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2°02′23″~102°26′7″,北緯23°10′20″~23°17′15″之間。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5年,總面積15988.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山頂苔蘚矮林等植被類型為主體構成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類群多樣性,屬於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省級
  • 占地面積:15988.6 公頃
  • 保護類型:森林生態系統
  • 成立時間:1985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氣候,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動物,保護措施,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是1995年4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2°02′23″~102°26′7″,北緯23°10′20″~23°17′15″之間。

地質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出露的地層以中生界三疊系、白堊係為主,下元古界哀牢山群其次。受哀牢山深大斷裂和紅河大斷裂的控制,地層多呈北西-南東向展布。
保護區及附近地區三大類岩石均有出露,又以沉積岩面積最大,變質岩次之,岩漿岩很小。沉積岩以碎屑岩類為主,黏土岩類其次,局部地段有碳酸鹽岩,但面積很小。岩漿岩主要有石英斑岩、流紋斑岩、花崗斑岩。變質岩以板岩、變粒岩、片麻岩為主。

地貌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在雲南地貌區劃中,位於“橫斷山中山峽谷區”東部的“哀牢山中山峽谷亞區”,山地是保護區基本地貌類型。最低點位於洛恩鄉北部東普村附近白洛恩河支流河谷,海拔1610m,最高點位於架車、洛恩、寶華三個鄉交界處的阿姆山主峰,海拔2534m,相對高度924m。地貌特徵: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河谷呈西南東北走向排列;河谷切割深,地勢起伏大,地表破碎;大、中起伏高中山峽谷山原的地貌格局。

氣候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哀牢山脈中段,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海拔在1610~2534m之間,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因位處山體中上部,熱量水平顯著低于山體下部的元江河谷及沿岸低山地區。溫度較高,年均溫11.6~16.7℃,最冷月(1月)均溫5.4~10.2℃,最熱月(6月)均溫15.2~20.8℃,年≥10℃積溫2961~5418 ℃。冬春逆溫顯著,最大逆溫遞增率可達到2.0℃/100m,在保護區1610~2000m之間出現時間早,持續時間長,最長可達17~18h。年降水量豐富,乾、濕季分明,受熱帶大陸氣團和熱帶海洋氣團交替控制,形成了冬乾夏雨、乾濕季分明的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424~2258mm之間。乾季(11月~次年4月)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晴朗少雨,各月降水量少於50mm,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總量的21%;雨季(5~10月)受熱帶海洋氣團的控制,雨量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79%。

區域範圍

2013年,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988.6公頃。地跨架車、寶華、洛恩、樂育、阿扎河、甲寅、車古、浪堤、垤瑪9個鄉27個行政村。東起阿扎河鄉普馬村,西止垤瑪鄉利北大梁子溝底,南從切初後山起,北至紅星水庫大壩止。東西橫跨41.7km,南北最寬處9.3km,最狹窄處僅1.0km,呈狹長形。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以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山頂苔蘚矮林等植被類型為主體構成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類群多樣性。

植物

截至2013年,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共記載野生維管束植物190科,638屬,1243種(包括18亞種,54變種)。其中,蕨類植物32科,61屬,102種(包括1變種);裸子植物5科,8屬,9種(包括1變種),被子植物153科,569屬,1132種(包括18亞種,52變種)。

動物

截至2013年,雲南紅河阿姆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有兩棲爬行動物11科24屬32種,其中兩棲類6科14屬19種,爬行類5科10屬13種。從物種組成來看,兩棲類中角蟾科4屬6種、蛙科2屬4種、樹蛙科3屬3種和蟾蜍科2屬3種為該區域優勢類群;姬蛙科僅發現1屬2種,蠑螈科僅1屬1種。
爬行類中,游蛇科的數量占絕對優勢,為5屬8種;鬣蜥科為2屬2種;石龍子科眼鏡蛇科蝰科各1屬1種。

保護措施

劃分巡護線路
根據保護區人畜活動、火災隱患、資源破壞等因素,將保護區劃分為第一巡護線路和第二巡護線路。人畜活動頻繁、火災隱患大、資源破壞頻發的地段劃為第一巡護線路;人煙稀少、火災隱患小、資源破壞相對較少的原始森林地區為第二巡護線路。
具體巡護線路
阿姆山片區:
第一巡護線路有五條:一是管理站至窩伙垤;二是管理站至摸垤村至架車;三是摸垤村至三尖山;四是架車至牛威後山;五是架車至次儂上寨。
第二巡護線路有二條:一是管理站至清水河;二是那然吧河至牛威後山。
天生橋片區:
第一巡護線路有五條:一是管理站至指揮部至樂恩;二是樂恩至多腳至次儂村;三是指揮部至哈龍至嘎達村;四是管理站至俄比洞;五是打依村至規德海村至瑪普至清水河。
第二巡護線路有二條:一是管理站至切初後山;二是指揮部至清水河源頭。
巡護時間要求
第一巡山線路每天必須巡護一次;第二巡山線路每周必須巡護一次。
巡山內容及要求
保護區內所發生的一切資源破壞行為和野生動物肇事、野生動物疫病監測、森林病蟲害監測等。並認真記好巡山記錄。

生態價值

阿姆山是處於雲南東西部南亞熱帶植被濕性和乾性闊葉林的交匯處,屬於熱性闊葉林向暖性闊葉林過渡的暖熱性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保存著較大面積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保護區是元江、藤條江的分水嶺與重要匯水區域,是保護區周邊“哈尼梯田自然文化複合景觀”的水源涵養成林及周邊工農業、生活用水的主要供給庫,為紅河縣各族人民賴以生存的綠色屏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