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氣象條例
- 目的: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合理開發利用
- 施行日: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 內容:共九章、三十五條(含附則)
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匙喇察公告
(第63號)
《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雲南省氣象條例〉的決定》已由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5月30日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2年5月30日
(2002年5月30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雲南省氣象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二、第三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關心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艱苦地區的氣象台(站)的建設和運行。”
原第二款增加“應當”兩個字並順延作為第三款。
三、第四條第三項修改為“管理大氣探測、公眾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第(六)項中的“以及”兩個字修改為“開展”。該條增加一項內容:“(七)組織管理對雷電災害的防禦工作;”原第七項修改為:“
四、第八條增加一項內容:“(七)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和防禦工作;”第七項、第八項的序號順延,並將第七項修改為“城市環境氣象工作;”
五、第九條第二款調整為第十條第一款。
六、第十三條修改為:
“公眾氣象預報與災害性天氣警報由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婆戰愉)按照職責統一向社會發布。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蜜蒸漏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發布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等專業氣象預報。”
七、第十四條中“改變播發時間或者內容”修改為“改變播發時間安排的,”應當事先徵得發布該氣象預報的氣象台(站)同意。
九、第十六條、第十九條中的“郵電”修改為“電信”。
“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所需經費,由當地財政或者申請者承擔。”
十一、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
“飛行艱驗項達管制、民航、電信、交通、公安、保險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配合氣象主管部門做好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有關工作。”
十二、第二十條最後一句修改為:“各級氣象台(站)應當參與重大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
十三、第二十一條修改為:
“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氣象有償服務。
“氣象有償服務的範圍、項目、收費等,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四、第二十三條修改為“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城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堡屑刪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十五、第二十四條修改後分兩款表述:“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
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提供或者經其審查的氣象資料。
“訴訟、保險等活動所需的氣象資料,由氣象主管部門所屬單位提供。”
十六、第二十六條修改為:
“氣象計量檢定機構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使用。”
十七、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
“氣象主管部門負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並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的不得交付施工;未經驗收合格的防雷裝置不得投入使用。”修改後作為第二十七條。
十八、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公布的有關標準和規範,對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
十九、增加兩條,其內容為:
雷永鍵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對前款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十、“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一條”,該條中“由縣以上氣象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根據不同情節可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修改為:“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三)項中“轉發其發堡榜去體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經營性活動的”修改為“傳播其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第(四)項修改為:“(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是氣象主管部門提供或者審查的;”並在該條中增加四項內容:
“(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的;
“(六)不具備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資質和資格,擅自從事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七)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或者防雷裝置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八)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進行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二十一、“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二條”,該條中“可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修改為“情節嚴重又拒不改正的,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十二、第三十條中的第二部分的內容不必規範,故刪去。
二十三、“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四條”。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雲南省氣象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修訂的條例
(1998年7月31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5月30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雲南省氣象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8年11月29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地方氣象事業
第三章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
第四章 氣象預報與災害性天氣警報
第五章 氣象防災減災與氣象服務
第六章 氣象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七章 氣象行業技術監督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氣象探測、預報、科研和氣象災害防禦、氣候資源利用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把氣象事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支持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和氣象科學研究,建立健全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的工作體系,促進氣象事業的發展。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關心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艱苦地區的氣象台(站)的建設和運行。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氣象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四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工作,承擔氣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職能,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氣象法律、法規;
(二)制定並組織實施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和計畫;
(三)管理大氣探測、公眾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
(四)開展對氣候變化的監測、預測和影響評價;
(五)對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城鎮建設規劃中的氣候條件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審查;
(六)組織管理和實施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開展氣象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的開發和套用;
(七)組織管理對雷電災害的防禦工作;
(八)參與氣象科學研究,組織氣象實用技術推廣和套用、氣象科技知識普及,開展和管理與氣象防災減災有關的氣象科技服務;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 外國組織和個人與本省合作進行科研、生產、考察等活動,需我方提供氣象資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報省氣象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章 地方氣象事業
第六條 地方氣象事業是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堅持氣象事業與經濟建設發展相適應、地方氣象事業與國家氣象事業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氣象事業發展。
第七條 發展地方氣象事業所需基本建設投資和有關事業經費、專項經費,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八條 地方氣象事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為地方經濟建設和防災減災服務的大氣探測、氣象通信、信息、氣象災害的監測和預警系統及其基礎設施建設;
(二)與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套用氣候工作;
(三)農業氣象、氣象災害防禦技術的研究、試驗及推廣套用,氣象科技扶貧;
(四)農村氣象科技服務網建設;
(五)氣象衛星遙感監測系統及其監測技術的開發和套用;
(六)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
(七)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和防禦工作;
(八)城市環境氣象工作;
(九)地方建設需要的其他氣象服務工作。
第三章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
第九條 氣象台(站)的探測場地、儀器、設施、標誌和氣象通信的電路、信道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侵占或者毀損。
第十條 國家規定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由當地氣象主管部門向城市建設規劃部門備案,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
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範圍:氣象台(站)觀測場圍欄與四周孤立障礙物的距離,為該障礙物高度的三倍以上;觀測場圍欄與四周成排障礙物的距離,為該障礙物高度的十倍以上。
第十一條 氣象台(站)的站址及其基礎設施的安置應當長期保持穩定。因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建設規劃需要遷移一般氣象台(站)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前一年報經省氣象主管部門批准;遷移國家基準站、基本站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前兩年報經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批准。遷移和重建氣象台(站)或者其設施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遷移的氣象台(站)按照規定進行一年的對比觀測後,方可拆除舊址。
第十二條 禁止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內進行對氣象探測有不利影響的工程建設或者其他活動。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工程建設的,土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時,應當徵得氣象主管部門同意。
第四章 氣象預報
與災害性天氣警報
第十三條 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由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按照職責統一向社會發布。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發布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等專業氣象預報。
第十四條 氣象台(站)按照電視播放的技術要求,負責電視氣象預報節目的製作。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保證定時播發氣象預報節目;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改變播發時間安排的,應當事先徵得發布該氣象預報的氣象台(站)同意;對有重大影響的災害性天氣警報,應當及時增播或者插播。
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網際網路、公共場所電子螢幕等傳播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必須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氣象台(站)的名稱和發布時間,不得更改其內容。
通過傳播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應當徵得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同意,並從其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支持氣象事業的發展。
第十六條 電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氣象通信暢通,準確、及時傳遞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氣象信息。
第五章 氣象防災減災與氣象服務
第十七條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災害性天氣規律及其防禦的研究,確定當地氣象災害類型,制定災害標準,提出防災減災措施。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防災減災需要,組織開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和預防、撲救森林火災等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同級氣象主管部門負責。
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所需經費,由當地財政或者申請者承擔。
第十九條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同級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
飛行管制、民航、電信、交通、公安、保險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配合氣象主管部門做好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有關工作。
第二十條 各級氣象台(站)應當提高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利用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和各種氣象信息,為各級政府部署、指揮防災減災提供決策服務。
各級氣象台(站)應當參與重大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
第二十一條 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氣象有償服務。
氣象有償服務的範圍、項目、收費等,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氣象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二十二條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本地區氣候資源的綜合調查,制定氣候資源區劃,提出利用、保護氣候資源的建議,參與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的實施。
第二十三條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城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第二十四條 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氣象資料。
訴訟、保險等活動所需的氣象資料,由氣象主管部門所屬單位提供。
第七章 氣象行業技術監督
第二十五條 省氣象主管部門實施對氣象行業的技術監督。
氣象台(站)實行國家統一的氣象技術標準、技術規範和技術規程。
省氣象主管部門對農業、林業、農墾、水利、民航、電力等部門所屬氣象台(站)的氣象探測和業務質量進行技術監督,對大型氣象設備的布局參與論證。
第二十六條 氣象計量器具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氣象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禁止使用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者超過檢定有效期的氣象計量器具。
氣象計量檢定機構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使用。
第二十七條 氣象主管部門負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並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的,不得交付施工;未經驗收合格的防雷裝置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條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公布的有關標準和規範,對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測後,應當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應當真實、科學、公正。經檢測不合格的,應當根據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第二十九條 從事防雷裝置檢測的單位,應當取得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
禁止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
第三十條 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不得從事防雷工程的專業設計或者施工。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對前款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移動、侵占氣象探測場地、儀器、設施、標誌、氣象通信電路和信道的;
(二)擅自向社會公開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
(三)未經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同意,傳播其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
(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
(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的;
(六)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的;
(七)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或者防雷裝置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八)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進行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第三十二條 未經省氣象主管部門同意,擅自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內進行對氣象探測有不利影響的工程建設或者其他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改正;情節嚴重又拒不改正的,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四條 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或者貽誤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事故,或者丟失、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修改的決定
(2018年11月29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廢止下列4件地方性法規,修改下列32件地方性法規:
(十)將《雲南省氣象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氣象資料。”
刪去第二十七條第二款。
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的單位,應當取得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
“禁止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
將第三十一條第四項修改為:“(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將第六項修改為“(六)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的;”
審議意見的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工作委員會於2001年11月1日依法對《雲商省氣象條例修正案(草 案)》進行了審議a審議意見如下:
一、農工委認為,《雲南省氣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1998年7月31日由省九屆人
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實施3年多來,我省氣象探測、預報、科研、服務、氣象災害防禦和氣候資源開發等活動步入了法制化軌道,促進了全省氣象事業健康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是,我省的《條例》是在國家氣象法出台前制定的,氣象法頒布施行後,出現了一些新 情況,一是氣象法和國務院調整了雷電防禦工作的主管部門,明確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 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f二是氣象法從氣象事業的公益性質出發,拓寬了氣象服務 的內容;三是調整了部分法律關係,如氣象計量器具的檢定由過去的主管部門授權改為法律授權氣象主管機構負責。鑒於國家法律對氣象主管機構職能配置和法律關係作出調整,應當 及時修訂我省的氣象條例,使其更加完善,維護法制統一。
二、
省政府提請審議的《條例修正案(萆案)》,根據國家法律相應調整了我省氣象主管機
構的職能和部分法律關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切合雲南實際,進一步規範了我省氣象工作的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基本可行,建議提請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 會議審議。
三、
農工委的主要修改意見:
1.
《條例》第一條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據己經很明確,沒有必要再對文字進行調整,建議
將《條例修正案(草案)》中“規範氣象工作,提高氣象服務質量”刪去。
2.
按照氣象法關於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規範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 案)》第四條(三)調整為“管理大氣探測、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 氣象等級預報、氣象監測公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
3.
根據氣象法的有關規定,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十三條修改為“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統一向社會公開 發布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象監測公報以及災害性天氣警報’
4.
按照氣象法第十四條的明確規定,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氣 象計量器具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氣象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者超過檢定有效期的氣象計量器具,不得使用。”
5.
依據氣象法規定,法律責任中的行政處罰罰款額最高額度為五萬元,這是必要的,根據我省實施法律和法規的實際情況,行政處罰中的罰款額最好不設下限金額,建議將《條例 修正案(草案)》中規定的罰款下限金額刪去;
6.
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另外,我們根據氣象法的規範表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中的個別文字、標點符號作了修改。
審議結果的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省政府提出的《雲南省氣象條例修正案(草案)》 (以下簡稱草案)進行審議時,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頒布實 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條例》的廢止,對我省的氣象條例進行修訂是必要的4會後,法制 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及農業委員會的審議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專門召開了有昆明市焦化制氣廠、玉溪虹雲防雷工程有限公司、雲南省強林石化公司和部分有關民營企業參加的行政管理相對人會議直接聽取意見,根據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理意見修改後,召開論證會 進行論證修改。2002年3月19日和5月2]日,法制委員會兩次召開會議,對草案進行審議,再次進行修改,形成了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修改決定草案。現將審議結果報告如下:
一、
關於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的職權規定問題。有的委員提出,法規修改中要防止擴大部
門權力,使部門利益合法化的問題。經研究》這次修訂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規定,對氣象行政管理部門職責的迸一步明確和規範,解決了過去多頭管理和職能交叉的問題,目前的修改稿是對國家所確定職責的細化,使其有可操作性,不存在擴人部門權力及部 門利益法律化的問題。
二、
對有關防雷工程的審批、發證、資質設定問題。有的委員擔心這些設定會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形成障礙,法制委參考國家氣象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這一部委規章中的有關規定, 並徵求了 一些國有企業、公司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 要求高,涉及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應當按照國家規矩加強管理和規範。因此,設定相關 的市場準入條件是必要的.
三、
關於理順相關部門職責的問題。根據氣象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和公司的意見,對草案第二十七條、二十八條作了較大調整和修改,增設了第二十九條、三 十條,進一步明確了氣象主管部門及其所授權單位的職責,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職責和有關 單位、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資格D並明確規定執法主體“不得從事防雷工程的專業設計 或者施工”。
四、
按照氣象法第三條第四款的規定,將草案第二十一條修改為:
“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氣象有償服
務。
“氣象有償服務的範圍、項目、收費等,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根據氣象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從“氣象部門的職責”這一角度,將草案第二十三條 修改為“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域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琴、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 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六、
根據教育與處罰並重的原則,對草案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作了修改(修改後為第三 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明確了對“拒不改正的”、“情節嚴重的”才予以罰款處罰,並增加了“一 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這一較輕的罰款數額規定。同吋,為了與執法主體“不得從事防雷工程 的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禁止性規定柑對應,在草案第二十八條中增加了一項相應的處罰內容;為了加大對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力度,在草案第二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保護性規定。
七、
為促使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忠於職守,嚴肅執法,根據氣象法的 有關規定,將草案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或者貽誤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事故,或者丟失、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還作了一些文學修改,對部分條、款、項的序號依次作了順延.
法制委員會認為,根據常委會會議的審議意見以及農業委員會、各有關方面的意見作反 復研究、認真修改後形成的修改決定草案,符合上位法的規定和我省氣象工作實際,已基本成熟,建議本次會議審議修改後予以表決。
以上報告,連同修改決定草案,請予審課。
十四、第二十三條修改為“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城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十五、第二十四條修改後分兩款表述:“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
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提供或者經其審查的氣象資料。
“訴訟、保險等活動所需的氣象資料,由氣象主管部門所屬單位提供。”
十六、第二十六條修改為:
“氣象計量檢定機構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使用。”
十七、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
“氣象主管部門負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並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的不得交付施工;未經驗收合格的防雷裝置不得投入使用。”修改後作為第二十七條。
十八、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公布的有關標準和規範,對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
十九、增加兩條,其內容為:
雷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對前款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十、“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一條”,該條中“由縣以上氣象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根據不同情節可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修改為:“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三)項中“轉發其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經營性活動的”修改為“傳播其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第(四)項修改為:“(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是氣象主管部門提供或者審查的;”並在該條中增加四項內容:
“(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的;
“(六)不具備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資質和資格,擅自從事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七)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或者防雷裝置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八)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進行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二十一、“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二條”,該條中“可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修改為“情節嚴重又拒不改正的,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十二、第三十條中的第二部分的內容不必規範,故刪去。
二十三、“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四條”。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雲南省氣象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修訂的條例
(1998年7月31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5月30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雲南省氣象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8年11月29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地方氣象事業
第三章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
第四章 氣象預報與災害性天氣警報
第五章 氣象防災減災與氣象服務
第六章 氣象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七章 氣象行業技術監督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氣象探測、預報、科研和氣象災害防禦、氣候資源利用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把氣象事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支持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和氣象科學研究,建立健全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的工作體系,促進氣象事業的發展。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關心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艱苦地區的氣象台(站)的建設和運行。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氣象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四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工作,承擔氣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職能,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氣象法律、法規;
(二)制定並組織實施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和計畫;
(三)管理大氣探測、公眾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
(四)開展對氣候變化的監測、預測和影響評價;
(五)對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城鎮建設規劃中的氣候條件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審查;
(六)組織管理和實施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開展氣象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的開發和套用;
(七)組織管理對雷電災害的防禦工作;
(八)參與氣象科學研究,組織氣象實用技術推廣和套用、氣象科技知識普及,開展和管理與氣象防災減災有關的氣象科技服務;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 外國組織和個人與本省合作進行科研、生產、考察等活動,需我方提供氣象資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報省氣象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章 地方氣象事業
第六條 地方氣象事業是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堅持氣象事業與經濟建設發展相適應、地方氣象事業與國家氣象事業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氣象事業發展。
第七條 發展地方氣象事業所需基本建設投資和有關事業經費、專項經費,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八條 地方氣象事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為地方經濟建設和防災減災服務的大氣探測、氣象通信、信息、氣象災害的監測和預警系統及其基礎設施建設;
(二)與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套用氣候工作;
(三)農業氣象、氣象災害防禦技術的研究、試驗及推廣套用,氣象科技扶貧;
(四)農村氣象科技服務網建設;
(五)氣象衛星遙感監測系統及其監測技術的開發和套用;
(六)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
(七)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和防禦工作;
(八)城市環境氣象工作;
(九)地方建設需要的其他氣象服務工作。
第三章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
第九條 氣象台(站)的探測場地、儀器、設施、標誌和氣象通信的電路、信道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侵占或者毀損。
第十條 國家規定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由當地氣象主管部門向城市建設規劃部門備案,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
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範圍:氣象台(站)觀測場圍欄與四周孤立障礙物的距離,為該障礙物高度的三倍以上;觀測場圍欄與四周成排障礙物的距離,為該障礙物高度的十倍以上。
第十一條 氣象台(站)的站址及其基礎設施的安置應當長期保持穩定。因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建設規劃需要遷移一般氣象台(站)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前一年報經省氣象主管部門批准;遷移國家基準站、基本站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前兩年報經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批准。遷移和重建氣象台(站)或者其設施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遷移的氣象台(站)按照規定進行一年的對比觀測後,方可拆除舊址。
第十二條 禁止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內進行對氣象探測有不利影響的工程建設或者其他活動。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工程建設的,土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時,應當徵得氣象主管部門同意。
第四章 氣象預報
與災害性天氣警報
第十三條 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由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按照職責統一向社會發布。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發布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監測公報等專業氣象預報。
第十四條 氣象台(站)按照電視播放的技術要求,負責電視氣象預報節目的製作。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保證定時播發氣象預報節目;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改變播發時間安排的,應當事先徵得發布該氣象預報的氣象台(站)同意;對有重大影響的災害性天氣警報,應當及時增播或者插播。
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網際網路、公共場所電子螢幕等傳播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必須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氣象台(站)的名稱和發布時間,不得更改其內容。
通過傳播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應當徵得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同意,並從其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支持氣象事業的發展。
第十六條 電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氣象通信暢通,準確、及時傳遞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氣象信息。
第五章 氣象防災減災與氣象服務
第十七條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災害性天氣規律及其防禦的研究,確定當地氣象災害類型,制定災害標準,提出防災減災措施。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防災減災需要,組織開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和預防、撲救森林火災等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同級氣象主管部門負責。
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所需經費,由當地財政或者申請者承擔。
第十九條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同級人民政府的要求,制定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
飛行管制、民航、電信、交通、公安、保險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配合氣象主管部門做好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有關工作。
第二十條 各級氣象台(站)應當提高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利用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和各種氣象信息,為各級政府部署、指揮防災減災提供決策服務。
各級氣象台(站)應當參與重大氣象災害的調查、評估。
第二十一條 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氣象有償服務。
氣象有償服務的範圍、項目、收費等,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氣象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第二十二條 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本地區氣候資源的綜合調查,制定氣候資源區劃,提出利用、保護氣候資源的建議,參與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的實施。
第二十三條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城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程、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第二十四條 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氣象資料。
訴訟、保險等活動所需的氣象資料,由氣象主管部門所屬單位提供。
第七章 氣象行業技術監督
第二十五條 省氣象主管部門實施對氣象行業的技術監督。
氣象台(站)實行國家統一的氣象技術標準、技術規範和技術規程。
省氣象主管部門對農業、林業、農墾、水利、民航、電力等部門所屬氣象台(站)的氣象探測和業務質量進行技術監督,對大型氣象設備的布局參與論證。
第二十六條 氣象計量器具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氣象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禁止使用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者超過檢定有效期的氣象計量器具。
氣象計量檢定機構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器具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使用。
第二十七條 氣象主管部門負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並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的,不得交付施工;未經驗收合格的防雷裝置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條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公布的有關標準和規範,對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測後,應當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應當真實、科學、公正。經檢測不合格的,應當根據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第二十九條 從事防雷裝置檢測的單位,應當取得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
禁止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
第三十條 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不得從事防雷工程的專業設計或者施工。
氣象主管部門應當對前款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移動、侵占氣象探測場地、儀器、設施、標誌、氣象通信電路和信道的;
(二)擅自向社會公開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
(三)未經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同意,傳播其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營利性活動的;
(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
(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使用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的;
(六)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的;
(七)防雷裝置設計圖紙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或者防雷裝置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
(八)從事防雷裝置檢測和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的單位,進行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第三十二條 未經省氣象主管部門同意,擅自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內進行對氣象探測有不利影響的工程建設或者其他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改正;情節嚴重又拒不改正的,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四條 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或者貽誤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事故,或者丟失、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修改的決定
(2018年11月29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廢止下列4件地方性法規,修改下列32件地方性法規:
(十)將《雲南省氣象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具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時,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氣象資料。”
刪去第二十七條第二款。
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的單位,應當取得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
“禁止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
將第三十一條第四項修改為:“(四)建設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使用的氣象資料,不符合國家氣象技術標準的;”將第六項修改為“(六)無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從事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活動的;”
審議意見的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工作委員會於2001年11月1日依法對《雲商省氣象條例修正案(草 案)》進行了審議a審議意見如下:
一、農工委認為,《雲南省氣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1998年7月31日由省九屆人
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實施3年多來,我省氣象探測、預報、科研、服務、氣象災害防禦和氣候資源開發等活動步入了法制化軌道,促進了全省氣象事業健康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是,我省的《條例》是在國家氣象法出台前制定的,氣象法頒布施行後,出現了一些新 情況,一是氣象法和國務院調整了雷電防禦工作的主管部門,明確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 責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f二是氣象法從氣象事業的公益性質出發,拓寬了氣象服務 的內容;三是調整了部分法律關係,如氣象計量器具的檢定由過去的主管部門授權改為法律授權氣象主管機構負責。鑒於國家法律對氣象主管機構職能配置和法律關係作出調整,應當 及時修訂我省的氣象條例,使其更加完善,維護法制統一。
二、
省政府提請審議的《條例修正案(萆案)》,根據國家法律相應調整了我省氣象主管機
構的職能和部分法律關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切合雲南實際,進一步規範了我省氣象工作的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基本可行,建議提請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 會議審議。
三、
農工委的主要修改意見:
1.
《條例》第一條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據己經很明確,沒有必要再對文字進行調整,建議
將《條例修正案(草案)》中“規範氣象工作,提高氣象服務質量”刪去。
2.
按照氣象法關於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規範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 案)》第四條(三)調整為“管理大氣探測、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 氣象等級預報、氣象監測公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
3.
根據氣象法的有關規定,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十三條修改為“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統一向社會公開 發布氣象預報、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象監測公報以及災害性天氣警報’
4.
按照氣象法第十四條的明確規定,建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氣 象計量器具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有關規定,經氣象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者超過檢定有效期的氣象計量器具,不得使用。”
5.
依據氣象法規定,法律責任中的行政處罰罰款額最高額度為五萬元,這是必要的,根據我省實施法律和法規的實際情況,行政處罰中的罰款額最好不設下限金額,建議將《條例 修正案(草案)》中規定的罰款下限金額刪去;
6.
將《條例修正案(草案)》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另外,我們根據氣象法的規範表述,將《條例修正案(草案)》中的個別文字、標點符號作了修改。
審議結果的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省政府提出的《雲南省氣象條例修正案(草案)》 (以下簡稱草案)進行審議時,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頒布實 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條例》的廢止,對我省的氣象條例進行修訂是必要的4會後,法制 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及農業委員會的審議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專門召開了有昆明市焦化制氣廠、玉溪虹雲防雷工程有限公司、雲南省強林石化公司和部分有關民營企業參加的行政管理相對人會議直接聽取意見,根據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理意見修改後,召開論證會 進行論證修改。2002年3月19日和5月2]日,法制委員會兩次召開會議,對草案進行審議,再次進行修改,形成了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修改決定草案。現將審議結果報告如下:
一、
關於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的職權規定問題。有的委員提出,法規修改中要防止擴大部
門權力,使部門利益合法化的問題。經研究》這次修訂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規定,對氣象行政管理部門職責的迸一步明確和規範,解決了過去多頭管理和職能交叉的問題,目前的修改稿是對國家所確定職責的細化,使其有可操作性,不存在擴人部門權力及部 門利益法律化的問題。
二、
對有關防雷工程的審批、發證、資質設定問題。有的委員擔心這些設定會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形成障礙,法制委參考國家氣象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這一部委規章中的有關規定, 並徵求了 一些國有企業、公司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 要求高,涉及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應當按照國家規矩加強管理和規範。因此,設定相關 的市場準入條件是必要的.
三、
關於理順相關部門職責的問題。根據氣象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和公司的意見,對草案第二十七條、二十八條作了較大調整和修改,增設了第二十九條、三 十條,進一步明確了氣象主管部門及其所授權單位的職責,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職責和有關 單位、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資格D並明確規定執法主體“不得從事防雷工程的專業設計 或者施工”。
四、
按照氣象法第三條第四款的規定,將草案第二十一條修改為:
“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氣象有償服
務。
“氣象有償服務的範圍、項目、收費等,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根據氣象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從“氣象部門的職責”這一角度,將草案第二十三條 修改為“氣象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對域鎮建設規劃、重點建設工琴、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 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經論證確認會破壞氣候資源、導致氣候災害的,不得審批立項,
六、
根據教育與處罰並重的原則,對草案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作了修改(修改後為第三 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明確了對“拒不改正的”、“情節嚴重的”才予以罰款處罰,並增加了“一 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這一較輕的罰款數額規定。同吋,為了與執法主體“不得從事防雷工程 的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禁止性規定柑對應,在草案第二十八條中增加了一項相應的處罰內容;為了加大對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力度,在草案第二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保護性規定。
七、
為促使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忠於職守,嚴肅執法,根據氣象法的 有關規定,將草案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氣象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或者貽誤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等事故,或者丟失、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還作了一些文學修改,對部分條、款、項的序號依次作了順延.
法制委員會認為,根據常委會會議的審議意見以及農業委員會、各有關方面的意見作反 復研究、認真修改後形成的修改決定草案,符合上位法的規定和我省氣象工作實際,已基本成熟,建議本次會議審議修改後予以表決。
以上報告,連同修改決定草案,請予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