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小海口石龍壩電廠,建築面積10337.76平方米,展廳面積392.8平方米,石龍壩水電博物館由不同歷史時期建成的生產車間、攔河大壩等古建築群等組成一個統一的科技類工業遺址專題博物館。

1990年,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正式創建。館內藏品來源為歷史遺存和民間收集,藏品類別分為歷史類、科技類、石刻類等。截至2019年末,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館內藏品數量達68件/套。

2006年6月,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入選全國第六批九處近代工業文化遺產之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
  • 地理位置: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小海口石龍壩電廠
  • 類別:科技類工業遺址專題博物館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7:30
  • 門票價格:免費
  • 建築面積:10337.76 m
  • 藏品數量:68件/套(截至2019年末)
  • 館藏精品: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組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綜述,展廳,館藏文物,綜述,重要藏品,藏品保護,文化活動,宣傳教育,所獲榮譽,機構設定,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門票價格,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石龍壩水電站,它是開工建設在末、建成在民國的中國第一座水力發電站,是集“文物、教學、旅遊、發電”四位一體的綜合型電站。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法戰爭以後的20世紀初,法國侵略勢力進入雲南。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法國侵略勢力與清朝滇政府交涉,脅迫準其在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建水電站。
清宣統元年(1909年),雲南勸業道道台劉岑舫找到雲南商會總理王筱齋(錢王王熾之子)商議,決心以商界為主自辦石龍壩電站。
清宣統二年(1910年)農曆七月十七日,“雲南商辦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水電站正式動工修建。
民國元年(1912年)農曆四月十二日正式發電,工程歷時21個月,實際耗資50萬銀元。安裝了24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兩台(發電機為德國西門子製造,水輪機為奧地利福伊特製造)。電源通過23千伏32公里線路向昆明供電。
民國十二年(1923年),雲南商辦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又招新股,擴建河道,建設第二機房,置2X276千瓦發電機組。
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7日,水電站投產發電,後又在該機房增設一台448千瓦機組。
民國二十年(1931年),雲南商辦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又向德國西門子公司購得一台720千瓦機組,增置於一機房,再次緩解電力緊張局勢。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此項工程竣工後,雲南商辦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昆明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昆明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與玉皇閣電廠(雲南紡紗廠動力車間,屬火電廠)合併為“昆明市、縣官商合辦耀龍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盧漢任董事長。
1950年7月,耀龍電力公司與昆湖電廠“合併,成立了“雲南省電力工業管理局”,統一管理全省的電力工業。
1950年8月,中央燃料工業部在北京召開全國第一次水力發電工會議,決定擴建石龍壩電站。
1954年12月31日,石龍壩電站建成第四車間,架設石一安(寧)、石一海(口)35千伏兩條線路。安裝3000千瓦發電機組一台(瑞士進口設備),開始投產發電。
1958年6月30日,石龍壩電站安裝國產(哈爾濱電機廠自主設計製造)首批3000千瓦機組一台並投產發電。至今仍有8台機組,總容量7360千瓦。
1984年,石龍壩電站恢復發展成為“文物、教學、旅遊、發電”的綜合型電站。
1990年,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正式創建。
2008年12月,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被昆明市文化局掛牌為“水電博物館”。
2003年2月,電力體制改革後由雲南省電力集團公司劃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改稱為“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雲南石龍壩發電廠”。
2008年8月,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雲南石龍壩發電廠改稱“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石龍壩發電廠”。

建築格局

綜述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建築面積10337.76平方米,展廳面積392.8平方米,石龍壩水電博物館由不同歷史時期建成的生產車間、攔河大壩、引水渠、護廠炮樓、日軍轟炸電站留下的彈坑遺址(飛來池)、中天井文物古建築群等組成一個統一的工業遺址博物館。第一車間為天然條石鑲砌,石牆瓦頂。第二車間為典型的歐式建築。中天井文物古建築群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三進四合院,土木結構。

展廳

基本陳列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陳列以中天井文物古建築群作為基本的展廳,以中國水電發展歷史為主線,用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進行展示。展廳共分為“開篇的話”、“孕育與誕生”、“創業與發展”、“關心與愛護”四個專題,從歷史的視角介紹了“中國第一座水電站”誕生的背景,創業與發展之路,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地方各級各部門領導對中國水電建設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一車間保持了原有摸樣,內置民國元年(1912年)投產的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發電機和奧地利福伊特公司生產的水輪機一台,至今仍能發電。
二車間保持了原有歐式建築風格,有民國十六年(1927年)雲南清末經濟特科狀元袁嘉穀親筆題詞和水輪發電機組發電示意圖石刻。
四車間有瑞士愛仕維斯生產的發電機組和中國哈爾濱電機廠自主設計製造的第一批3000千瓦機組各一台,這兩台機組已實行了全過程自動化,配合第一車間的老機組可展示中國水電發展技術從原始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
陳列內還有日軍轟炸電站留下的彈坑遺址(飛來池)和未爆炸的燃燒彈。

館藏文物

綜述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館內藏品來源為歷史遺存和民間收集,藏品類別分為歷史類、科技類、石刻類等。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館內藏品總計120件。截至2019年末,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館內藏品數量達68件/套。

重要藏品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館內重要藏品有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組。

藏品保護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通過企業投資和政府投入兩方面對所有文物實施保護。藏品中的金屬類和石刻加裝了玻璃外罩以防風化和氣腐。歷史資料等紙質藏品進行了防霉保護,避免如蟲、微生物、黴菌等的生物危害。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通過網路、電視、平面媒體及舉辦各種慶典活動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面向社會宣傳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的歷史、文化和科研價值。依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民主主義、敢為人先、艱苦創業”等精神教育。觀眾通過參觀“石龍壩水電博物館”實物、圖片和文字,不僅了解了中國水電發展歷史,增長了電力科技知識,而且增強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進一步發揮了博物館的宣傳教育作用。
中國作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楊選民以電站事跡為素材創作《石龍奇月》《神龍盜火》兩部章回小說。石龍壩先後成為《滇池上的月亮》《傣王》《天火》電視劇的拍攝基地。

所獲榮譽

1992年,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被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等部門命名為“昆明地區中國近現代史和國情教育基地”。
1993年,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被雲南省命名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4月,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被命名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6月,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入選全國第六批九處近代工業文化遺產之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8月,石龍壩電站被國家能源局授予“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稱號。

機構設定

  • 歷任館長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歷任館長為田井華等。
  • 單位性質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是國有事業單位。
  • 經費來源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經費來源是企業自籌和政府撥款。
  • 機構設定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企業設定政工部兼職管理。
  • 人員組成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有兼職人員兩人。
  • 服務項目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為觀眾銷售宣傳冊、歷史資料和相關紀念品,提供水電科技體驗。
  • 觀眾接待
截至2019年末,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人數達2萬人次。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小海口石龍壩電廠。
石龍壩水電博物館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8:30—17:30。

門票價格

免費。

交通路線

昆明市——朝雲路——環湖東路——湖濱東路——高蔣段——245國道——太安路——太普公路——浸普路——Z002——雲南石龍壩水電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