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紫菀

雲南紫菀

雲南紫菀(Aster yunnanensis Franch. var. angnstior Hand.-Mazz.)是菊科紫菀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半米左右,叢生,花藍色或淺藍色,瘦果長圓形,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西藏、四川、甘肅、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4,500米的地區,見於高山以及亞高山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紫菀
  • 學名:Aster yunnanensis Fran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紫菀屬 Aster
  • :山菀組 Sect. Alpigenia
  • :雲南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 :重冠系 Ser. Diplostephioides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醫藥:,功效:,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
莖直立,單生或與蓮座狀葉叢叢生,高30-40稀達70厘米,粗壯,下部為枯葉殘存的纖維狀鞘所包圍,被開展或上部被捲曲的短柔毛,上部雜有具柄的腺毛,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2-8個花枝,上部有疏生的葉,基部葉在花期枯萎,下部葉及蓮座狀葉長圓形,倒披針狀或匙狀長圓形,長7-15厘米,寬1.5-3厘米,下部漸狹成具翅而基部鞘狀的柄或下部葉無柄,全緣或有小尖頭狀齒或疏齒,頂端尖或鈍;中部葉漸短,長圓形,基部圓形,心形或有圓耳,半抱莖,長10-18厘米,寬2.5-4厘米;上部葉小,卵圓形或線形,尖或漸尖;全部葉上面被疏毛,有腺,中脈在下面凸起,離基三出脈和側脈顯明。
頭狀花序徑4-8.5厘米,在莖和枝端單生。
總苞半球形,徑1.5-2.5厘米;總苞片2層,卵圓狀或線狀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0.8-4稀5毫米,頂端尖或急尖,深綠色,下部密生長柔毛,上部被疏毛和深色腺毛,邊緣狹膜質。
舌狀花80-120個,管部長1.6-2毫米;舌片藍色或淺藍色,長20-30毫米,寬1-2.5毫米,下部較狹;管狀花長約7毫米,上部黃色,管部長1.8-2毫米,裂片長1-1.2毫米;花柱附片長0.7毫米。
冠毛2層,外層極短,白色,膜片狀,內層長6-7毫米,有多數白色或帶黃色微糙毛。
瘦果長圓形,長達3厘米,被絹毛,上部有黃色腺點,有4肋。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範圍

產自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及西藏東部和南部。

主要價值

醫藥:

藏藥】花序治流行性感冒,發燒,食物中毒,瘡癤《滇省志》。麥多漏莫:花治癬症,清瘟病時疫熱,解痙攣《中國藏藥》。

功效:

花序:辛、苦,涼。清熱解毒,降血壓。

本種提示

此種與重冠紫菀 (A. diplostephioides C. B. Clarke.) 接近,但莖有分枝,稀不分枝,總苞片通常較寬,稀稍狹,管狀花在開放前同樣黃色。此種從總苞片的寬狹和毛茸的差異可分為下列各變種:
原變種
莖有2-8個分枝稀不分枝,葉有小尖頭狀齒或疏齒,或全緣,下部葉長17-18厘米,寬2-4厘米;中部葉基部寬,圓形或有圓耳,上面被疏毛及腺,下面沿脈和邊緣被長毛;頭狀花序徑5-8.5厘米,總苞徑2-2.5厘米;總苞片卵圓披針形,寬3-4稀5毫米,下部被較密的長柔毛,上部有疏毛和紫色腺毛;舌片長25-35毫米,寬1.5-2.5毫米。
產於雲南西北部(中甸、麗江等)、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康定、道孚、稻城、木里等)。生於高山及亞高山草地。海拔2500-4500米。
狹苞變種
莖有2-3個分枝或不分枝,葉有疏鋸齒或近全緣,下部葉長7-15厘米,寬1-2.5厘米,中部葉基部稍狹或較寬而圓形或心形,被與上一變種同樣的毛茸。頭狀花序徑4-6厘米;總苞徑1.5-2厘米;總苞片線狀披針形,寬0.8-1.5毫米,背面基部或全部被較密的長柔毛和腺毛;舌片長2-2.5毫米,寬1-2毫米。
產於雲南西北部(中甸)和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九龍、木里、康定、道孚等)。生於高山、亞高山林緣和開曠草地。海拔2300-4100米。
夏河變種
莖有2-5個傘房狀分枝;葉有小尖頭狀齒或全緣,下部和中部葉長5-10厘米,寬1.5-2.8厘米,基部截形或心形,質稍厚,兩面被黃色較密的長毛和腺毛。頭狀花序徑4-6厘米,總苞徑1.5-2厘米;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0-13毫米,寬1-2毫米,被黃白色長雜毛和紫色腺毛;舌片長2-2.5毫米,寬1-1.5毫米。
產於甘肅南部(夏河)、青海東部及南部(大河壩等)、四川西部(理縣、甘孜等)、西藏東部及南部(拉薩、類烏齊等)。生於高山及亞高山開曠坡地及草地。海拔3650-4260米。
此變種的外層冠毛膜片狀或有時短毛狀。A. kawaguchi Kitam. 是本變種的一個葉基部稍狹的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