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精神,加快轉變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式,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推進我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經營效益,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明確發展要求和目標
(一)基本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特色農業為基礎、經營主體為主導、城鄉聯動為依託、農民就業增收為目標,積極拓展現代農業功能,把新機制、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引入現代農業,創新產業鏈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構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精準脫貧、產村融合和農村繁榮,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綠色低碳、利益聯結緊密、產村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綜合效益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0億元以上。
二、把握髮展著力點
(三)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加快培育農業“小巨人”,鼓勵加工型、流通型農業“小巨人”採取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契約等方式,建設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原料生產基地;採取技術培訓、融資擔保、品牌培育、產品行銷、電子商務等方式,為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支持農墾企業開展墾地合作共建,示範帶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鼓勵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銷售,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鼓勵家庭農場開展農產品線上線下直銷。引導大中專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領辦農民合作社,興辦家庭農場,開展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經營活動。支持供銷合作社流通方式和業態創新,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效對接,在農產品加工與流通、農資供應、農村服務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為農民提供便利實惠、安全優質的服務。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涉農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產業聯盟、技術創新聯盟,增強產業發展動力。(省農業廳、林業廳、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等負責)
(四)調整最佳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最佳化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促進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生態休閒、觀賞苗木等綠色富民林產業提質增效。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培育壯大比較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產業覆蓋面大、農民增產增收的生豬、牛羊、蔬菜、花卉苗木、水果、茶葉、食用菌、核桃、中藥材、咖啡等10個優勢特色產業。按照比較優勢突出、最適宜生態和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連片發展的要求,推進80個優勢特色產業重點縣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農村特色加工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鼓勵開展代耕代種代收、大田託管、統防統治、烘乾儲藏、冷鏈物流等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在優勢特色產業集中發展區和集中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全省性、區域性和農村田頭等產地市場,推廣農超、農企等形式的產銷對接,鼓勵在城市社區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省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科技廳、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等負責)
(五)積極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在培育發展10個優勢特色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特色產業從食物保障、原料供給向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閒、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等多種功能拓展。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旅遊村鎮和鄉村旅遊示範村,積極發展智慧鄉村游。加強農村傳統文化保護,推進“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村”“生態文化村”建設。積極發展特色農莊、精品客棧、休閒庭院、農家樂、森林人家、鄉村民宿、鄉村手工業等新興產業。積極發展以回歸自然、感受傳統、放鬆身心等為調養手段的農村健康養生業態。實施“雲上雲”行動計畫,建設農業雲,加強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雲南分中心、林業大數據中心、林權交易(收儲)中心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套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省旅遊發展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民族宗教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雲南農業大學等負責)
(六)實行產城融合、產村融合和精準脫貧融合發展新模式。強化城鄉規劃統籌,將現代農業、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促進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等集中,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型、旅遊型、商貿型、生態園林型特色城鎮。實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行動計畫,培育適宜發展的特色種養、鄉村旅遊、文化創意等產業,每個村寨形成1-2個優勢產業,讓農民民眾既安居又樂業。實施產業精準扶貧行動計畫,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牧業、勞務產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民族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密結合,帶動貧困民眾充分參與和直接受益。(省委農辦,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扶貧辦、農業廳、林業廳、旅遊發展委、民族宗教委、商務廳等負責)
(七)創新產業鏈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正確處理農業企業、工商資本和農民的利益關係,切實保障土地經營權流轉、農產品購銷、社會化服務、利益兜底、收益分成等環節上的農民利益。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支持農業企業以契約、訂單等模式與農民或農民合作社建立穩定合理的購銷關係。支持農業企業以保底價收購、現金或實物返還、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利潤分成、保底分紅、二次分紅、二次返利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開展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貧制度試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水電、鄉村旅遊等項目形成的資產,具備條件的可折股量化給貧困村、貧困戶,確保資產收益及時回饋持股貧困戶。探索貧困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戶,引導貧困村將集體資源資產資金、貧困戶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個人資產入股,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模式,提高資產收益,增加貧困戶入股資金分紅、土地租金等收入。(省農業廳、林業廳、財政廳、扶貧辦、水利廳、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等負責)
(八)堅持走綠色生態低碳發展路子。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循環發展為導向,開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範和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綠色農業。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農業剩餘物和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鄉村旅遊要走節能、節水、節地的發展路子,杜絕違規建築和占用耕地亂搭亂建現象,完善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生產和生活垃圾實行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倡導文明旅遊、低碳旅遊。實施新一輪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有序開展農村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改灶“七改”行動和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三清”工程,全面改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人居環境質量。(省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發展改革委、旅遊發展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三、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九)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實施農田水利、鄉村公路、電力通信、農村物流、鄉村旅遊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全面改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以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為導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地改造。加強重點水源工程、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寬頻全覆蓋。統籌規劃建設農村物流設施,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體系。加快省、州市、縣、鄉四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支持電子商務“雙創”園區建設。完善鄉村旅遊道路、供電、供水、停車場、觀景台、遊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旅遊發展委、國土資源廳、水利廳等負責)
(十)切實落實各種優惠政策。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資金。統籌安排財政涉農資金,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子基金要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傾斜。鼓勵各地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投入。對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按照規定享受稅收支持政策。注重特色、精準和實效,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切實完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大力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用好政策性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投融資平台作用,吸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涉農企業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加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支持力度,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鼓勵保險機構開發農產品指數保險、農業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等適應新型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推動保險服務範圍由農業生產環節向農業全產業鏈轉變,服務從單一的生產環節向產、供、銷全產業鏈延伸。各地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中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冷鏈倉儲物流、產地批發市場所需用地計畫指標。通過農村閒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設用地,優先用於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落實支持旅遊業發展用地政策,加大旅遊扶貧和鄉村旅遊用地保障。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推動和培育“星創天地”建設,加快推進我省農業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各類科技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到農村創業。採取政府購買、資助等方式,引導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提供公共服務。(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地稅局、金融辦、國土資源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科技廳,省國稅局、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雲南銀監局、雲南證監局、雲南保監局等負責)
(十一)積極開展試點示範。積極爭取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程,推進陸良、彌勒、澄江、祥雲、騰衝等5個縣、市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結合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全域旅遊行動、農村綜合改革,鼓勵各地積極開展試點,在產村融合、產城融合、精準脫貧融合等多種發展路子和模式上,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旅遊村鎮”“鄉村旅遊示範村”“產業扶貧示範村”。省級每年選擇10個縣市區、100個鄉鎮開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省委農辦,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扶貧辦、旅遊發展委、農業廳、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等負責)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遵循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規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試點示範、有序推進,避免“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省發展改革委要指導做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省農業、林業、供銷、工業和信息化、商務、旅遊、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科技、財政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進合力。(省發展改革委、農業廳、林業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旅遊發展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國土資源廳、科技廳、財政廳、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各州、市、縣、區人民政府等負責)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0月15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