日,如潑水節、關門節、誦大經、開門節和其他重大宗教活動,傣族人民都以總佛寺為活動地點。寺內現藏經227部45卷,有僧侶130人。耿馬總佛寺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緬甸僧侶曾多次前來朝拜。緬甸滾弄那第佛寺大長老曾派弟子二人,前來向主殿大佛貼金;海外華人僑胞、港澳台同胞回鄉探親訪友,修墳祭祖,也都要到總佛寺供齋滴水、誦經做賧、敬供臘條香花等。
1988年11.8大地震中,總佛寺遭到了嚴重破壞,耿馬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廣大傣族民眾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對佛寺進行了全面修復。歷經滄桑的耿馬總佛寺,如今已經成為風情耿馬一個融宗教和旅遊為一體的優美景區,每天迎接著境內外朝拜觀光的來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